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對鏡訓練的過程中,蝸牛覺得又驚訝又興奮,她先是非常放松的對著鏡子按照自己的習慣說了幾句話,然后想象一下對面是朋友她說話的樣子,她有點驚覺,原來自己是這么說話的,也許,如果自己坐在自己對面,也沒有聊下去的欲望吧。她心里挺遺憾的要是早點發現就好了,怔了怔......怒了努嘴。
要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或者現在。
(4.1)社交形象
心理學有一個「頭七秒理論」:人與人見面的時候,產生的好惡,取決于見面的頭7秒鐘。所以,社交的形象非常重要。“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在1957年提出,同樣表示人會在前幾秒來確定一個人的形象,進而影響之后的交流與合作。
她想起來寧晨的信息,翻開手機,“社交形象”,她想起來了幾個很喜歡的人,主持人何炅老師,演員佟麗婭,主持人楊瀾,博主金妮,演員董潔等等......
她選了一個女性偶像,找了一段說話內容,然后對著鏡子練習了起來,鏡子真是個偉大的發明,怪不得古人說:“以人為鏡明得失”,她一遍一遍的訓練,然后去感受自己的儀態和說話方式帶給別人的感覺。
?社交表情
社交表情:不緊張、輕松、微笑、自信、平和、眼神堅定。
對這鏡子蝸牛顯示去調整自己微笑的最佳狀態,然后再調整到放松的樣子,調整自己的眼神堅定。這個時候她發現自己的眼神帶有攻擊性。又去看了一下視頻,然后再慢慢調整到最佳。
她對著鏡子說了幾句話,然后慢慢調整,慢慢加入手勢,慢慢讓自己進入狀態,一遍又一遍。直到她覺得狀態固定了下來,然后她錄了視頻保存下來。明天晚上再訓練一遍。
到了公司后,她主動和同事打招呼,主動和同事溝通,她重復著那個狀態。
幾天下來,她覺得好像那個狀態刻進了骨子里。直到有一次,工作中的權責問題,同事溝通的很激進,她又回歸了之前焦慮、易怒、大聲呵斥的狀態。突然間,她明白了什么是“路徑依賴”。
她把這件事發信息告訴了寧晨,寧晨回復到:“幾十年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以后說話前可以先停頓一秒,也符合蝸牛的氣質,呵呵”。蝸牛咯咯笑了起來,生活中有這么一個謀士真好,她也想去溫暖更多人,為別人創造價值。這么想,讓她感覺特別有力量。
忙碌的工作,她好多天沒去Me Too酒吧了,但她沒晚刷牙都會訓練講話的樣子,語氣和表情甚至音色。
周圍的同事好像有點喜歡蝸牛了,她也有點喜歡自己了,喜歡增加了一點點。
(4.2)社交價值
我是誰?我在社會中是什么角色?我能為別人提供什么價值?我能為社會提供什么價值?蝸牛針對于自己進行了梳理,寫了很多,然后最終精簡了一下。
利益價值:剪輯師(我可以剪輯更有質量,更有趣的視頻,為需要的節目或者博主)
芭蕾舞者(我可以教別人形成優美的體態,我也可以在互聯網上展示自己優美的舞蹈,我可以給芭蕾舞服的賣家做模特,我也可以去表演節目)
精通英語(可以英文無障礙溝通)
情緒價值:幽默風趣(經常有人說我很搞笑是段子手,讓我去上吐槽大會)
愛讀書(知識淵博,會給別人帶來很多不同視角)
這么一梳理我好優秀啊,那之后我給別人介紹自己,就有了固定模板了,可為什么我跟別人介紹自己總
是戰戰兢兢的,搞得好像我在說謊一樣,看來我應該多練練,直到我可以非常順利并自信的說出。
(4.3)社交原則
周末寧晨約蝸牛去釣魚,蝸牛也正好想去戶外看看。到了周末了,天氣晴朗,拿了漁具,他們驅車前往鏡湖,蝸牛很好奇為什么寧晨周末沒有忙店里的事,寧晨說:“由于樓上的住戶屋頂漏水,處理漏水需要停業2天,他想周內修理,但樓上房東希望周末修理,所以......每個人都會遇到社交難題嘍,哈哈”
他們支好了帳篷放好了水桶和魚竿,坐在那里靜靜的等待魚兒上鉤,蝸牛說:“姜太公不是說愿者上鉤嘛,咱們也不放餌了吧”
寧晨:“那是姜太公,我還想今晚喝魚湯呢,所以多多益善嘍”
蝸牛:“謝謝你給我提供的社交建議,我很受益呢”
寧晨:“不可以,幫助別人我也很快樂,你知道嗎,你笑起來很治愈,和你聊天我也很放松。你最近改變很大,這次感覺你更溫和了,整體感覺穩了很多,第一次和你聊天的時候,有一種預感,你的原生家庭應該是會有沖突,你的話語非常硬,而且感覺得到你很防御別人,交流過程中,感覺你并不堅定,如果冒犯到你了,抱歉哦”。
蝸牛:“沒關系,你說的沒錯,有一段時間我確實覺得很多人都不友善,他們對我有攻擊性。我父母也經常否定我,所以我不自信,狀態也很不穩定,這也沒什么不好承認的,接納自己才能變得更好,您覺得呢?”
寧晨:“是的,其實我能看穿你的原因是,我年輕的時候和你很像,很封閉很自卑也被社交困擾。這個社會中謊言很多,人性也很復雜,這就導致了社交存在的很多問題,你年紀小,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是最重要的”
蝸牛:“嗯,我最近越來越覺得,我得去把每一個東西拆解、細化、全面系統的去學習。我經常無聊的時候刷小視頻,看似學到了很多東西,但好像還是很么都不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嗯,或者只知海面上的冰山,不知海面下的冰山”。
寧晨:“你說的很對,我建議你把你的學習歷程發布到博客、知乎上,那就是你的思想產物,是你為這個世界創造出來的東西。”
蝸牛:“好,好主意,我會去做的。”
風靜靜的吹著,在逐漸了解了互相之后,蝸牛感覺這樣的關系很舒服,像打一場乒乓球,互相的發球接球都很好,也能理解到對方說的東西,這樣的關系不就是良性親密關系嗎。在社交關系中感受到情感的流動,有個人了解你,懂你,不是挺好的嗎......
寧晨:“你現在已經訓練了自己的社交形象,梳理了自己的社交價值,接下來需要了解的是社交原則,社交原則就像是你要玩社交這場游戲,游戲規則你必須熟悉,盲目去玩只會輸,熟稔規則則會收獲滿滿”
蝸牛:“對!我所知道的社交原則是不要傳別人的隱私,盡量不要八卦認識的人,明星倒是可以哈哈”
寧晨:“社交原則很多的,我梳理了幾個:
1、隱私逢人只說30%,很熟的人或親人最好只說50%,永遠保護自己的隱私。
2、情感狀況、家庭事、夫妻私事、財產狀況、賺錢的方式、工作和家住址這些事最好不說。
3、和一個人的社交關系要循序漸進,認清一個人是一個過程。
4、大部分社交關系只取決于各自的強弱,要努力讓自己更有價值。
5、人多的場合要話少,言多必失,多觀察,尤其是社交核心的組織者的社交技能。
6、這個社會有一部分人是恃強凌弱的,免于被欺負的關鍵是,合適的方式展示你的強。
7、不要搶話,尤其是領導、長輩、權威者,這是非常不禮貌的。
8、不要說別人“這不好、那不好”不給別人留面子,讓別人下不來臺的話。
9、說別人愛聽的想聽的話,口吐芬芳,合適的贊美他們。
10、發生沖突了,要穩住,想想事態是如何的,看看怎么解決,不要害怕沖突。
11、不傳八卦和隱私,這會破壞你的社交關系。
12、說話語氣要謙遜,但不要自卑,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有助于你的社交關系。
13、會有人不喜歡你,這個很正常,不用難過。
14、遠離情緒很差,總抱怨、總是謾罵的人,遠離負能量的人保護自己。
15、遠離打壓你、貶低你、否定你、PUA你的人,這類人在擾亂你的心智水平。
16、去別人家,見重要的人最好要帶禮物,所有的人都愛收禮。
17、群體中,不要太表現自己,把光壞讓給別人是一種智慧,也不會招來嫉妒陷害等。
18、受人恩惠一定要想清楚對方的目的,不要隨便收禮。
19、切記要尊重別人,禮貌用詞、禮貌行為,不要嘲諷詆毀別人。
20、永遠不隨意指導、教育別人,這是在展示優越感,心理學上有個“受助者惡意”。
21、不和認知底下的人爭辯,沒有用,也改變不了什么。
22、不要輕易介紹資源人脈給不太熟悉的人,或人品不好的人。
23、真誠待人,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真誠是一把很難駕馭的劍,弄不好會傷自己。
24、最重要的一條,選擇正直、誠實、善良的朋友,會減少大量社交煩惱。
“其實還有很多原則,你自己也可以慢慢總結,你看過投資大師瑞達利歐的《原則》嗎?建立屬于自己的原則系統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有人在你面前說了另一個人的壞話,這類人不可交。梳理自己原則的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你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