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畢竟相逢一笑,小小知己在人間
一直站著,一個師爺模樣,縷縷些許灰白胡須的中年人,略微彎下腰
心想“原來是那個讓高力士脫靴磨墨的李姓狂人到了”
只是淡淡的回了句“幸會,這小廟的,也能得遇上,在下此地老楊家,楊疙瘩”
李白被這名字逗得差不多快都笑了,但這人顯然在這群人里有影響力,因此還是冷冷的抱了抱拳“有些抱歉,我不認識你們這里的老楊家,或許你們黔州都督府的人來了,我倒是愿意打個招呼…
不知者不為罪,我也不想節外生枝,所謂強龍不壓主人勢大,我們畢竟是客,只要你們九公子親手把我家小歐給松了綁,服下解藥,待她醒來后,剛才動手的幾個,尤其是使陰招的,自己些打自己幾個耳光,給小歐道個歉,最后給這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金葫蘆裝滿酒,此事就云淡風輕,當做從來沒有發生,如何”
想象中的劍拔弩張,并沒有發生,因為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九姑娘思傲雪…
思傲雪罵道“都看什么看,我自然親自給小歐去解綁,不能一錯再錯的,你們這些整天打打殺殺的奴才些,讓我有眼不識泰山,在偶像面前丟盡臉,你們可知這是《怨情》的主人來了”
楊疙瘩倒是肚子里有些墨水,不覺應景的吟誦起《清平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傲嬌而不失風度翩翩的思傲雪,并沒有中途打斷楊疙瘩的自娛自樂,而是冷冷的說了句“我說疙瘩師爺,虧你還飽讀詩書的,是‘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還有誰,除了謫仙人,誰還能把那柔情似水的女兒心思,給寫得這般鮮活如斯,反正我是跪了”
思傲雪,拿著短劍,挑斷了繩子...
“一看貴天,可是夠不著”,于是喚來酒樓五大三粗、頭戴蘭花頭飾的老板娘,把柱子上的小歐,給抱到旁邊的塌上
“楊疙瘩,解藥拿來”
“什么?只下了蒙汗藥,你確定沒有再下其它什么蠱”
“還沒來得及,我本來想討要來美人,再下情人蠱的,我還沒有婚配呢”
“就憑你,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貴天,用你的鞋幫子,抽他丫的,我懶得,臟手”
當楊疙瘩和一眾手下,被九姑娘揮手,示意不管、自己動手的給懲戒后,李白面容仍然冷峻,但已經有些當成自己人一樣的在數落了“我不怪其他人,只是有些生氣你一個世家子弟的,如今風范何在,小小年紀的不學好,你不是剛才說,等會要享樂一番嗎,我倒是想現場觀摩觀摩呢”
思傲雪,面色有些不好意識,微紅,突然靈機一動,一個小跑,就到了老李身邊,她扯著老李的衣袖,搖晃著耍賴道“豈敢在先生動土,況且我也是個女子,能奈他何!只是他(女兒作態男人兮兮的,那逃跑時的背影,迷死個人,還反手推了我胸脯一下,一想起就心跳加快呢,他的手纖細而有力...)惹我在先又不辭而別的?”
小歐已經清醒過來,臉色緋紅、尖聲尖氣的問道“我怎么了,不就是拔了你們家的胡蘿卜,讓你忌恨上了”
思傲雪,一看歐曉霞起伏的束胸,一拍自己的腦袋,“我的個天,第一印象就錯了,他分明是一個女兒家,我還到處去找他追他呢”
“是的,如今算是水落石出,女扮男裝的小歐姐姐,你可是把我院里的胡蘿卜拔了一地,我且原諒你就是,但,我不過是前面在街上玩笑著討要你手上的糯米團子,你不給就是,還動起了手,罵人的,可得道歉”
已經侍衛般站在歐曉霞旁邊的貴天,呸了一口,生氣的回道“我幫小歐說,絕對不得道歉,你還得請我們吃飯”
“什么,叫我小歐,你多大點的孩子啊”,歐曉霞直接假裝惱怒的輕輕擰上貴天的臉
李白說“這樣感情最好,只是那些個鼻青臉腫的人,還是回避一下吧”
思傲雪甩開扇子,看著這些自己的手下,其實還算衷心耿耿,按偶像的這般處理法,估計隊伍肯定是散了,于是她對著楊疙瘩說,既然不入李白先生的法眼,你們且去樓下飲酒去,今天也算是辛苦你們了,明日一早都去賬房領些賞錢,咱,世家子弟,不得虧待下人,李老師,您說呢”
李白嘆了口氣“你的地盤你做主,不能讓他們繼續墮落下去,不然離歹人,已經不遠了呀”
“是,是的,您喝酒,我說老板娘,咱黔樓最好的菜,上起哦,咱們不醉不歡”
(這可不像江湖中那些對殘暴刁蠻九公子的傳說)
一直在樓下看熱鬧的,一看樓上已經這樣子,喝在一起了,顯然沒什么看頭了,有人再去看那石獅子,一看它還閉著眼,就罵開了“不開眼的慫貨”,石獅懶得理他,待看熱鬧的人一哄二散,它才睜開凌厲的雙眼,斜視著眼前這一切。
只人群中有個長吏,仍然駐足在黔樓石獅的視線范圍內,他可是認識這個被流放到夜郎的李白的,畢竟“萬里南遷夜郎國,三年歸及長風沙”在這里苦難服刑了三年,但好像今日這個李白已經有些不一樣的,難道此時的他不是應該在“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江夏途中么,怎么就溯流而上了?
所以他在黔樓外試探性的大聲說道“三載夜郎還,于茲煉金骨”
在樓上已經敞開懷飲酒的李太白,愣了一下,不是應該是“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掃蕩六合清,仍為負霜草”,或者“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的詩句嘛?
聞聲,已破舊、被弄臟了道袍的小歐,仍然有些氣惱,所以故意重重的放下酒杯,穿著老板娘拿來的她姑娘家家還未出嫁時候的紅火衣裝,推開窗來,異常友善的問道“老先生,既然是故知,何不上來飲酒一番,畢竟化干戈為玉帛,總是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