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驅動:如何做好財務分析和經營分析
- 劉冬
- 2789字
- 2024-08-19 16:21:55
1.1 財務分析報告與經營分析報告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 案例1-2 分別運用財務分析和經營分析的思路對辦事處進行業績分析
某產業集團公司擁有眾多分公司、子公司和辦事處,近年來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該公司的利潤逐年被壓縮,其中部分境外區域和境內辦事處出現了明顯的業績下滑。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管理層要求財務部出具一份分析報告,具體說明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并給出分析建議。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公司的財務分析師,你應該怎樣寫這份分析報告?如果分別基于財務分析的視角和經營分析的視角,又應該如何寫分析報告?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清楚什么是財務分析報告、什么是經營分析報告,以及財務分析和經營分析兩者的不同之處。
1.1.1 什么是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它是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依據的經濟應用學科。
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是財務分析的內容(見圖1-4)。

圖1-4 財務分析的內容
對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進行分析與評價是財務分析的方法。
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是財務分析的對象。
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依據是財務分析的作用。財務分析的方法、對象、作用見圖1-5。

圖1-5 財務分析的方法、對象、作用
常見的報表分析、資金分析、應收賬款分析、杜邦分析、盈利分析、毛利率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等都屬于財務分析的范疇。我們現在所說的財務分析是狹義的概念,通常指的是財務報表分析。
1.1.2 什么是經營分析
什么是經營分析呢?它的書面釋義是:經營分析是利用會計核算、統計核算、業務以及其他方面提供的數據信息,采用一定分析方法,依靠計算技術,分析經濟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從而加強對企業運行情況的把握,監控運行過程中的問題,發現商業機會以及提煉經營管理知識,以便充分挖掘人力、物力、財力的潛力,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門經營管理科學活動。如上解釋很好地說明了經營分析的數據來源、方法、分析內容和目的。
經營分析不同于傳統的財務分析,其可以說是財務分析的發展、延伸和深化。經營分析擺脫了財務分析的局限性,從更廣的視角審視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因此經營分析的維度更深、更廣,對數據及時性的要求也大大高于財務分析。
新的投資項目分析、產品定價分析、管理利潤表分析、盈虧平衡分析等都屬于經營分析的范疇。
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并沒有嚴格的界限,可以把經營分析看成財務分析的一部分,也可以把財務分析看成經營分析的一部分,所以把二者對立起來的做法是不妥當的。本書所說的財務分析是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是指站在報表和數據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本書所說的經營分析更多的是站在業務和經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為業務發展和管理決策提供支持和建議。
1.1.3 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比較
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相比,使用人不同、使用目的不同、數據來源不同、分析范圍不同、分析的深度不同、溝通方式不同、及時性要求也不相同。
財務分析同時面向內、外部人員,對內發現問題、提升績效,對外進行估值與監督。財務分析的數據來源于會計核算、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對數據的顆粒度要求不高。財務分析側重于報表數據及財務指標分析。從分析的深度來看,財務分析基于已知的財務數據,按照財務分析的方法進行傳統報表和數據分析。財務分析往往缺少反饋及追蹤。財務分析通常需要在數據確定報表出具后才可以開展,分析結果相對滯后。
經營分析面向企業內部人員,旨在發現問題、改進管理、促進業務發展、提升績效。經營分析的數據來源于會計核算、統計核算、業務等方面,對數據的顆粒度要求較高。經營分析側重于業務與經營情況分析。從分析的深度來看,經營分析深入業務前端、發生過程,往往進行比較深度的業務參與、分析、控制。經營分析更加注重反饋及追蹤,注重部門間的溝通和協同。經營分析對及時性的要求更高。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的具體不同點比較見表1-1。
表1-1 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的具體不同點比較

由于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存在上述諸多不同,故它們對分析報告的要求也不一樣。
在案例1-2中,公司利潤逐年被壓縮,部分境外和境內辦事處出現了明顯的業績下滑。按照傳統財務分析的思路,首先需要收集公司的報表信息,進行利潤的影響因素分析,如分析收入變動、毛利率變動、費用變動對利潤的影響,找出影響利潤的主要因素;其次對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具體分析,如分析區域和辦事處的收入變動情況,找出收入下滑比較明顯的辦事處并分析原因;最后針對問題給出具體的建議。
如果從經營分析的角度寫這份分析報告,除了考慮以上各項因素,在進行區域和辦事處收入變動情況分析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財務報表的數據和業務單位統計的數據是否一致。為什么有時候業務單位呈現的數據結果和財務部的截然不同?某個區域收入下降,但是對比同類型的其他區域其收入變動有何趨勢?和年初比較,預算完成情況如何?具體是哪個產品、客戶的收入出現下滑?業務員的人均產出情況與其他區域和公司平均水平分別比較,結果如何?區域中新客戶的收入占比如何,新客戶開發情況如何,費用是否向大客戶傾斜?產品銷售價格是如何變動的?業務員是否申請了過多特價產品,特價產品帶來的毛利率下降是多少?某個區域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進行改進,是否有匹配的績效目標,未來潛力如何?
可以看出,經營分析和財務分析的明顯不同之處在于經營分析關注的點更細,也更加貼近業務和管理的需求,即經營分析可以看作精細化的財務分析財務分析關注“面子”上的東西,而經營分析關注“里子”里的東西。
1.1.4 財務分析報告和經營分析報告哪個更加重要
財務分析報告和經營分析報告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但如果就此認為二者需要區分哪個更加重要就不恰當了。雖然二者分析的側重點和需求者不同,但是都可以發現公司經營中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提升組織績效。
現在存在一個普遍的觀點,就是財務分析要向經營分析轉變。轉變的基本要求是分析工作要更深入、更加細化,要從后端的數據整理走向前端的業務規劃;分析工作要緊密貼合業務的需求,為業務決策提供迅速、準確的數據支撐和分析建議;分析報告應直指業務痛點、促進業務的改善和市場機會的把握。另外,我們的分析工作一定不能為了分析而分析,每一項分析工作都應該有一個具體的落腳點。財務分析應當將分析植入業務流程和管理行為,并參與到公司的策略制定之中,不斷改進公司的數據和分析體系,這才是分析工作的精髓所在。分析報告的精髓見圖1-6。
無論是財務分析報告還是經營分析報告,都要和公司發展階段相匹配,滿足管理層需要。

圖1-6 分析報告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