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驅動:如何做好財務分析和經營分析
- 劉冬
- 1452字
- 2024-08-19 16:21:54
第一篇 認識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
第1章 以戰略和需求為導向的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
情景現場
說到財務分析,大家也許并不陌生。市場上關于財務分析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在大學里我們也會學習一門叫作財務分析的課程,里面關于財務分析的方法、指標不可謂不全面,不可謂不深入。但參加工作后我們發現,即便財務分析知識體系這么健全、財務分析如此重要,但是為什么國內專門設有財務分析崗位的企業并不是很多?為什么很多時候財務部門的財務分析報告得不到管理層的充分重視呢?為什么很多時候財務分析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都會不了了之呢?
這些現象說明了一個客觀事實,那就是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財務分析并不能幫助企業解決生存與發展中的具體問題,即沒有挖掘到企業的痛點或沒有真正支撐到企業的決策。真正有價值的財務分析一定會受到公司管理層的重視。同時,我們又可以看到另外一個現象,優秀的企業都在花重金招聘財務分析師,但卻一將難求。這說明財務分析師并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恰恰相反,財務分析師的職業前景非常廣闊。
思考:
1.傳統的財務分析為什么不受重視?
2.財務分析有哪幾個層次?
3.什么樣的財務分析報告才是好的分析報告?
我們可以按照財務分析的內容和水平將財務分析工作分成五個段位(見圖1-1)。本書將在最后一章詳細介紹財務分析師的五個段位及其應有的職業要求。

圖1-1 財務分析師的五個段位
財務分析師大部分處于第一至第三段位之間。他們停留在低階的財務分析階段,抱怨公司不給自己升職加薪,但不妨問問自己是否可以向更高階的財務分析師進階和看齊呢?
財務分析師職業生涯的最高境界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財務BP,這樣才能站上金字塔尖。當然,并不是公司設置了財務BP崗位就表示該公司財務分析師的水平已達到第五段位,這里的財務BP是高階財務分析水平的代名詞。有的公司雖然已有所謂的財務BP,但其財務分析水平仍然停留在前四個段位,甚至是第一段位。因此,市場缺少的是優秀的財務分析師。
傳統的財務分析是指基于報表數據,按照一定的分析體系,透過報表看清公司經營狀況并預測未來。例如,我們運用杜邦分析對凈資產收益率一步步拆解,看清公司的資產周轉情況、盈利情況、財務杠桿情況。在進行資產周轉率分析時,我們通過對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的計算,并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看清公司的資產利用情況。另外,我們還會用一定的財務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進行充分而系統的分析判斷。
傳統財務分析的思路如圖1-2所示。

圖1-2 傳統財務分析的思路
傳統的財務分析比較全面和系統,在反映公司整體經營狀況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其往往基于現有的報表數據就可以做出來,分析思路和方法比較固定,數據獲取難度較低。這也是公司在搭建財務分析體系的時候,首先從報表分析入手的原因。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管理的精細化,傳統的財務分析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管理的需要。企業需要既可以反映財務狀況,又可以幫助企業控制風險、解決客戶痛點、支撐擴張需求、輔助業務決策的分析報告。正是因為這種新的需求的出現,財務崗位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管理會計師、財務BP、業務分析師、數據分析師正成為財務市場上的香餑餑。這些崗位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在它們突破了傳統財務只能進行后端數據整理工作的限制,能夠走向業務前端,提前進行業務介入和規劃,進行全過程財務控制,因此,它們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價值,能夠受到公司管理層的重視。同時也說明,如果財務人員做不出有價值的財務分析,那么財務工作就可能會逐漸走向邊緣化,最終只能停留在傳統的核算和記賬上。這種情況下即使財務人員做了財務總監,充其量也只能做一名賬房先生,而不能成為老板的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