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國士無雙【招攬于謙進行時(一)】
- 大明最狠皇長孫,朱棣求我慢點殺
- 我不是獸醫
- 2041字
- 2024-09-01 20:13:59
眼前落魄的于謙,很難和那位忠義無雙的救時宰相,于少保忠素公聯想到一起。
上來就自爆家門,這是想到的最佳辦法。
朱瞻壑從不覺得自己能所謂的霸王之氣一抖,于謙倒頭就拜。
“我乃大明漢王嫡子朱瞻壑,可否請兄臺小酌一杯?”
喝的醉醺醺的于謙囊中羞澀,但并不妨礙說話聲音中氣十足。
聽說于謙懟人厲害,沒想到狠起來連他這個請客吃酒的人也噴。
“有酒無肉,你這人怎地如此小氣,看不起我?”
朱瞻壑一怔,乞飯硬吃算是給于謙玩出新高度了。
“小二,店里面好酒好肉盡管上,掛我賬上。”
“得嘞,兩位爺,稍等~!”
店小二接過陸文昭遞過來的碎銀喜笑顏開道。
短暫插曲過后,朱瞻壑問起關心的問題。
“我大明地大物博,為何你會窮困潦倒到如此地步?”
“哈哈哈。”于謙狷狂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世子殿下不知民間疾苦,有空出去看看吧。
小人乃杭州府錢塘縣人士,赴京趕考。
自認為家底還算殷實,可從江南一路向北千二百里,竟然花了白銀上百兩之多。
越是往北,花銷越大,到了京都所剩無多了,只能借酒消愁。
朱瞻壑不解:“江南富碩,物價高花銷大能理解,可越往北不應該是越貧瘠,這是何故?”
于謙笑而不語,給朱瞻壑滿上。
“若我說的有理,世子殿下且滿飲如何?”
朱瞻壑轉瞬猜到這貨想騙酒吃,不過并未揭穿:“但說無妨,若無理于謙你又當如何?”
于謙麻溜給自己滿上:“賭約之言,當互相公平,若世子能夠反駁,小人亦滿飲。”
“愿聞其詳。”看著這位貪杯的大明基石,測測水準卻不失為一件雅事。
“窮鄉僻壤出刁民,粗茶淡飯無孑遺,富甲庶地多劣紳,官匪勾結百姓苛。”
朱瞻壑沉默片刻:“受教,此酒當飲。”
“敢問此次會試可有信心,此次出題者是我父親漢王,相比于太子爺,我父親更重視實事。”
于謙不屑一顧:“我之才高十二斗,天下倒欠二斗,若你父親看不上,那便是眼瞎!”
額,這很于謙,朱瞻壑尷尬摸了摸鼻子。
為了緩解尷尬,朱瞻壑把話題引到朱棣這位永樂爺身上。
“我皇爺爺開創了永樂盛世,能否比肩秦皇漢武?”
“呵~”字雖不多,侮辱性極大。
“歷史上僅有一個半,可稱千古一帝。
當今陛下雖算文治武功卓絕,可距千古一帝尚且差了一段不小距離。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民生艱難至此,陛下當真做到了公字么!
當今天下庶民艱難,陛下應該與民更始而非窮兵黷武。
好不容易消停幾年,陛下又要再起刀兵,實非仁君!”
朱瞻壑人都麻了,這哥們是真實誠,什么話都敢說:“你真是個活祖宗,我謝謝您嘞。”
想要做善后工作已經晚了,帶來的這批錦衣衛中被摻水了。
知道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裝作不知道。
“何以見得陛下向戰之心?”麻溜岔開話題,真讓這貨繼續說下去,鬼知道自己在朱老四那得面子好不好使。
“自從太祖老人家晚年徹底放開民間冶鐵禁令,我大明治下百姓多了條謀生的路。
但,僅僅順天城內就有高達五百余間鐵匠鋪和相關產業,只要不是眼瞎都知道陛下的心思。”
打開了話匣子后,于謙越發放飛自我。
“若當今陛下真是千古一帝,那大明早就戰馬放南山,天下就不應該有戰爭、災荒。
千古一帝代表著沒有短板,若當今陛下真是如此,就不會需要有百官、六部。
始皇帝陛下文治武功時至今日依舊無人可超越,道上一句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朱瞻壑來了興致:“那另外半個是誰?”
于謙翻了個白眼,不急不慢喝了口酒:“你這人自己都說了秦皇漢武,半個自然是漢武帝咯。
劉家的漢朝,李家的唐朝,趙家的宋朝,這些哪個不是一家一姓?
得了天下就自命天子天命所歸,他們真的是天子嗎?
還不是一樣,忘了國家、苦了百姓、子孫蒙塵染垢,任人欺辱嗎?
當今朝廷權臣當道弊之仍存,今日國家之局勢如同烈火烹油,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只恨自己人微言輕,朝堂之上那些高談闊論之輩,和我的區別無非就是穿了件紅袍罷了。
他們又有幾人是真心輔佐陛下,都是群尸位素餐之輩。”
好家伙,難怪歷史上于謙是孤臣。
懟完當今陛下懟朝廷大小臣工,真入朝恐怕一天就會將人得罪完。
就你這于懟懟性格也就是沒生在洪武朝,否則說不得就是另一個方孝孺。
洪武大帝可不和你玩花里胡哨的,主打一個有求必應。
得,這家伙絕對是來騙酒喝的,碗又給干空了,自顧自添酒,真有你的。
“小二,再來壇酒,不夠,再來兩壇。”
此舉獲得了于謙好感:“酒品即人品,世子爺乃當世翹楚。”
朱瞻壑一邊喝酒一邊斟酌,于謙也沒催,有一口沒一口灌著。
“若我說你會為我效力,你信是不信?”
于謙喝酒的手一頓,隨后尷尬笑道:“世子殿下莫要說笑。”
朱瞻壑一拍手:“那就是不信了,甚好,我賭你會為我效力。
說吧,你進入朝廷的目的,我好好和你說道說道。
別和我說是為了報效我皇爺爺,這話騙的了別人可騙不了我。”
于謙一愣,之前貌似說大了,現在卻不好再用這個當借口了。
“我若為官,自然是為了造福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
朱瞻壑添了碗酒:“我爹乃當今漢王,行使監國之權。
想要民生為重輕徭薄賦,清除權臣穩固社稷,這都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情。
朝政清明國家昌盛,這不是個口號而是理想,需要為之付出終生奮斗的理想。
那么,于謙你愿意為實現這個理想而竭盡所能為之付出終生的奮斗么?”
就當朱瞻壑唾沫橫飛暢想未來時,愕然發現于謙如雷般呼嚕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