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 張源
- 889字
- 2024-08-26 14:40:47
前言
十五年前,筆者沿史迪威公路故道一路向南,過臘戍,越瓦城,直抵仰光。次月沿伊洛瓦底江北返,仲夏某日到達瓦城礦山,凝遠目,漫天星斗,意神馳。自此投身礦業,四海漂泊。
每每回首,湄公河畔的悠揚鐘聲,安第斯山的皚皚白雪,蒙古戈壁的飄逸駝隊,一幕幕如昨日;皓首窮經,多少日夜,財務模型的折磨,各式合同的拉鋸,層出不窮的突發事件的沖擊,一年年似流水。不知不覺,走過青年,步入中年,種種磨難,都成如煙往事。
中資企業走向海外,一路篳路藍縷,有失有得。如何將先行企業的海外并購經歷進行如實記錄并結合理論進行分析,如何將其內部并購從業人員的隱性知識一一梳理固定為顯性知識,是一項兼具理論和現實雙重意義的工作。目前有關并購相關理論與實務的專著汗牛充棟,但是理論上多為專業院校學者的外部研究,實務上則多是律所從業者及企業法務專家從并購程序和法務工作角度出發的研究,都難以真正從宏觀角度審視并購與運營的整個過程,鮮有人基于工作經驗分析進行理論回歸并將多專業相關知識做框架性總結。因此,此類書籍對于計劃投資海外的中資企業(特別是礦業企業)思考海外投資戰略、構建海外投資與運營架構、組織海外投資與運營團,對于有志于投身海外礦業并購的非地采選專業的從業者而言,雖有值得肯定的分類別細項借鑒意義,但也有源自無法真正融入案例歷史和掌握時序性原始數據的原生不足。中資企業并購團隊成員下沉到運營階段后,從內部觀察者的角度基于全流程案例對此進行反思和補充研究,并對法務之外的技術經濟、地采選、并購流程等基礎性框架知識進行要點總結,應該是對目前研究的有益補充。
在這十幾年的海外礦業并購與運營生涯中,筆者有幸在不同性質的大型企業平臺上汲取營養、積累經驗,對礦業企業從并購項目到運營項目的各個方面,都慢慢有了些粗淺的認識。遂整理筆記,通過案例研究的方式記錄企業項目并購過程,并將碎片化的地采選、估值和法務知識進行總結。通過這本淺顯的小書,如果計劃投資海外礦業的企業管理者能根據自身企業實際思考投資路徑、并購團隊新成員能對海外礦業并購有初步的框架認識,進而可以讀懂專家學者在細分類別上的專著,筆者心愿足矣。
張源
2021年春于無雨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