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全身的冷汗都留了下來,他要是讓漢文帝塌方了,他還怎么忽悠粉絲,怎么能攫取流量,沒有流量,怎么賺錢,沒錢,怎么還給劉文?
不行,絕對不能讓司馬真顛倒是非。
他認真查看司馬真發來的史料,隨即就發現了亮點。
趙恒:
“第一《風云通》是個什么鬼東西,我不認。”
“這東西誰聽過呢?根本不算正經史料。”
“第二,晉朝盜墓的記錄,說了是霸陵和杜陵,誰知道是不是只盜了杜陵,然后被安上了盜了霸陵的罪名。”
“你不是說兩個地方離得很遠,也許就是記錄錯誤的。”
“你要是找出暗中史料可信的,然后只盜了霸陵的才行。”
..........
大明黃燜雞:
“我感覺你比我爹還賴皮!”
“一點武德都不講。”
我要屁的武德,能贏就行。
趙恒心里暗罵。
.......
司馬真呵呵笑著,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司馬真:
“我就防著你呢!”
“所以,最重要的史料沒說出來。”
“漢文帝的霸陵最早,最準確的被盜的記錄,是來自于漢武帝時期!”
“有人直接盜了漢文帝的霸陵,當時都驚動了漢武帝,讓廷尉張湯處理此案。”
“...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丞相青翟朝,與湯約俱謝——《史記·酷吏列傳》”
“意思是,有人倒了漢文帝的霸陵,瘞錢,就是陪葬的錢幣,丞相和張湯要去向漢武帝謝罪。”
“霸陵不但被盜了,還從中拿到了錢幣,什么只陪葬瓦罐,不放金銀,是不是扯淡?”
“記錄的史料,還是司馬遷老爺子寫的史記,史料分量夠吧,你可別說這也是假的。”
“再看事發時間,距離漢文帝死了才40年左右。”
“說不定盜墓的人,還是漢文帝自己治下的百姓。”
“這就是你說的,漢文帝薄葬,不放金銀錢財?這就是你說的,漢文帝治下百姓對他滿滿的愛?”
“真是愛慘了,直接要挖墳掘墓。”
..........
李世民猛然站起來,興奮的大喊,絕了,太絕了!
這個猛料給的足。
漢文帝的所謂薄葬,徹底被推翻了。
司馬遷牛逼,不愧是史圣。
長孫皇后一臉古怪,為什么李世民用小楊妃給的奶茶配方,會這么興奮?
難道放的奶有問題。
六邊形戰士是個啥:
“之前誰說,百姓因為敬仰漢文帝,不去盜墓的,趕緊出來,睜開狗眼看一看。”
“他的陵墓應該是在沒有亡國的時候,最快被盜的。”
“按照你們的邏輯,百姓那是恨毒了漢文帝。”
“看來司馬真算的稅率是真得了,漢文帝殘酷的剝削百姓,百姓早就懷恨在心,一有機會就挖墳掘墓。”
........
漢景帝都懵了,我祖墳炸了?
還是咱們的大漢子民干的事?
還有,司馬遷竟然把這事寫入了史書。
你是手癢了沒事干吧!
他都替老爹著急,怎么辦?
人設要塌了啊。
嘉靖皇帝高興的在丹房里砰砰跳跳,他感覺自己明悟了,治國之道,只要越扯淡,名聲就越好。
修仙呢勿擾:
“我要嘗試克蘇魯修仙了。”
“我感覺,比起治國,克蘇魯修仙還能靠譜點。”
“歷史中的SAM值,我都能扛過來,克蘇魯算個屁,我決定直視迷霧,凝望深淵。”
“好一個霸陵千年,稱頌依舊,牛皮還沒有吹出去了,轉眼,墳頭讓人給炸了。”
.........
大宋畫圣:
“這就叫薄葬,我學會了。”
“這就是受到百姓的愛戴,而不被挖墳。”
“那就是把史書上所有負面的東西全部人工自動過濾掉。”
“牛!漢文帝,你是真牛。”
..........
皇帝們一個個都在嘲諷,根本不留情面。
是的,憑啥你的墳墓被盜了,你還能整出薄葬來,還能吹自己對百姓太好,所以百姓不盜墓。
感情就是真么騙人的。
賊非賊我非我:
“還能有點真東西不?”
“歷史真就讓你們玩成了謠言數據庫?”
.........
閻君恨不得當場捏死趙恒,你竟然真的敢做偽證,這是把我當成擺設。
閻君平等王:
“司馬真判官。”
“你就給我交個底。”
“漢文帝到底是薄葬,還是厚葬,他陵墓中到底有多少金銀寶物?”
..........
司馬真太想回答這個問題了。
司馬真:
“有,太多了,多的讓你想都想不到。”
“什么薄葬,騙鬼呢。”
“晉朝搬空霸陵的盜墓者被抓了,說他盜墓的經過:盜發漢霸、杜二陵,及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勝記!”
“什么意思,就是盜了霸陵,杜陵,還有太后陵墓,太后的面容還栩栩如生,他們從這三座陵墓中得到了金玉財帛數都數不過來。”
“皇帝就很疑惑,就問他的大臣索綝,霸陵不是薄葬嗎?霸陵不是被盜了很多次嗎?為什么還有這樣規模的金銀錢財?”
“他大臣索綝是怎么回答的?”
“看史料。”
“綝對曰: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漢武帝饗年久長,比崩而茂陵不復容物,其樹皆已可拱。赤眉取陵中物不能減半,于今猶有朽帛委積,珠玉未盡。此二陵是儉者耳,亦百世之誡——《晉書·索綝傳》”
“什么意思,”
“漢朝皇帝剛一上位,就開始修建陵墓,天下人的稅賦供養皇帝一人。
皇帝把這些賦稅,分成了三分,一分供養宗廟皇室,一分用來拉攏人才,最后一分就是用來修自己的大墓。
漢武帝的茂陵,還是太小了,以至于很多陪葬的東西都放不進去,他周圍的樹木都粗壯的兩手才能合圍。
雖然茂陵被赤眉軍洗劫了,但,赤眉軍人還是太少,東西太多了,根本就帶不走。
帶走的東西,連讓墳墓中陪葬品減少一半都做不到,以至于大量的絲綢布匹爛在了墓穴中。
而霸陵,杜陵,所謂的薄葬,也只是相對于漢武帝的茂陵而言。
漢文帝把天下賦稅的三分之一,放在了自己的陵墓中,你以為人家的薄葬,就是分幣不給?
所以啊,陛下要引以為戒,不能學漢天子如此奢靡無度。
你聽聽,人家索綝就明白,漢文帝的薄葬并不薄,厚的令人咂舌,放進去的是王朝三分之一的財富。
事實呢。
也是如此。
這位晉朝皇帝就收繳散落在民間的霸陵財物,得到的金銀錢幣,那是數以千萬計。
這還是經過了兩漢以及三國和西晉的瘋狂盜墓的結果。
你敢想想,漢文帝在死的時候,到底給陵墓里放了多少好東西?
漢文帝墓中沒有金銀財物的謠言,也因此而破!”
......
趙恒心一沉,完犢子了。
這史料太硬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