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年過半百的夏天明時常感嘆歲月的無情,人生的短暫。他心想:我前半生就這樣稀里糊涂、渾渾噩噩地倉促渡過了,難道我的后半生也這樣平平庸庸、碌碌無為渡過嗎?

咱不要求什么“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更不敢奢望“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至少要給兒子樹立個自信自強、勇于擔當的人生榜樣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雖然都是個過程,可不應該都活出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嗎?

小草雖然卑微渺小,可它盡其所能散發芳香,美化環境,努力向上,生機勃勃,充分體現了它一生的價值和意義。如果作為一個人,他不能提現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那連小草都不如,一生不等于白活了嗎?

想到這里。夏天明決心在自己摯愛的文學道路上精耕細作,無論結果如何,不留遺憾。

夏天明深知,春耕要趁早,機不可失,時不待我。

為獲取素材,他首先把自己的前半生像演電影似的在腦海里過了一遍。

夏天明出生于陜西同官市,這原本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位于西北偏僻一隅的小縣城,很是荒涼。

解放初期,因為連年戰亂,造成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國家為振興經濟發展民生,對能源產業——煤炭的需求量大增,恰好位于陜西關中渭北黑腰的同官,蘊藏著大量豐富而優質的煤炭資源。

隨著國家一聲令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萬建設大軍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很快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偏僻小城沸騰起來了。小縣城因煤而興,地位也由縣級一躍而成為僅次于省會西安的省轄市。

同官市地處陜西中部,位于關中平原和陜北高原的連接處。這里溝壑縱橫,高低不平,屬于丘陵地帶。一條狹長達十余公里的川道把市區分割為東西兩部分。由上游山區發源的漆水河縱貫市區。

夏天明的父母就是由河南許昌地區跟隨勞務大軍來到陜西同官,成為第一批煤礦工人。

據夏天明的母親講,當時剛解放,人多地少,分的地跟本不夠耕種,夏天明的父親人很老實,也沒什么本事,就靠打短工賣力氣維持一家人生活。再加上夏天明的大伯、大娘看不起他們倆,夏天明的奶奶也偏向自己的大兒子。因為大兒子有學問,許昌師范學院畢業后,當了一名中學教員,有工資收入,生活相對穩定。

父親雖然老實,可受不得別人的白眼,母親也是爭氣好強之人。倆人一氣之下,就隨家鄉的務工潮來到陜西同官。

母親還告訴夏天明,他的爺爺解放前曾經是縣城煙葉商行的四掌柜,為人苛刻冷漠。他嗜賭如命,如果賭輸了晚上回來就把灶火了,不讓長工吃晚飯,還隨意剋扣長工工錢。長工們都恨透他了。多行不義早早斃命。夏天明的父親從來都沒有見過夏天明的爺爺,因為他爺爺在他父親出生前就不在人世了。可憐他奶奶靠著賣田地家產孤苦伶仃一人把兩個兒子拉扯大,終身未嫁。

夏天明母親的家庭在解放前還算殷實富裕,因為夏天明的姥爺兄弟倆年輕時,從遭旱災的河南南陽老家一路逃荒要飯來到許昌地區,他姥爺憑著自己能說會道、吃苦勤奮站住了腳根,通過多年打拼,開了兩間雜貨鋪慢慢富裕起來,并娶妻生子在此扎根,

當時夏天明的母親并沒有相中他父親,認為人太老實沒啥本事,不愿嫁。最后還是夏天明的五奶——也就是他七堂伯的母親從中極力撮合才最終定了下來。

據說夏天明的母親出嫁時,還是八抬大轎,很實風光,當然了,這一切花銷都是娘家出的。娘家還陪了大量嫁妝。

夏天明自打記事起,全家就居住在同官半山腰的兩孔土窯洞里。這窯洞有個好處就是冬暖夏涼,可是通風不好。家里也沒什么家具,有一張長桌和一個四方吃飯桌,再就是睡覺的幾張床。吃水要到山下去挑,很不方便。

小時候雖然生活艱辛,但也充滿了快樂。夏天明跟著哥哥們下河游泳捉魚,上山摘野果玩游戲,翻劇院的圍墻看電影。當然有時也會被影劇院的那位面容兇惡的看門老頭發現、揪著耳朵驅趕出去,也時常因為回家太晚遭父母打罵。總之,無憂無慮,充滿無窮樂趣。

夏天明上下左右的鄰居幾乎都來自河南,而且也幾乎都是煤礦工人。他們居住的大都是以前小煤窯工人遺棄的破窯洞。右邊居住的鄰居是母女二人,女兒的父親因發生礦難早就不在了,她的母親在市建筑公司上班。據說女兒的母親解放前在未出嫁之前,在河南老家被自己的哥嫂強行賣到妓院,解放后被解救出來,與女兒的父親成親,因此喪失生育能力。女兒是親戚給的。

這母女倆平時與鄰居關系相處很好,熱心腸樂于助人。她們每年都會在院子里面種植了一些向日葵和玉米,到了成熟期會主動地給鄰居們分送。鄰居們平常都喜歡去她們家串門聊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那家女兒找了個省會西安對象,她逼迫自己的母親嫁給了一位西安的老頭。母親其實內心不愿意,臨走時還說:

“這回是坑還是井我都得跳進去。”

從此再也沒有見過這母女倆。

夏天明左邊的鄰居是來自河南洛陽的馬氏三兄弟。他們的父親英年早逝,解放前就由母親領著逃荒要飯來到此地,弟兄三個開始在小煤窯上干,解放后都分配到大國營煤礦。兄弟三個也先后成家立業,各立門戶。后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馬老三的小舅子因從部隊轉業,分配到HEN省PDS市供銷社任職,就通過關系把姐姐一家調到平頂山煙草公司上班。

夏天明的姥姥解放后不久因病去世,他大舅在縣教育局工作,因大舅大妗不孝順,二舅找了個地主家的女兒做老婆,也就是夏天明的二妗。此人刻薄強勢,連二舅都怕她,更別指望她養活姥爺了。姥爺只好投奔遠在陜西同官的閨女了。

姥爺來到家中,夏天明姊妹幾個甚是高興。因為姥爺經商出身,在他眼里商機無限。他能經常給幾個小外孫一些零花錢,還經常給他們買些好吃的,誰不高興?

臨近春節,姥爺從西安批發好多燈籠回來,在正月十五前就銷售一空。姥爺抓緊時間又進一批,四分錢進的燈籠,賣一毛錢一個,很是賺了一把。賺了錢的姥爺,給每個孩子都發了壓歲錢。

夏天明非常敬佩姥爺,他雖身為商人,并非唯利是圖。他生性豪爽,心態樂觀,樂善好施,喜歡周濟窮人。他無論走到哪里,身邊總是圍著一圈兒人說笑。他善于觀察,看到市場缺什么就倒騰什么。同官市的大街小巷經常能聽到他那宏亮的叫賣聲:

“賣生姜,賣大蒜,賣菜籽……”

市面上的人幾乎沒有不認識他的。后來他無論走過哪里,就有人學著他的聲調笑著喊道:

“賣生姜,賣大蒜,賣菜籽……”把他也逗笑了。

后來,市蔬菜公司負責人找到他,希望他能到蔬菜公司上班,他婉拒了。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好漢不掙有數的錢。”

他看不起夏天明的父親,有時會教訓他:

“常言道:‘好漢出嘴上,好馬出腿上。’你啥本事?就會下苦力,下煤窯。”

父親聽了低下頭,不敢反駁。

姥爺愛喝茶,他天天走到哪兒都帶著他那大茶缸,喝完茶還把茶業葉吃掉。

公元一九七五年,已經八十二歲高齡的姥爺依然精神矍鑠,身體硬朗。他突然有了想回老家的想法,母親知道他是想葉落歸根。母親把家里積攢多年的五百多元錢取了出來,交給姥爺。姥爺把錢塞入他那空心腰帶里。夏天明的二舅接到信就趕到同官,把自己父親帶回老家。

姥爺回到老家后,把錢存到了銀行。兜里的錢花完就取。過了半年左右,他又去取錢,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

“你二兒媳婦已經把錢取完了,存折上已經沒錢了。”

原來,夏天明的二妗趁老人睡著之際,把腰帶里的存折偷了出來,全部取了出來。她知道老頭不識字,就把一張空存折原樣塞回老人的腰帶中。

姥爺沒有取到錢,怒氣沖沖趕回家中舉起拐杖就打二妗,嘴里還說著:

“你這個不要臉東西,把錢還給我!”

二妗身子一閃,躲過了拐杖,她順勢把姥爺推了個仰擺叉。

姥爺氣不忿,找到正在打牌的大舅說明情況。正忙于出牌的大舅應付道:

“我一會兒找她去。”

一看這種情況姥爺心灰意冷,寒了心。他疾步來到南關河橋上,縱身躍入河中。大中午伏里天,河邊很少有人,姥爺在水中撲騰了一陣后,終于體力不支,沉入河中……

沖出了十多里,在下游閘口附近被人撈起。

噩耗傳來,母親千里奔喪。雖然知道了事情原委,卻無可奈何二妗,只能放聲大哭,寄托哀思。

夏天明對姥爺的評價是:

灑脫坦蕩過一生,天高地闊任我行。臨終嘆惜遇不幸,豪爽大氣留心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夏津县| 隆昌县| 兴安盟| 渝北区| 马尔康县| 扎鲁特旗| 蚌埠市| 乐山市| 水富县| 贺州市| 新兴县| 海晏县| 木兰县| 左权县| 神木县| 桂阳县| 玉环县| 新平| 吉木乃县| 高邮市| 濉溪县| 布尔津县| 阆中市| 科技| 九台市| 抚州市| 呈贡县| 庆阳市| 彰化市| 阳谷县| 磐安县| 溆浦县| 外汇| 张家川| 定南县| 江油市| 石狮市| 读书| 宝山区|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