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讀不完的大書》,課剛一拉開序幕,我便滿懷期待地詢問學生們:“‘書’,這個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些什么呢?”教室里瞬間活躍起來,學生們紛紛舉手,有的說書能帶來知識;有的說書能帶來樂趣;有的說書能豐富生活……
我微笑著點頭,對他們的回答表示贊許,隨后話鋒一轉,繼續問道:“那么,結合昨天的預習,你們能告訴我,課題中的這本‘讀不完的大書’究竟指的是什么嗎?”這時,兮兮自信地舉起了手。她站起身來,聲音清晰而堅定地說:“這本讀不完的大書,就是大自然!”
我滿意地點點頭,接過她的話茬:“兮兮說得沒錯,大自然確實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它蘊含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和樂趣,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說完,我輕輕揮動手中的課本,示意學生們翻到正文部分,準備開始我們的課文學習之旅。
在精讀課文環節,我們首先聚焦于第二自然段。我引導學生們仔細觀察課文中小麻雀、老鷹、螞蟻等動物的樣子,感受大自然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學生們紛紛發言,有的描述了小麻雀的活潑可愛、歡快愉悅,有的則驚嘆于老鷹的高空盤旋、展翅滑翔,還有的分享了螞蟻團結協作搬運食物的故事。通過這些生動的描述,學生們對大自然的奇妙和好玩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隨后,我們進入了第三自然段的學習。我提問道:“在這一段中,作者又是從花兒和草的哪些方面感受到了樂趣呢?”學生們迅速找到了答案,一個是顏色,一個是形狀。為了加深他們的印象,我利用PPT出示了相應的圖片,五彩斑斕的花朵、形態各異的綠葉,在屏幕上競相綻放。學生們一邊欣賞著圖片,一邊品味著課文中的語言,仿佛置身于一個美麗的花園之中,感受著花草樹木的千姿百態、五彩繽紛。
緊接著,我們進入了第四自然段的學習。這一段主要圍繞三個不同——不同季節、不同果樹、不同時節依次開花結果——來展開。我通過引導學生們對比不同果樹在不同季節的變化,讓他們了解到了果樹生長的奧秘和樂趣。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仿佛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小小的果樹專家,對果樹的生長周期和特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們一起來到了第五自然段。這一段主要描寫了竹子的旺盛生命力和棕櫚樹倒影給游魚帶來的樂趣。我通過朗讀課文中的語句,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竹子那種不屈不撓、旺盛的生命力。而關于棕櫚樹的倒影,我則引導學生們展開想象,想象自己是一條小魚,在清澈的水中、搖曳生姿的棕櫚樹倒影中歡快地游弋,嬉戲玩耍……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喜悅和驚奇。
“這些美好的景象和感受,”我總結道,“都需要我們細心地去尋找和感受。大自然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它等待著我們去翻閱、去品味。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夠多走出戶外,親近自然,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樂趣。”說完,我滿意地看了看學生們,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和向往的神情,我知道,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大自然中探索那本讀不完的大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