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初任基層婦聯干部培訓參考教材
- 北京市婦女干部學校 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
- 22字
- 2024-09-02 11:25:33
第一節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與社會性別主流化的關系
一、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婦女觀
婦女觀作為人們對婦女總體的根本的看法和態度,與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和婦女地位的客觀存在密切相關。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于婦女的社會作用和社會地位不同,人們對婦女的認識也就不盡相同,進而就有不同的婦女觀。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對婦女社會地位的演變、婦女的社會作用、婦女的社會權利和婦女爭取解放的途徑等基本問題作出的科學分析和概括。馬克思主義婦女觀是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空想社會主義對婦女問題的研究成果,并在無產階級運動的實踐中產生并不斷發展完善的。其形成標志是1844年恩格斯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部著作是馬克思主義對婦女解放問題分析得最系統、最全面、最集中的代表著作,同時也完整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精華。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核心觀點認為:(一)婦女被壓迫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社會現象。婦女受壓迫和男女不平等,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它只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社會一定會進入男女平等時代。(二)婦女作為人類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沒有婦女的完全解放,就不可能有人類的全面徹底解放。反之,沒有人類的全面徹底的解放,也不可能有婦女的解放。(三)參加社會勞動是婦女解放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平等從來不是無條件憑空產生的。婦女要想與男子有平等的社會地位,就必須有同等的社會價值,發揮同樣的社會作用。在家務勞動的社會價值不被承認甚至被貶低的社會環境下,婦女要想與男子有平等的社會價值就必須平等地參加社會公共勞動、創造社會價值、發揮社會作用。婦女如果沒有同男性一樣進行社會價值的創造,男女平等就只能是空談。(四)婦女的解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既不會一夜之間從天而降,也不可能只通過解決一兩個問題就能全面實現。(五)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發展中具有偉大的歷史作用。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婦女始終作為一支偉大的力量存在而且發揮著偉大的作用。
對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深刻理解,是建立在全面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特別是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人權觀和家庭觀。從本質上來說,婦女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平等問題。無論是保障婦女權益,還是消除對婦女的歧視,歸根到底還是要實現男女平等。同時,婦女問題也是一個人權問題,婦女的權利就是人權,這已經是國際共識。婦女解放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婦女作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家庭問題也是認識、理解和解決婦女問題繞不開的話題,西方的女權主義者無論其流派如何,都把家庭問題和婦女的解放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也認為婦女的解放和家庭問題的解決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