第58章 莫元貞書信召群賢 甲子年儒道起紛亂
- 同時穿越從四大名著開始
- 披發禿子
- 2113字
- 2024-10-28 02:36:19
兩撥訪客接連到來,讓莫易感覺,漢室的上與下明明共存于一片藍天之下。
可他們卻比自己這個穿越者更像是兩個世界的人。
不過,莫易倒也可以理解。
滿朝朱紫只知道秦末與新莽兩個亂世。
他們沒見過南北朝的道德深淵,沒見過隋末的戰火連天,更沒見過,甚至難以想象殘唐五代的無情刀兵。
直到張角老師給他們上了一課以后,這些人都沒琢磨明白。
漢末群雄里,第一個認識到底層力量的人是曹操。
他收百萬青州黃巾,方才奠定了王霸根基。
莫易知道。
所以他一直都不太在乎漢室的大義。
他手里有更好的。
巡游天下過后,儒家經典解釋權已經有一小部分被莫易握在手中。
這是那些世家不可接受,卻又無可奈何的權力。
而莫易也無所謂他們接不接受。
子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只要莫易把那些世家打到瀕死,他們說的話就自然就會變好聽了。
同樣是有志于天下的雄杰,三國莫易的起點要比水滸莫易好太多了。
水滸莫易開局就只有一個岳飛。
三國莫易不但有關羽、張郃。
諸葛家那幾兄弟如今也都鎖死了立場。
諸葛亮就不說了,諸葛瑾也是東吳重臣。
他們的堂弟諸葛誕雖然性格有些問題,但死后能有數百人相隨,也是一代人杰了。
更關鍵的是,莫易不用考慮第一桶金的問題。
莫氏是只比山陽李氏、徐州糜氏稍差一等的豪強,配合莫易如今的影響力,拉出萬余兵馬絲毫不是問題。
現在他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掌握幽州。
從劉秀開始,不論是袁紹、高歡,還是竇建德、石敬瑭,每一個立足于冀州的帶頭大哥都需要考慮如何獲得幽州的支持。
劉秀爭奪天下的刀鋒就是漁陽、上谷保存下來的西漢突騎。
竇建德則是被幽州羅藝牽扯了太長時間。
以至于等他終于騰出手來時,王世充的棺材板已經唐軍摁死,都開始上釘子了。
竇建德只能在虎牢關獨自面對李世民。
莫易知道幽州對他的重要性,也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都清楚,那里是苦寒之地沒錯,卻也是豐饒樂土。
原來遼東地區的開發還很困難。
但是,在神石天降以后,漢人的平均身體素質正在以一個夸張的幅度提升。
按莫易估計,差不多靈帝身亡,董卓入洛那時候,普通士卒只要稍微有點保暖措施,就能頂住東北地區的冬季。
那邊就可以實施軍屯了。
眼下黃巾即將起事,莫易自然也不會閑著。
他一邊讓關羽以圍獵的名義整頓兵馬,操練士卒,一邊開始瘋狂的寫信。
如今早不是百家爭鳴的時代了,縱使有些異論,也大多聲稱自己不過是比較特別的儒學。
世家固然掌握經典的解釋權,并以此作為根基,卻不代表寒門之中就沒有人才了。
甚至于,世家之中,也不乏對現狀不滿之人。
這些人收到了莫易的那封內容堪稱驚世駭俗的書信之后,有些人回信怒斥莫易,有些人默不作聲。
還有些人一路狂奔到了河間。
收信之人,第一個到來之人是個二十六歲的青年。
“北海管寧,見過莫公。”
莫易看著素衣白袍的管寧,點了點頭然后說道:
“北海有一龍三杰,我只發信于你,不想你也是第一個來的。”
管寧回道:
“禮儀法度,是天下準繩,莫公信中所說,太過駭人,幼安心急,便星夜兼程趕來了。”
莫易表示理解:
“確實,若是隨便有個儒生出來說家天下的制度將要崩潰,大家只怕會當那人是個瘋子。”
在管寧之后,陸續還有許多人前來。
有曾經在黃巾起義被平定以后,勸皇甫嵩自立,行湯武之事的涼州名士閻忠,和他特別欣賞的后輩賈詡。
也有傳說中是董卓女婿,但現在只是左馮翊一個普通儒生的李儒。
還有東郡的普通富戶,完全沒想到自己會接到莫易書信的程立。
除了這幾人之外,還有十幾個莫易巡回講學之時認識的,與世家牽扯不深,思維活絡,精通儒學之人也到了河間。
莫易將他們聚集在一起,然后抬手碾平了城外的一座小山丘。
“諸位,吾言一家之天下無法持續,緣由便在于此。”
大伙都是聰明人,基本上都掌握了精神力的應用。
見到莫易的行為以后,他們也都琢磨明白了,為何莫易說家天下不行了。
漢室的權威不是光靠嘴上說說來維持的。
那天下最為精銳的軍隊才是漢室統治天下的真正法統。
但現在,個人的武力開始夸張化以后,統治結構必然會產生巨變。
換句話說:
“上古之時,帝王禪讓,至大禹變為家天下,又歷夏商周秦四代,乃有漢室。如今,這天下之制度,怕是要再變一變了。”
聽見莫易此言,眾人神色各異,反應最大的卻是管寧。
只見他坐在席上,默默流下淚來。
莫易有些奇怪。
管寧雖然品性高潔,但莫易記得這人單純只是不愿意做官,對曹魏也發表沒什么意見,應該不是漢室死忠才對。
隨后,莫易就聽管寧哀嘆道:
“我自幼苦讀,研習禮儀法度,只求一展胸中意氣。如今竟是要變作伯夷叔齊了嘛?”
其余人雖然不像管寧那般專精一道,卻也心有戚戚焉。
“誒……”
這時莫易出言否定道:
“我的看法與幼安正相反。伯夷、叔齊雖死,其名流傳千古,這便足以證明,有些事是不會改變的。
天下正需要如幼安一般的人物,為這就要脫韁的野馬拴上韁繩。”
說著,他環顧眾人:
“我請諸位前來,便是要共襄盛舉,蕩平腐朽的漢家天下,建起我儒門的大同社會來。”
大同社會,這和名留青史一樣,是無數儒生心中渴望而不可及的白月光。
王莽曾經靠著這個旗號讓儒生們同他一起瘋狂。
如今,這個夢想依舊沒有褪色。
而這也是正是莫易的目的。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他豈能讓張角專美于前。
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甲子歲。
一月,太平道弟子唐周告張角謀反事。
二月,河間莫易通傳天下儒生:
“神石天降,漢德衰微,歲在甲子,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