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夏問
- 支海民中短篇小說合集
- 支海民
- 1846字
- 2024-06-18 05:49:21
仲夏,好友老莫自長安來,不亦樂乎。沒有設宴洗塵、溫酒淺酌,沒有相互間的客套,君子之交。只是相互間看那歲月的枯藤盤根錯節,爬滿臉頰,即將邁入七十歲的門檻,有種滄桑之感。
能夠活在當下,也是一大幸事。世界杯演繹正酣,看那些球員都有毛病,辣(那)么大的球門竟然踢不進去,全是一些腦殘!唯有我們正常,能夠洞穿世界。跟漁翁相約,去河邊垂釣,彰顯墨客心態。
粗俗和淡雅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遠離塵世的喧囂,一個個放浪形骸,罵著粗話取樂,壓抑的情緒扇著翅膀,在青山綠水間翱翔,這里是三人的世界,沒有必要防備魍魎鬼魅、世俗小人,沒有必要為自己的行為擔責。可是那些魚兒老不聽話,全是一些犟驢(魚),不肯上鉤,讓人在快樂之中未免生出一些小小的失望。
正好作協桂主席組織劉琦墓旅游,離我們垂釣的地方不遠。于是,三人的隊伍產生分裂,漁翁堅持垂釣,老莫車載我們二人沿盤山公路而上,正好在劉琦墓前跟桂主席的大部隊會合。
有關劉琦的傳說已經被無數墨客競相渲染,大家站的角度各不相同,遠看成嶺側成峰,各有千秋各有獨到之處,各有精辟的見地各有屬于自己的感悟。但是我只看見了那孤零零的幾冢墓堆,一晃而過,甚至都沒有細細地品味。只是貴人生貴地,也不知道是地以人貴還是人以地貴,反正貴人誕生的當日天象也有些詭異。我相信人有靈魂,如果沒有靈魂活著就沒有意義。過去總愛紅脖子脹臉跟人爭執,有時好友之間爭得不歡而散。不知道從哪一天起突然開竅了,你看神仙總給人一副笑臉,神仙面前的錢罐罐總是塞得很滿,不論別人說啥你都要不停地點頭,表示我知道你說什么,這是神仙的心態,也是對人的一種尊重。
走題了。人老了就是這樣,口無遮攔漫無邊際。標題叫什么來著?奧,夏問。想問什么你就問吧,別再啰嗦!
我是硬擠進來的。老莫比我有涵養,比我聰明,一到劉琦墓老莫就不再前行。桂主席說,這才是起點,接下來二十里山路全靠雙腳丈量,而且根本無路,一邊走一邊問路,言下之意勸我別去。可我來之前也對自己做了一番評估,總感覺這是一趟末班車,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人老了都有些固執,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如果累死了不要往回抬,就地掩埋。
在寫一部小說,爛得不能再爛的小說,總有那么幾個書友起哄,逗老漢玩,老漢信以為真,也就認為自己得道成仙,每日里孜孜不倦。難得有這么一次機會跟大自然直接對話,問一問那老在譏笑老夫的太陽,我還能蹦跶幾天?
這幾年人們都往大城市擠,溝溝茆茆恢復了生態。下山的路反復了幾次,找不到那條羊腸小道。好像桂主席來過這里,而且不止一次,曾經的旅游局長為發展洛川的旅游事業嘔心瀝血。感嘆這個世界總有一些執迷不悟者,為了那心中的執念而無私地奉獻,還有那劉琦墓的守墓人,一個七旬老人在荒山野嶺中堅守,用老漢的話說,叫做熱愛。還有我們這些驢友們中間年齡最小的一位成員,只有四歲,突然間明白了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最真摯的感情,那叫父愛,為了讓兒子經歷一次前所未有的經歷,樊局長竟然心甘情愿、無怨無悔地背著兒子翻山越嶺。看起來小朋友一路上精神抖擻,非常興奮。也許七十年以后小朋友回憶往事,這也是他最刻骨銘心的回憶。還有曹文生、李天寶、趙永彬,對他們來說,這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但是老漢我不得不說,永別了吉馬河,我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見證了你的風采,今生今世我也不可能再來這里。這里沒有人世間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這里所有的生命機遇平等。滿世界蒼翠欲滴,那是陽光的賜予,數不清的野花點綴其間,唯有山丹丹開得最艷,我們在崇山密林和蘆葦叢中探路,有一種探險一種激動,說什么華容道葫蘆峪,自古華山一條路,說什么九寨溝山海關,登廬山看日出,假如你去過吉馬河,那所有的景觀都黯然失色!這里可能很長時間沒有人涉足,所有的一切都被大自然還原成本色,世界原來是這么個樣子,那鉛灰色的城市窘迫得讓人透不過氣!半山坡有古人為劉琦鐫刻的石碑,沒有必要去深究《皇明忠諫》四個字的真實含義。老夫不懂書法字畫,卻看那四個字蒼勁有力,老夫的理解那是一種傳承一種精神,透過斑駁陸離的陽光你仿佛看見了去西天朝圣的唐僧,據記載唐僧并沒有與人為伴,而是孑孓獨行,感嘆古人那種執著那種追求,在信仰缺失的年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支撐?
已經過了夏至,意味著夏天走了一半,老夫以生命為代價,走完了生命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段歷程,終于活著回來了!感嘆老莫,竟然在山上守候了幾個小時,將摯友傻等,那是一種友誼,千金難買。十里設宴總有一散,分別的時候老莫送老夫兩幅親自潑墨制作的字畫。回來時展開細看,心里有些發潮,眼睛濕地,有好友惦記,實乃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