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問題研究
- 劉玉燦 周彩霞等
- 597字
- 2024-08-26 14:39:15
第一篇 中國新股發行監管制度的演進
證券市場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證券市場的產生與發展與中國經濟金融體制改革進程息息相關。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的成立被認為是政府主動“駕馭”資本市場的重大舉措,向全世界發送了中國將繼續堅定奉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信號;深圳證券市場早在1987年即開始啟動,1991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正式成立。上交所、深交所及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STAQ)的建立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的正式誕生。此后我國陸續設置了上交所主板、科創板以及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5個不同板塊。截至2020年5月末,中國境內股票市場共有上市公司3868家,基本涵蓋了國民經濟90個行業大類的龍頭企業,總市值59.61萬億元,是市值在全球排第二的股票市場。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IPO制度也因此一直是學界和業界關注的焦點。IPO制度與中國的金融制度改革之間有什么關系?什么樣的IPO制度才是適合中國市場環境的制度?中國的IPO制度將來應朝什么方向、沿著什么樣的路徑發展?本篇從制度變遷視角,在充分認識中國金融制度變遷時代背景的基礎上,以美國和中國香港的股票發行制度作為參考,結合科創板及創業板注冊制試點的最新內容,分析中國股票IPO制度的發展歷程和全面推行注冊制的路徑構想以及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以深化對新股發行制度本質的認識,并為后續章節的實證分析提供現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