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是漢武帝劉徹之后,左右西漢政權的關鍵性人物,若非漢昭帝劉弗陵的成熟穩重和明辨是非,西漢的歷史將會改寫,紈绔皇帝劉賀不一定會被拉下馬,有文帝遺風的漢宣帝劉病己也不一定能順利上臺執政,整個西漢后期的歷史走向將出現重大的轉折,那么,大將軍霍光到底碰到什么樣的波折,又是如何幸免于難的呢?
事情是這樣的:昭帝是武帝的小兒子,即位時才8歲,按漢武帝劉徹臨終的部署,由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四人共同輔政,而實際上是由霍光掌握重權,并頻頻限制桑弘羊等輔政大臣的弄權枉法和封爵加賜,引發了他們的不滿。
根據史料的記載,雙方的梁子是這樣結下的:昭帝劉弗陵登基不久,輔佐朝政一年多的金日磾病逝,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艄馀c同為輔政大臣的金日磾和上官桀都有聯姻關系,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了霍光長女為妻,生有一女上官氏,兩家結為姻親,關系密切,每當霍光休假外出或沐浴時,上官桀經常代替他處理國家政務。始元四年(前83年),昭帝年十二歲,鄠邑長公主為其選皇后,上官安打算讓年僅六歲的女兒上官氏入主后宮,遭到霍光反對,上官安與鄂邑長公主的情夫丁外人關系要好,轉而通過公主成功實現目的,立女上官氏為皇后(即上官皇后),自己則因親升為車騎將軍,封桑樂侯。上官家族為了回報鄂邑長公主,想將丁外人封為列侯(東漢代高祖劉邦有規定,非列侯不能娶公主),被霍光以“無功不得封侯”駁回?;艄獯饲坝衷啻巫柚股瞎偌易迤渌H戚封官,雙方因而結怨,成為政敵。同時御史大夫桑弘羊自恃功高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絕,且二人的政治主張有嚴重分歧,因而桑弘羊怨恨霍光。再由于漢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因為沒有被立為皇帝,也心存怨恨,于是這幾股政治勢力就暫時聯合起來,試圖殺死霍光,廢掉劉弗陵。
而據史書記載,公元前80年,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結燕王劉旦,企圖誣陷輔政大臣霍光,被15歲的漢昭帝識破陰謀,果斷決定支持霍光,由此而保住了帝位。據《資治通鑒》原文記載是這樣的:“書奏,帝不肯下。明旦,光聞之,止畫室中不入。上問“‘大將軍安在?’左將軍對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馊?,免冠、頓謝罪。上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將軍之廣明都郎,近耳;調校尉以來,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將軍為非,不須校尉。是時帝年十四,尚書、左右皆驚?!?
栽贓陷害的伎倆被漢昭帝識破后,這幾個政治勢力仍然不死心,還企圖通過武力手段來推翻昭帝和霍光的統治。元鳳元年(前80年)九月,他們計劃由長公主設宴邀請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將霍光殺掉,廢除漢昭帝。鄂邑長公主門下的稻田使者(管理稻田租稅的官員)燕倉知道了他們的陰謀,向大司農楊敞(司馬遷之婿)告發,楊敞卻素來小心謹慎,并沒有上奏檢舉,只是裝病臥床在家了。燕倉又把這事告訴了諫大夫杜延年,杜延年上奏檢舉。于是昭帝、霍光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劃。昭帝、霍光于是在這一政變未發動之前,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長公主、燕王劉旦自知不得赦免,先后自殺身亡,九歲的上官皇后因為年紀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未被廢黜。
內亂平定后,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不但霍光權傾朝野,“威震海內”,他的兒子霍禹、侄孫霍云還是統率宮衛郎官的中郎將,霍云的弟弟霍山官任奉車都尉侍中,兩個女婿分別擔任東宮和西宮的衛尉,掌管整個皇宮的警衛,堂兄弟、親戚也都擔任了朝廷的重要職位,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遍布西漢朝廷的龐大的勢力網。至此,霍光已經成為當時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形成了霍氏家族一家獨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