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今年7月浙江的雨
- 所見即所聞
- 流小兮.
- 1177字
- 2025-07-21 18:40:11
七月正是下雨的好時候,有時是淅淅瀝瀝的稀薄小雨,有時是傾盆如注的磅礴大雨。
沒有固定的時間段,就這樣非常隨意地穿插在浙江最炎熱的季節。
常常是--清晨出門,迎著灼熱爾刺目的日光。路上就突然開始傾斜著越來越大的雨水,從一絲一絲的雨線到米粒般大小的雨珠,再然后是一陣一陣飄忽不定的大風,卷起地上一層又一層積水,然后掃向路上的每一個過客,無論是車還是人,都可謂是雨露均沾。
如果你說這只是普通的暴雨天,那就錯了。僅僅7月,就已經陸續從月初的4號臺風丹娜絲,過渡到中旬的第5號臺風百合,現在又到了月底的第6號臺風韋帕。
剛開始下的時候,一絲一絲的雨總是叫人不痛快,撓癢癢一樣,輕飄飄地滲入衣領里,不一會又悄悄干掉。來的時候不知不覺,走的時候又悄無聲息。
再慢慢繼續下,出現淺淺一層積水,路上都變成了鏡面,有時候還會反光,特別是昏黃路燈下的路面,能叫人瞎了眼,非常容易出車禍。
然后,隨著一點點持續不斷加大,小路積水能到半個車輪深。開車或者走路的時候要隨時注意身旁是否有別的車湊近,很容易濺到一身的污水而沒地說。開車的人也得注意慢慢開,不然一不小心容易卡在哪,或者打滑飄移。
雨再大一些還不停下來,就算是洪澇了,老房子地基不夠高,大多底層都全軍覆沒。門口的小田園淹的看不見任何農作物。門內的房子里,水灌進腳脖子,凳子飄在水面上。而門邊的汽車,輪胎深深沒入了水中。
路上的積水飄出來一些誰家的鍋碗瓢盆,再加上穿著雨靴也像走在海里的行人,就更搞笑了。像是哪家穿著紙尿褲蹣跚學步的小孩子。
這對上班族或工人來說,就很討厭。出門吃個飯得被淋成落湯雞,點個外賣,配送費巨貴,平臺上,一堆門店打烊半天送不到。不在家沒帶飯或者沒帶泡面面包的,不是淋的濕漉漉,就是餓的咕咕叫。好不容易送到了外賣,外賣小哥和你的外賣風雨兼程,全部濕漉漉的。
積水嚴重時,每見河流,不是像黃泥水一樣渾濁,就是像山泉水一樣清澈。公園的河是黃色的。而那種清澈的,大多是是那種沒什么泥土的人造小溝渠,估計是水面的垃圾都溢出到路面上,反而給它搓下了多年的臟污,變得閃閃發光,銀白如練。這可比人工打撈垃圾來的劃算和高效。這也算是暴雨的一個優點了吧。
但是這種天氣的雨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每每下班點,大雨總是掐著點準時報道,夾帶著狂風。像是你出去就能給你卷進龍卷風一樣。這是最令人煩躁的。
有汽車的,撐傘出去那幾步路能給你衣服淋濕。開小電瓶的,穿上雨衣,戴上頭盔也擋不住四面八方的風雨。而只帶了雨傘的行人也無法幸免,鞋襪褲子濕透地走回家。
但是有利也有弊不是嗎,俗話說,風雨過后見彩虹。雖然有時候,沒有彩虹,但是雨后的穿堂風確是一場難得的享受。
雨后,整個天地都像是開了空調一樣,空氣中滲著薄荷般的涼意。最知道的這種感受的,是鄉鎮的居民房門口,那一群總是端著凳子坐那閑聊的大叔大媽。他們穿著清涼的背心短褲,桌上放著西瓜,三兩個聊著哪家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