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模
- 重生回高中,系統讓我去離婚?
- 我們出去亡
- 2060字
- 2024-08-27 12:00:00
記憶面包,妙不可言。
一片面包四個小時的永久記憶,都夠金躍明將牛津字典翻爛了。
印度小哥三十秒讀完一本書并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原來并不是科幻啊。
當然,如果全把時間花在背單詞上面,實在是太虧了。
只要將高考規定的三千五百個詞匯看一遍,然后再記下林可兒的語法筆記,最后再背幾篇英語記敘文、說明文和因公用文,那么考試考個120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且,金躍明本身英語的語感也不差,畢竟也會因為業務的原因要與外國人溝通。
像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么難的歇后語,金躍明也是完全不怵的。
You pretty,he ugly,you swan,he frog。
完美的翻譯,而且外國人絕對聽得懂。
如果拿著高中上學時候學的英語書面語與外國人溝通,無異于在國內對著別人說之乎者也。
至于語文,金躍明只要背背基礎知識,成績自然就能提高,畢竟像閱讀理解和作文,對成年人反而更有利一些。
就是。
數學公式背下來解題還是有一些困難,不會是真的不會!
不過,距離二模還有一周的時間,金躍明相信只要再多花時間理解理解,就一定能掌握。
理科的題目,光記是記不完的,只有掌握了解題套路,才能在考場上大殺四方。
在接下來的一周,金躍明白天勤奮睡覺,回家熬夜學習。
金躍明感覺那些死去的記憶,仿佛都活過來了一般,數學題越做越快,越寫越有思路。
一周后。
金躍明十分自信地踏入了教室。
“金躍明,你緊張嗎?”陸晨博和其他同學一樣,埋頭狂背古文,抬頭發現金躍明竟然反差地眺望遠方,“反正也不是高考,考砸也沒關系。”
金躍明看著陸晨博厚重的下眼袋:“安慰自己不用這么大聲。”
“呵!”陸晨博死鴨子嘴硬,“我有什么好緊張的,像你睡了一星期的人都不緊張,我緊張,不可能的。”
高中生就是有一種怪異的心理,其實對考試很在乎,但不愿意表現出來,不然就會顯得很low。
金躍明也經歷過,甚至體會得更深一層。
平時表現得不在意,如果考試真的發揮很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老師的夸獎和同學的崇拜。
“好好考吧,平常心很重要。”金躍明拍了拍陸晨博的肩膀鼓勵,然后又眺望遠方去了。
等到班主任王保國匆匆走進教室,交代考試注意事項后。
“大家準備去考場吧。”
大家懷著沉重的心情前往考場,只有兩個人除外。
一個是金躍明,心里對這場考試十拿九穩。
另一個陸晨博,沒背完知識很焦慮,捧著語文書去廁所了,不愿意浪費一點時間。
考試的排序是按照上一次大考的排序來定的,三十人一個教室,從一班排到二十三班。
金躍明的考場是第五考場,而陸晨博的考場是第十三考場,相隔一層樓,所以金躍明拒絕了陸晨博發來的廁所雙排的邀請。
金躍明高二的時候進過一次第一考場,壓力至今記憶猶新,周圍翻卷的聲音都給人極強的壓迫感,深怕后面的人下一次就坐到自己的前面。
還好,金躍明高三的時候就一直在第四第五考場反復橫跳。
考前,甚至還能跟周圍的人閑聊兩句。
隨著“叮鈴鈴”的鈴聲響起。
監考老師撕開檔案袋,開始分發試卷。
金躍明拿到散發油墨香的試卷,粗略地掃了一眼,跟自己背的知識相差無幾,只感覺現在的自己,強的可怕。
二模的考試,整整兩天。
最后一場考試是數學。
考場上,有兩種人表現得淡定自如。
一種是金躍明這樣,碰到難題,稍稍一動腦,就能想到解決辦法。
另一種是倒數考場的體育生們,看到數學試卷,兩眼一抹黑,不如睡個好覺,傍晚還要體能訓練。
等到考試徹底結束,大部分考生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我已經解放了,而是懊悔。
“我完了啊!本來說不會的先空著,結果上交答卷才發現還空著!”
“我才完了呀,選擇題怎么是豎著涂卡的,難道不是橫著的嗎?”
“臥槽!要涂卡?!”
……
班里,走廊,整棟高三樓都顯得格外的喧鬧,大家都在討論試卷的答案,無心學習。
成績好的同學,往往會被同學們團團圍住,特別是理科很好的同學,他們的答案會當作正確答案在班上廣為流傳。
“金躍明,金躍明!”余凱莉剛剛從劉嘉琦那對完答案,想要再到金躍明這么要一份,貨比三家,“你數學最后一道選擇題選什么?”
“選B。”
“啊?劉嘉琦也是B,我不會所以直接蒙的C。”余凱莉一臉沮喪。
金躍明一聽,沒想到這年頭還有人不會就蒙C。
不會就選C,這是廣為流傳的解題套路。
C是什么,是完蛋,學生都會的套路,出題老師會不知道?
最好用的辦法,就是斜眼……
“說不定C才是正確的,而且老師應該會在晚上就將試卷批改好,畢竟明天講完試卷就要放假了。”
???
第二節晚自修。
數學老師董秋麗捧著一疊試卷走進教室。
“這次二模我們的班的數學成績很差,和競賽班比,可以用完敗來形容。”
“你們是不是都覺得數學很難?”
“但是有一道題是超綱的嗎?哪個知識點我沒有教?”
“你們覺得難,有時候找找自己的原因好伐?學了這么久,自己的成績到底漲沒漲?”
“多去想想自己有沒有認真刷題,好不,數學一直都是這個難度,你們做不來的題目,別班的同學為什么做的來?”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教你們了。”
董秋麗是個年輕教室,剛來有很重的教學任務,所以火氣也比較旺盛。
這才開始發試卷,同學們一個個就已經低下了頭,不敢發聲。
“念到名字的同學,上來領試卷。”
“劉嘉琦,135。”
“余凱莉,121。”
“林薇瑤,105。”
……
同學們一個個地上去領試卷。
金躍明前排已經在小聲地議論,這次可能又是劉嘉琦的數學分數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