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決戰淮海
書名: 明末:從茅麓山入了大清的關!作者名: 烽火連城k本章字數: 4033字更新時間: 2024-09-26 22:16:03
第二天,在李來亨的安排下三百名闖軍騎兵護送馮雙禮和孫征淳二人向著汝寧山區駛去。
按照李來亨的安排闖軍將護送二人通過汝寧山區前往英霍。
再經由湖廣進入夔東山區。
等回到闖軍的大本營后。
馮雙禮和孫征淳或西進四川,或南下貴州。
那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送走馮雙禮和孫征淳二人后。
李來亨又著手整頓郝搖旗的兵馬。
郝搖旗和郭升二人以六千精銳北進中原。
一路上招攬義士,搜刮馬騾。
曾經令西路軍一度達到數萬之眾。
可是由于清軍的壓力以及從河北轉進淮西時的高強度行軍。
所以郝搖旗和郭升不得不遣散大部分老弱烏合。
這就導致西路軍現在僅剩下一萬兩千人。
不過即便如此,郝搖旗和郭升二人的部隊擁有馬騾三萬。
依舊是一支極為強大的軍隊。
所以李來亨也是將這支兵馬分為兩軍。
由郝搖旗統領七千人,郭升統領五千人。
在兩路闖軍會合后。
闖軍在淮西的兵力已經激增至七軍三萬五千人。
對比李自成率一千商洛山兄弟進軍河南在短短的時間內擴軍十余萬。
李來亨在桐柏山大戰后的擴軍可謂是小心翼翼。
闖軍在桐柏山之戰結束后尚有一萬七千兵馬。
到了現在主力也不過區區三萬五千人。
哪怕算上英霍山區的劉汝魁部。
全軍上下亦不過區區四萬余眾。
不過即便如此,李來亨率萬余闖軍精銳出夔東。
到了現在已經擁有數萬兵馬。
如果再和夔東本部的數萬老兵匯集。
那么闖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
雖然這十萬兵馬新兵眾多,戰力尚有不足。
可數月之前的闖軍兵止右幾萬,地不過一隅。
而現在夔東、英霍、淮西。
十萬闖軍分散各地牽制了清廷的數十萬兵馬。
星星之火已經初步燎原。
接下來就得看接下來的淮西一戰了。
此戰李來亨率三萬五千新舊會合的闖軍對決滿清的數十萬兵馬。
而在夔東、英霍兩地。
劉體純、劉汝魁二人率數萬闖軍亦與李國英、王一正、張朝璘等滿清督撫提鎮的十余萬眾對陣。
十萬闖軍以大無畏的氣概和整個滿清分庭抗禮,殊死搏殺。
若勝,則闖軍一雪前恥,一飛沖天。
夔東、英霍、淮西這三處已經燎原的火焰將席卷整個北方。
徹底點燃北方漢人對滿清的復仇之火。
而在南方,吳三桂、耿繼茂等漢人藩王也將聞風而動。
給予清廷在南方的統治致命一擊!
等到那時,闖軍在北,漢王在南。
整個滿清將在各大漢人勢力的吞噬下瞬間崩潰!
若敗,則李來亨身死,闖軍主力覆滅。
闖軍殘部將被重新壓制在夔東、英霍山區難成氣候。
而憑借著大勝之威。
吳三桂等漢人藩王也將收斂氣焰。
隨著李來亨這個出頭鳥被打死。
只要清廷不犯二削藩。
那么滿清的江山依舊不可動搖。
所以為了確保此戰能勝。
李來亨也是新年過后爭分奪秒地大練兵馬試圖加強自己的實力。
在闖軍老兵老將的帶領下。
闖軍的新兵苦練馬術,日益嫻熟。
只不過在此期間清廷也沒閑著。
已經只剩下一口氣的洪承疇親自統籌。
北直、山東、河南、山西、江南、湖廣、江西的七省兵馬有條不紊地向著淮西聚集。
而作為剿賊的中堅。
在滿清殷切的目光中西安將軍傅喀禪統領西安八旗和陜甘綠營終于進入了中原之地。
康親王杰書也率五千禁旅會合了察哈爾等部的兩萬蒙古騎兵。
浩浩蕩蕩地兵臨黃河。
五萬清軍騎兵盡數聚集在開封之地。
差點最后的臨門一腳便能和闖軍展開大決戰了!
黃河之上。
一艘艘舟船正在運輸著滿蒙騎兵的戰馬。
全軍主帥,定遠大將軍康親王杰書率五省經略洪承疇。
察哈爾親王阿布奈、和碩達爾漢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等滿清要員抵達了南岸。
西安將軍傅喀禪見狀連忙率甘肅提督張勇、西寧總兵王進寶、甘肅總兵孫思克等西北悍將前來相迎。
“奴才參見康親王!”傅喀禪等人跪在地上恭敬地向杰書行禮。
“傅將軍請起吧?!苯軙ξ胤銎鹆烁悼ΧU等人。
“本王這才奉旨剿滅闖賊,還望洪經略和各位王爺、將軍、提督、總兵多多出力?!?
杰書拱手對著眾人開口道。
“請王爺放心,奴才們定然竭盡全力,摘下李來亨的首級獻于王爺帳下!”
張勇三人受寵若驚道。
“這就好,這就好?!苯軙姞钜彩谴笙策^望道。
他此次奉命出征和昔日的信郡王多尼南下云貴一樣。
都是以滿洲王爺之尊節制全軍維持我大清的體面。
多尼昔日擔任全軍主帥南下云貴時只有二十三歲且無戰陣經驗。
滿清能平定西南統籌靠著洪承疇,戰陣靠著吳三桂。
而現在杰書只有十八歲也是從來沒打過仗。
所以想要剿滅闖賊他還能怎么辦?
自然得依仗著張勇等漢將破賊,老經略洪承疇坐鎮了。
杰書這位年輕的滿洲王爺只能像昔日的多尼一樣在大軍中彰顯滿清宗室的存在。
當然了我大清并不是沒有王爺能夠獨擋一面剿滅闖賊。
雖然阿濟格等能戰善戰的諸王已經死了。
但安親王岳樂不僅有戰陣之才而且還頗得人心。
用他來擔任主帥剿滅闖賊無疑是更為合適的。
可問題是在滿清宗室中岳樂這位能戰善戰的安親王本就在其他開國諸王死后成為了我大清的超然存在。
順治亦曾想傳位給德高望重的岳樂。
就岳樂現在的威望和地位。
要是讓他擔任全軍主帥剿了闖賊再獲戰功。
孝莊和康熙這孤兒寡母的實在是壓制不住。
所以在平定西南之時我大清不敢用岳樂。
在剿滅闖賊之日我大清依舊不敢用岳樂!
于是在扒拉一圈后我大清也只能讓杰書這位十八歲的年輕人頂上去成為清軍的統帥了。
“洪經略,現在我軍五萬鐵騎齊聚開封?!?
“我大清的兵馬士飽馬騰,摩拳擦掌。”
“是不是該進兵淮西一舉殲滅闖賊主力了?”
寬慰西北諸將后杰書立馬詢問躺在椅子上的洪承疇。
此言一出,傅喀禪、海爾圖等滿洲將領,阿布奈、滿珠習禮等蒙古王爺,張勇、王進寶等河西漢將盡數將目光齊聚在洪承疇身上。
現在滿洲無大將。
統籌戰陣全靠著洪承疇這位七旬老人拿主意。
所以滿蒙漢諸位將領皆是齊聚在洪承疇面前聆聽高見。
“康親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現在河南兵馬空虛,沙河、賈魯河防線還未構成?!?
“湖廣和江西的兵馬也未能抵達汝寧、剿滅英霍?!?
“想要畢其功于一役一舉剿滅闖賊。”
“王爺還需要等待半個月的時間?!?
“等老夫設想中的諸路兵馬都到位后?!?
“這里的五萬鐵騎再進入淮西捉拿李來亨也不為遲?!?
此言一出,杰書、張勇等人也是紛紛點頭。
這兵戰兇險切記輕敵冒進。
清軍的各路騎兵才剛剛抵達開封。
休整半個月,既能養精蓄銳又能避免打草驚蛇。
豈不是上上之策???
然而在眾人附和之際。
察哈爾親王阿布奈卻大大咧咧道:
“洪經略,本王帶來了五千察哈兒勇士。”
“朝廷又匯集了數萬鐵騎?!?
“對付一股流賊而已何須如此謹慎?。俊?
“我蒙古勇士殺入淮西旦夕之間便可摘下李來亨的首級也!”
“阿親王說得對!我科爾沁的勇士也已經急不可耐了。”
“只需康親王一聲令下,本王愿率科爾沁拿下闖賊!”
滿珠習禮見狀也是附和著開口道。
阿布奈率領的察哈爾騎兵和滿珠習禮率領的科爾沁騎兵是外藩蒙古的中堅。
這兩部各有五千人馬雄踞蒙古諸部。
所以在他們二人開口后一眾蒙古王公們也是紛紛開口都要求立馬進入淮西。
可是洪承疇聞言卻是搖了搖頭。
這些蒙古騎兵之所以入塞剿賊是因為他們對我大清的忠心嗎?
還不是為了來到漢地搶上一把發筆橫財。
這些蒙古王爺有奶便是娘對我大清幾無忠心。
其中阿布奈更是林丹汗兒子。
這爹是重量級的兒子更是令我大清咬牙啟齒的布爾尼。
察哈爾部分左右兩旗。
在滿清重兵投入南方傾力對付吳三桂時。
布爾尼便率察哈爾右旗兵三千人在草原上打出‘反清復元’的旗幟。
進兵張家口威逼北京。
并引得駐守大同的察哈爾左旗兵躁動。
在我大清最虛弱的時候從背后捅了一刀子。
得虧圖海扒拉出了幾萬包衣這才能將布爾尼剿滅化解了這次危機。
如今阿布奈率五千察哈爾騎兵入塞。
其原因無非是被漢地的富庶所吸引準備傾盡老本好地搶波大的。
可自從蒙古騎兵入塞后。
在北直北部由于是在天子腳下。
為了防止蒙古人鬧得太難堪我大清自然是約束了軍紀。
所以在北直北部蒙古人壓根沒能搶。
原本遠離京師后蒙古騎兵便準備撒開腳丫子搶上一把。
結果由于前段時間闖軍渡過了黃河。
北直南部的官員、士紳紛紛龜縮城內。
我大清也有意地堅壁清野防止闖賊北上。
蒙古騎兵到了北直南部看著那一片狼藉。
阿布奈和滿珠習禮也是搶不到什么東西沒什么進賬!
如今好不容易過黃河了。
中原的千里平原這真是蒙古騎兵大顯身手的時候!
但偏偏洪承疇又要屯兵休整了。
這讓蒙古勇士們怎么想??!
這尼瑪都收攏軍隊休整了他們上哪搶去?
頂多只能禍禍開封。
于是蒙古王公們也是紛紛開口都要求立馬進軍淮西搶掠!
我大蒙古的勇士。
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沒法搶?。?
三百年了。
好不容易有了一次進入中原的機會。
蒙古勇士從居庸關忍到了開封要是再忍下去這火氣都沒法泄了!
然而聽著蒙古王公們的言語。
張勇等人卻是神情古怪了起來。
這尼瑪蒙古人現在都敢嗷嗷叫地進淮西了。
阿布奈和滿珠習禮難道不知道他們的實力嗎?
淮西可是有闖賊!有闖賊!有闖賊的??!
就察哈爾和科爾沁的那些蒙古騎兵連明軍都打不過。
現在卻大言不慚地要去淮西打闖賊。
這不是在送死了嗎?
“兩位王爺,八旗騎兵和綠營騎兵都需要休整?!?
“而朝廷的各路兵馬也沒部署到位。”
“所以蒙古勇士們還是稍等時日?!?
“等各路兵馬齊聚后再行進兵。”洪承疇緩緩開口道。
阿布奈和滿珠習禮聞言滿臉地不悅。
但是康親王杰書卻支持了洪承疇的意見。
最終在壓力下二人也是不得不率領蒙古騎兵在開封府內牧馬休整。
洪承疇也得以從容的調度各路兵馬封鎖淮西。
就這樣又是半個月的時間過去。
從新年到現在,時間已經進入二月。
在洪承疇的統籌下各路清軍相繼到位。
山西、北直、山東三省綠營兵堵截黃河和運河。
江南、湖廣、河南三省綠營兵堵截淮河、汝水、賈魯河、沙河。
江西的綠營兵渡過長江進剿英霍山區。
滿清以七省的二十余萬綠營兵駐守河防,清剿英霍。
已經構建了對闖軍的數千里包圍網。
而待各路清軍到位后。
洪承疇那渾濁的雙眼也是睜開。
“康親王,木已成舟,闖賊已經插翅難逃。”
“我軍可以進兵淮西了!”
鼓——!
一聲低沉地號角聲響起。
杰書跨上了戰馬手中的馬鞭的一指。
在洪承疇的目送下。
五萬清軍騎兵兵分三路浩浩蕩蕩地向著淮西殺去。
傅喀禪、海爾圖等滿洲將領。
阿布奈、滿珠習禮等蒙古王公。
張勇、王進寶等河西漢將。
都懷著滿滿地自信踏進了淮西這片風云之地。
而在另一處。
郝搖旗、郭升、高凌云、佘加日、任化邦、張宗禹等闖軍將領匯集蒙城。
三萬五千名闖軍將士從淮西各地齊聚一處靜候命令。
“出發!”
隨著李來亨一聲輕喝。
三萬五千名闖軍攜帶九萬余匹馬騾驢駝。
在一批丁壯的輔助下浩浩蕩蕩向北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