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多慮了,四公主可能就是還沒緩過來,過幾日便好了,畢竟四公主從小就是秋香和小柒在照顧,感情自然是比較深的,如今秋香為救四公主出了事,四公主估計也就是暫時不適應,過幾日四公主緩過來就好了。”李公公在旁邊寬慰著皇帝。
心中想的卻是,人家好歹有情有義,不像你一樣,我陪了你那么多年,萬一有一天我突然死了,恐怕也不見得你到時候有多舍不得我。
這種時候不管心里怎么想,都得說些好話出來,畢竟一個人犯了錯誤,自己反省是一回事,他人指責又是一回事兒,更何況還是皇帝,至高無上,周圍都是阿諛奉承的人,身邊又有幾個人敢跟他提意見。
不管怎樣,也沒有人會傻傻的指責說,啊,皇上你錯了。
“但愿像你所言。”
當陳初帶著小柒走到魚池時,看向了魚池里的魚,里面的魚養的很好,看著也很討人喜歡。
當然你不能簡單的認為魚池里的魚長那么肥,平時只是靠宮里的那些人,沒事喂喂他們,當然不是啦。
“公主想喂些魚嗎?正好舒緩一下心情,奴婢讓人去拿些魚食過來。”小柒看公主看向魚池里的魚,自己也看向了魚池里的魚。
“去吧,多拿些過來。”陳初只是看著著魚。
見小柒去拿魚食,陳初便倚著欄桿,接著看魚池里的魚,個個肥碩,而只喂魚食是長不了那么好的,而宮里最不缺的便是魚食了。
當小柒拿魚食回來時,陳初接過魚食,大把大把的撒向池中,看著魚在池中相互搶奪食物。
“你看啊,這魚都知道想要獲得更多的食物,就要搶,就要爭。本公主卻遲遲不理解這個道理,只以為不爭不搶就只是沒有父皇的寵愛,活的沒有皇兄皇姐那么好罷了,小柒,你說本公主是不是很傻啊,很可笑啊?”說著說著陳初自己便笑了起來。
“公主。”小柒只是一臉擔心的看向自家公主。
“本公主無事,走吧,咱們回宮。”陳初將手中的魚食盡數倒入池中,也不再看魚爭先恐后的搶奪魚食,帶著小柒便離開了。
當兩人回到宮殿后,小柒拿起茶盞給自家公主倒了盞茶,然后舉著茶盞,遞向了自家公主
“公主,喝些茶水潤潤嗓子吧。”
“好。”陳初拿過小柒手中的茶盞,忽然,又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臉笑意,但笑意不達眼底。
“小柒,你說,如果三皇姐嫁不了張小將軍,那么三皇姐還會把張小將軍視做掌中物嗎?本公主真是很好奇,三皇姐到時候是什么反應?”陳初轉著手中的杯子,一臉戲謔的說道。
“那奴婢可猜不到,就是不知三公主怎樣才會嫁不了張小將軍?”小柒笑著回應,她和秋香從小跟公主一起長大,自然是忠心耿耿,公主說什么便就做什么。
“小柒,你說三皇姐該怎樣嫁不了張小將軍呢。”陳初沒有回應小柒的問題,反而向小柒提問道。
“嗯,奴婢認為,要不然張小將軍與她人定下了婚約,又或者是淑妃娘娘或皇上給三公主指了人,三公主要要另嫁他人,只有這樣三公主才與與張小將軍無緣。”小柒一邊思考,一邊說道。
“你說這張小將軍世代功勛顯赫,只有他與皇家結為姻親,父皇才能放心,也能借此表現皇家浩蕩,但如果他娶了三皇姐,那么就相當于他必須支持二皇兄。可皇后娘娘和皇兄會同意嗎?”
“奴婢猜測皇后娘娘和太子應該是不會同意,可是張將軍也不愿自己的女兒嫁入皇室,參與這些是非,公主,咱們應該怎么辦呢?”小柒不禁有些疑惑。
“父皇的想法咱們自然猜不到的,但他若是執意讓張家的女兒嫁入皇室,那將軍府也是沒有辦法拒絕。只是那便可惜了明珠。”
陳初想到張明珠要嫁入皇室,便為張明珠感到惋惜,雖然兩人關系較好,但陳初也沒有辦法,畢竟她現在連自身都保不住。
小柒想著陳初說過的話,兩人在私下里也沒有什么顧慮,并直接問道。“公主如果是您嫁給了張小將軍呢?”
陳初聽到此話就直接笑了出來。“小柒啊,小柒。”
待笑了一會兒緩了過來才緩慢的開口。
“將軍府有什么好的?張夫人和張將軍雖然只有張曦明和張明珠兩個子女,但嫁入府中,張家人和父皇的命令,你聽哪個?況且張夫人本就是皇家人,從前也有不少皇家人加入了將軍府,將軍府的兵權越大便會越受到父皇的忌憚,要是用不到了張將軍一家了,咱們又不知道到時候父皇會不會奪走兵權。”
“就算不奪走兵權,如果再出現戰亂,也是自己在孤家寡人在將軍府,將軍夫人雖然是賢良的女子,但咱們又怎么會知道嫁進去會不會受到磋磨?”
“可是公主你怎么會知道將軍府會受到忌憚?萬一陛下并沒有這個打算呢?”雖然陳初說的有些道理,但是小柒還是不明白為什么陳初會這樣想。
“很簡單呀,你看父皇對將軍府的態度就知道了,更何況哪有皇帝愿意把兵權讓給他人,畢竟是不確定性因素。要是將軍府一直老老實實的便罷了,如果說功高蓋主的話,那就不好了。”說著搖了搖頭,但說了那么多,陳初感覺有些渴了,抿了口茶盞中的茶水。
“奴婢不知道,但奴婢知道聽公主的就沒錯。”小柒雖然不是特別了解,但還是相信自家公主。
“話說回來,雖然未來很多可能都是不確定的,但想想三皇姐的態度,你還覺得這還是一個好選擇嗎?”
小柒把陳初想的這些可能都列了一遍,很誠實的搖了搖頭。
“這便是了。”陳初喝了一口茶盞中的茶水,感到有些餓了,正想吩咐讓外面的宮女上些茶點,還未開口,便聽到了外面宮女的稟報。
“公主,張公公在外面求見,說是要有事進行稟報。”張公公是淑妃身旁的得力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