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宮廷權謀深似海,皇子爭斗暗涌流
- 科技與古神:皇朝密史
- 穿云堂主人
- 2076字
- 2024-08-08 15:23:45
為了把宋弘毅送出京城,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都下了不少功夫。甚至冒著抄家滅門的危險弄死了皇后,屠滅了靖海侯滿門。
如今二皇子和三皇子這兩個庶出的皇子相爭,才是袞袞諸公想看到的狀況。
如果再因為王府營建這種小事,再讓宋弘毅這個嫡皇子回京,豈不是前功盡棄?
兵部尚書竇懷德咬得牙齒咯咯響。之前聽說北衙禁軍假扮馬匪截殺過宋弘毅。這群廢物,為何沒有得手?
“啟稟陛下,臣以為西平王所請之事可行。若缺乏工匠,臣以為,可暫調斬奴關修造營。”竇懷德是三皇子的親娘舅,說什么都不能讓宋弘毅回京。
工部尚書上前一步,“不勞竇尚書費心。啟稟陛下,臣以為西平王所請之事可行。臣下即刻派遣將作監大匠前往涼州。”
沈大亮不知道,也不關心,朝堂之上發生的事情,不過是一場目無大義的相互傾軋罷了。
“列位,”沈大亮看著對面各色表情非常滿意,繼續說:“西平王特請少府監鑄造了一方金印。在王府營造中表現出色者可得此印。持此印者可參與少府監諸般營造事宜。這也是西宮劉貴妃給諸位的恩典。”
裴承陵取出一個木匣子打開,里面是一方金邊黑底的陽刻印章,上書“少府監營造”幾個字。
何書辦捧著盒子在每個幾案前略停一下,讓人看清楚。每個幾案的人都伸著脖子看。
看完一圈,沈大亮說道:“今日天色不早,先到這里吧。各位明日請早,長史管鵬為諸位詳細解說競標事宜。”說完,沈大亮和裴涪陵離席而去。
來的人多,城里的酒肆就人滿為患。街道上摩肩接踵地好似過年。刺史的宴席散了,參會的各家代表又渴又餓。
前文里提到的胖子和男子又在翡翠閣相聚,其他的席位上坐著另外三個俊秀青年。
一名穿嫩粉色圓領逍遙襟的青年咂一口酒,說道:““沈大亮可真會打算盤,把我們全都拉進這個局。””
另一個繡著大朵牡丹的襕衫青年說道:“到底是西平王府,如果我們不合作,只怕沈大亮會找你我麻煩。這次我家表叔推說生病沒來,就被沈大亮拿了去,打了二十板子,罰沒八十石糧食才放出來。”
胖子把筷子一放先開了口:“那方金印你們怎么看?”
“你想要啊?”對面的男子也不抬頭,語氣有些戲謔。
“我是怕有人坐不住,壞了我們的事”胖子一臉委屈。
“孝賢兄好糊涂啊”,旁邊的綠衣箭袖青年給胖子斟滿酒,說道:“賣糧是兩家老祖宗定下的。要是真有人不開眼,膽敢壞咱們的事。老祖宗自有章法。”
“而且,”綠衣箭袖青年抬頭對其余兩位說:“沈大亮這個沒根腳的,到處拿人。這叫擾民,遲早是要治罪的。”
“聽說營造西平王府的錢糧已經在路上了,光糧食就有一百多車。”小胖子掩飾不住臉上的擔憂。
“怕什么,燒了就是了。”對面的男子還是自顧自地吃喝。
二更時分,兩匹馬前后奔出涼州府城,往京城方向而去。
“母妃,母妃。”二皇子著急忙慌的進了綺芳宮。劉貴妃聽到這么忙急的聲音也嚇了一跳,趕忙迎出來。
直到二皇子看到了劉貴妃才自覺失儀站住腳步,揮揮手讓眾人退出去。劉貴妃點點頭,侍候的宦官和侍女們才紛紛退出殿去。
“母妃,你可知道少府監給了宋弘毅一方金印?持此印者可以參與少府監諸多工程?”二皇子面色焦急,額頭上滲出了細小的汗珠。
“嗨!”劉貴妃懸著的心終于能放下了。“我當是什么事兒呢。上次宋弘毅那小子送來札子,自愿放棄今年的爵祿,只要一方金印。你那時候不是缺銀子嗎,為娘就答應他了。反正少府監那么些活計,撿些邊邊角角的給他們就是。”
“哎呀我的娘啊!如今三弟也知道這個事兒啦。少府監向來由母親掌管。若是那金印落到三弟手中,少府監的事恐怕就由不得母親啦。”二皇子急道。
劉貴妃一聽也有點兒慌,“不能吧?那金印確實能夠參與少府監工程。但是給他們什么活兒還是為娘說了算啊。”
“哎呀我的娘!”二皇子拍了下大腿,“娘啊,若是三弟拿著金印找你要修造皇陵這樣的大工程,母親是給還是不給?如果不給,三弟必然會將此事鬧到朝堂上。到時候就不是萬把兩銀子的事情了。”
劉貴妃一聽就慌了神,幾欲暈倒。二皇子一把扶住,又是掐人中,又是拿袖子扇風,徹底亂了手腳。
劉貴妃穩住心神,一把揪住二皇子的衣襟,“那為娘現在收回那顆金印如何?”
二皇子不敢再刺激母親,輕聲說:“母親制印的時候已經稟報過父皇。現在再想收回來只怕困難重重。你要如何向父皇解釋?”
“不過母親莫急。”二皇子趕緊解釋:“老四那邊開出的規矩是凡中標者,跡優者得。咱們花錢,把他王府營造的項目買下來就是。”
“啊!”劉貴妃失聲道:“那可是不少錢啊!”
“母親,花錢免災,如今已是最好的辦法了!”
“哎呦我的天啊!”劉貴妃痛哭失聲,“可恨的小賊,怎么不去死!”
二皇子撲上堵住母親的嘴巴,又輕聲說:“母親小聲些!”
劉貴妃撲在兒子胸前哭起來。
本來三日的說明會沒想到延續到了十五。沈大亮每日里迎來送往忙得不可開交。只是這個情況讓沈大亮頗為意外。莫非各豪門大戶真的能看上這區區王府營造的幾兩碎銀?
沈大亮對各家豪族的心思洞若觀火。短須男子的謀劃除了能夠賺些錢外還能摸清各家的態度。在涼州這一畝三分地上,沒有他們的支持,自己恐怕是寸步難行。
說明會召開前,涼州城內糧價漲了兩成,這已經充分表明各家的態度。按理說,三天的說明會一完,各家也算是給足了顏面,就該四散而去了。
但是都沒走,各家代表不僅沒有離去,還挨個上門請教個中機怡,真是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