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 張源
- 873字
- 2024-08-26 14:40:48
(一)范式
為了理解本書提出的演化經濟學—企業理論—U模型三層理論鏈條,需要用Kuhn的范式理論從框架和歷史角度進行分析。換言之,本書三層理論體系之外,在高層經濟學理論之上,需要一個全局性分析工具來判斷上述理論的定位與發展階段。
雖然Kuhn指出社會科學的范式應用還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但他仍然認為范式這個概念是有彈性的,可以在任何學科中得到應用,且社會科學的研究還處于前范式階段。Laudan也認為在社會科學領域存在著范式,而Dosi已經成功地將范式應用于經濟學領域。在應用于演化經濟學領域時,范式概念更被認為是富有成效的,范式概念實際上是演化經濟學角度的基礎性概念。
Kuhn最初認為范式是一個語言模式,是某學科研究發展的方案模板,也是一個基于某種哲學的學科傳統和分析模式。后又進一步認為范式是一個科學共同體承認的概念框架,意圖發現和解釋現實。Kuhn將范式理論的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如圖1-1所示):前范式階段(學界沒有形成對現象的唯一解釋);常規科學階段(學界形成了對現象的唯一解釋);科學革命階段(范式由于受到非常規案例的沖擊而產生解釋困難,但仍在試圖調整);新常規科學階段(舊范式無法解釋非常規案例而導致崩潰,新范式從而誕生)。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s)意味著范式轉換(Paradigm Shift)的開始。

圖1-1 范式理論的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KUHN T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2nd Edition.Chicago,Illinoi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社會科學的研究仍處于前范式階段,演化經濟學—企業理論—U模型三層理論體系也不例外。首先,在高層經濟學理論層次,Foster 和 Metcalfe指出演化經濟學領域仍有很多未決問題,亦即無統一現象解釋。其次,在中層企業理論層次,雖然資源基礎觀和其相關的企業理論的經濟學淵源是演化經濟學,但Priem和Butler認為,企業理論的大多數研究還是靜態的,或者說是均衡的,即在理論淵源和理論研究實際中出現了矛盾。這說明尚未進入常規科學階段。最后,在基層理論工具層次,學者們在U模型應用范圍問題上并沒有統一看法,補充模型例外很普遍,亦即具體研究中仍存在理論分裂。因此,從這三層理論的發展程度看,可以認為三層理論體系,甚至可以說國際化研究仍然處于前范式階段,進一步的體系整合或辨析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