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再戰吐蕃(終章)
- 大唐:救命,我爹是李賢!
- 罪孽9999
- 2126字
- 2024-10-07 12:28:58
在皇太孫左庶子乍布的謀劃下,吐蕃昝捶率羌蠻部落八千余人越吐蕃邊界投唐,安置在地廣人稀的當州平康水畔。
一時間,皇太孫李恒名聲大噪。
欽陵勃然大怒,與贊婆二人率軍二十萬,奇兵破廓州化隆城,刺史戰死,別駕裴彥先被虐待至死。
肅邊道行軍大總管王孝杰、副大總管婁師德率兵于小積石山大戰欽陵兄弟。
岌岌可危之際,抗吐先鋒郭元振率奇兵殺散吐蕃驅趕的牛馬,讓欽陵的后軍騷亂,自然也顧不上追殺肅邊軍。
“咚咚”之聲不絕于耳,悠長的號角聲在小積石山回蕩。
十萬大軍分層次出現,把吐蕃軍的退路堵死。
左先鋒駱務整率二萬兵馬兜了吐蕃軍的屁股,右先鋒何阿小、燭龍渾率諸部攔住了欽陵北進的道路。
中軍以郭知運、季當先開道,皇太孫左庶子乍布昂然騎馬走在前頭,東南西北中簇擁著皇太孫李恒,甲胄鮮明地亮相。
“噶爾·欽陵贊卓,你這個笨蛋,不是想殺我噶爾·芒輾達乍布,為噶爾·贊悉若多布報仇嗎?”
“現在,我來了!你敢應戰嗎?”
“忘了告訴你,你兄弟離開邏些城,沒廬太后聯合所有尚系的力量,把你的黨羽一網打盡,并陳重兵在唐古拉山口,欽陵無家可歸了!”
最后一聲,乍布咆哮得讓吐蕃兵馬戰戰兢兢。
噶爾·芒輾達乍布的威名還在高原流傳,能殺了噶爾·贊悉若多布,不管是用陰謀陽謀明謀按摩都說明了他的本事。
吐蕃兵馬的彪悍,是因為知道唐古拉山之后就是他們的家,唐人無法企及的絕地,所以有恃無恐。
可是,他們再也回不去了啊!
別人的話他們可以不信,乍布的話還能不信嗎?
冒充乍布?
別說笑了,那一口不摻任何異味的吐蕃話、張嘴閉嘴提及過往恩怨的態度,就不是外人能知道的。
“乍布!你該死!”
贊婆打馬揮矛,怒目圓睜。
欽陵痛苦地拍著額頭。
這個憨憨!
原本還可以狡辯一下,贊婆這一吼,全證實了!
郭知運、季當先兩人不約而同地策馬迎戰,郭知運的騎槍被贊婆揮矛撞開,季當先半掛在鞍上,側身刺向贊婆的馬匹。
贊婆一驚,帶馬閃向一側,回手一盾格開季當先的騎槍。
季當先一聲呼哨,贊婆的馬匹人立而起,將猝不及防的贊婆摔下馬。
李恒想喊一聲“槍下留人”,終究沒張嘴。
沙場上的大忌,就是后方干預前線將士作戰。
郭知運一聲大吼,戰馬一躍,槍鋒點進了贊婆的咽喉里。
乍布怒喝:“贊婆已死!投降可活!”
戰鼓聲聲,四面合圍,廝殺陣陣。
欽陵揮矛強攻,卻被駱務整、何阿小、燭龍渾合力剿殺,即便他武藝精湛,也被殺得手腳發麻。
李恒大喝:“孤乃大唐皇太孫李恒,孤承諾,放下兵甲投降,免死!”
乍布開啟了同步翻譯,一個“皇太孫”的名頭,在吐蕃的武士面前未必好用,在奴從面前卻如神靈一般。
降了大唐當俘虜,殺了回去當奴從……
左右都是個受罪的命,何不索性躺平?
一名奴從的劣質長刀落地,隨后兵器落地的聲音此起彼伏,武士提刀都不敢砍。
少數奴從棄了兵甲或許能執行軍法,可投降的奴從絡繹不絕,能殺嗎?殺得絕嗎?
一名年輕武士揮刀斬殺了兩名棄刀的奴從,立刻被密密麻麻的奴從圍住,七手八腳將他拽下馬匹,生生將武士拉扯成了零部件。
逼到了絕路上的底層,會爆發出絕望的抵抗,那一股火能燒盡一切。
一名武士死了,另一名武士接著被自家奴從捅刀子。
生而為人,憑什么奴從天然要受奴役?
欽陵的眸子灰暗,一聲長嘆,拔出腰刀,橫刀自刎,寧死不落唐人之手。
李恒當初說要跟欽陵較量,欽陵還嗤之以鼻,可誰想到真被李恒的組合拳打得無還手之力。
“大唐萬歲!”
四面旗幟飛揚,俘獲吐蕃奴從十萬余,皇太孫李恒的聲名在大唐、吐蕃間傳揚。
-----------------
天皇山陵崩,皇太孫李恒順利登基,盧明月冊封皇后,天后垂簾聽政,相王李輪徹底臣服。
上官婉兒身上的太子中舍人被褫奪,放出宮外,與一名七品官員成婚。
好在相王雖然有了點心思,卻沒有付諸行動,李恒并沒有無節制地濫殺。
只不過,李治讓東合州舟師送相王全家、三千府兵、一萬流民上了流求島,將流求劃為李輪的親王國。
這樣,“自古以來”就算是有法理依據了。
天后仍舊居住大明宮,皇帝、皇后入主太極宮,常朝遷回了太極殿。
永昌坊原皇太孫府改為華王府,司空、華親王李賢一家其樂融融。
裴炎被御史大夫騫味道請進了臺獄,侍御史供奉蕭至忠精心侍候著,讓裴炎只求速死。
盧海上遷右衛大將軍;
黑齒常之遷右驍衛大將軍;
魏元忠遷衛尉卿;
楊再思遷鴻臚少卿;
郭元振遷右衛將軍;
婁師德遷中書侍郎;
王孝杰遷兵部尚書;
駱務整遷右武衛將軍;
薛紹遷秘書少監;
洪東遷右千牛將軍;
洪南遷太仆少卿;
洪西遷右監門將軍;
洪北遷宗正少卿;
洪中遷黃門侍郎;
魏晃遷戶部侍郎;
郭知運遷右金吾將軍;
季當先遷右領軍將軍;
騫辭玉遷中書侍郎;
章懂尚遷兵部侍郎,掌職方司;
姚崇遷兵部尚書;
乍布徙尚書左丞;
宋璟遷御史中丞;
崔午遷禮部侍郎;
孔方遷殿中省尚藥奉御;
武承嗣徙都水使者;
王方慶外放鳳州別駕;
韋巨源外放鳳州刺史。
李光順改封同王,任雍州刺史;
李光仁改封丹王,任太常卿;
李念兒改封天興公主。
博陵崔氏女入內宮,封貴妃。
因為李恒對天后保持恭敬態度,再有盧明月不時入宮陪伴,天后沒有發作的借口。
大唐剿滅論欽陵的戰功,讓周邊番邦重新審視起亮出獠牙的大唐。
最難纏的吐蕃,贊普赤都松贊派外交大臣沒廬·尼瑪來長安城,與大唐締結百年和平盟約。
大唐,在李恒手上重新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
說在末尾的閑話:這本書想改變一點、進步一點,結果自取其辱了。
二十萬字草草完工是迫不得已,作者只是個柴米油鹽的俗人,沒有能力支持為愛發電。
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