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A國的有些入學手續需要顧希請自去辦理,所以顧希要比其他讀預科的學生早過去一個月。這一個月對于顧希而言可謂是既新鮮又無聊。
經過10個小時的飛機直飛后,終于抵達A國的首都基城,一下飛機暈暈乎乎的顧希仿佛到達另一個世界,聽著完全聽不懂的語言,看著周圍都是冷白皮、黃頭發的人種,顧希像是個外來生物,在一個女生平均身高在172的國家里,顧希162的身高,就是個小矮人。在自己的國家,顧希從未覺得自己身高有什么問題,很正常、屬于中等個,但到了A國處處都在提醒她是個小矮子,比如商店里長到夸張的褲子,在A國的幾年里,顧希很少買褲子,因為很難找到合適的,有個很欺負人的定律:如果長短合適,那絕對肥的不得了,有的甚至可以裝下2個顧希;如果胖瘦合適,那褲筒絕對長到地上,提起褲帶直接快到胸部。要買褲子得靠運氣。
留學中介的不靠譜也為顧希的留學生活錘以重擊。在國內的時候顧希和中介的交流就仿佛跨越人種,語言都是一樣的,但中介就是不能準確回答顧希的問題,你問東她說西,你說的城門樓子,她說的胯骨軸子胯骨軸子。除了交中介費的時候溝通無阻,其他時候的交流仿佛隔著山海。
之前在國內的時候,說的好好的要上當地一個的財貿學校,是使用英語授課,1.5年就可畢業,到了學校以交流才知道因為學校只有顧希一個用英語授課的學生,所以無法開課。顧希又得多花一年的時間學習俄語,取得一個入學資格。本想著可以短頻快地上完研究生,實現彎道超車,沒想道還要多待一年,顧希瞬間覺得絕望無比。
顧希有個優點,總是能在失落過后找著法子安慰自己,知道用一分為二的看法去看待問題。轉念一想,多讀一年學,學習一門語言也不是壞事。既來之則安之。這下留學的時間正好和魏彥一行人同步了。
由于中介和學校溝通的有偏差,導致顧希無法入住學校宿舍,就臨時在當地租了幾天房,剛到出租屋時,顧希意識到更糟糕的事情來了。
出租屋是一個三室一廳,每間屋子都住了人,還是來自不同國家的,除了顧希一個女孩子意外,其他的都是彪形大漢,導致顧希在屋里時都用凳子擋住門框,晚上睡覺都不敢睡實。入學前的幾天真是度日入年,理想與現實差距過于懸殊,顧希本以為來到的是個國家的首都,無論如何都比自己家鄉的4線城市要強,來了以后顧希發現自己錯了,國內的5線城市都比這發達。顧希后悔莫及,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好在預科的入學手續辦理起來方便許多,只要資金和資料到位,其他的都好說。預科手一到位,顧希就拉著行李馬不停蹄地趕往宿舍,此時宿舍的環境在顧希眼里好比五星級酒店,一個標間不足15平米,兩個宿舍共用一個衛生間,但干凈了許多,還可以自己做著吃飯,顧希的心里一掃往日的痛苦。顧希的舍友由于一直在國內,所以標間也變成了單間,顧希的留學生活幸福指數達到了頂峰。
往后顧希就明白了,在這個宿舍的單間生活是留學生涯最幸福的時光。
安頓好住宿,顧希就要學習如何兌換用美元兌換當地的貨幣,如何去水站打水......一切簡單的事情換了個國家就變的無比復雜,相比國內去哪都用支付寶、微信,國外的生活好像一下回到解放前,干什么都超級不方便,三年通過買東西積攢下的硬幣丟滿了整個宿舍,看著滿滿當當的硬幣盒子,顧希瞬間覺得自己也是個“有錢人”。
顧希就這樣,一邊適應生活一邊等待開學,一個月后,10月初,預科湊齊了3個班的中國人就準備開課了。魏彥一行人也陸續到了A國,在他的學校準備就讀預科。他的學校是當地非常有名的一所理工院校,是個百年老校,學校的建筑風格像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滋,很有年代感。
顧希到了A國后才發現這里的生活習慣和國內是天差地別,就擺脫魏彥從國內帶了些東西。魏彥到達基城的第二天就約了顧希見面,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有種見未曾謀面的老朋友的感覺,雖不曾見過面,但感覺很熟悉。
“你好,初次見面”
“你好,好久不見”
顧希帶著魏彥轉了轉市中心,基城很小,整個A國都沒有國內的一個省大,更不用說一個城市得有多小了。整個市中心也就1個小時就逛完了,實際見了面,顧希發現魏彥和自己想象中的人還是有些差距。本人要比網絡上的他要靦腆許多,不知道是不是初次見面的緣故,顧希到不像是網上那般文靜,比別人早來一個月,像是地頭蛇一樣的帶著別人轉東轉西,介紹著大家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方式。顧希熱情的將自己這一個月所學到的生活小妙招傾囊相授。
在異國他鄉有了朋友的感覺真的很好,只身一人在別的國家,有的困難無處訴說,告訴家里人無非是讓家人跟著擔心,也幫不到什么,告訴以前的朋友,身處環境的不同,無人理解。也許是吊橋效應,也許是有共同的回憶,顧希對一起留學的朋友有一種天然的好感。
自從見過面以后,顧希基本每天都和魏彥聊天,顧希不善交際,所以能深交的朋友不多,魏彥絕對首當其沖。
有朋友是好事,但不能把所有的精神寄托放在一個人身上。
每天聊天后的戒斷反應是很難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