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掛
忽然有一種不祥之兆,他站在吉利大廈十樓辦公室窗前,看著冬日里霧蒙蒙的天空,一下想起了路橋的那個黃昏,在李家大隊村頭,他跟一頭牛發生了對峙。那是一頭重達千斤的牛,9歲的他身體單薄,想要騎上大老牛,理直氣壯,剛剛向爸爸宣布他不再上學了。
就是說,他不準備完成學業,要從小學三年級退學。原因很簡單,他生氣。走進路橋小學的第一天,他就想退學了,看著女老師站在講臺上,教一屋子小屁孩“波、坡、摸、佛”,他當時以為“波坡”是個人,老師教他們“摸佛”。這可不行,佛是用來燒香敬拜的,怎么能摸呢?
李書福剛上學就生氣。
那是個黃昏,夕陽掛在天邊,云彩紅艷艷的,晚霞像是想要火燒路橋。李書福的心好熱,決定退學那一刻,他比第一天上學時還要熱血沸騰。李書福總跟別人不一樣。
人總是要生氣的,沒有人喜歡生氣,可讓人生氣的事兒躲也躲不過。三年級,就是那天班長掉了一顆牙,語文老師不上課了,帶著全班同學到操場上去尋找那顆牙。班長是副縣長的兒子,女老師的愛人剛從信訪辦調去給分管文教衛的副縣長做秘書,將來有可能到教育局當局長。
班長掉的是上牙,按照傳統,上牙掉了要埋進土里,下牙掉了扔到屋頂上。女老師幫副縣長的兒子在操場上找到了那顆牙,興致勃勃地幫班長把大門牙埋進操場邊上的土里,還要全班同學鼓掌,像是預先慶祝將來土里會長出一顆跟野花斗艷的大板牙。
他受不了,隱忍著。李書福沒有抱怨爸爸不是副縣長,爸爸是李家大隊第7小隊的副隊長,也算走在了進步的路上。他沒鼓掌,拿著手里的鉛筆狠狠地扎了一下腿,扎破了,褲子上戳出了一個洞,才知道上學是會流血的。
想奶奶,奶奶懂他,愛他,奶奶要是在,他準會跟奶奶說這事兒。奶奶說他生下來5天后才睜開眼睛,第一個看見的是奶奶。媽媽沒有奶水,只能喂他米湯,小米粥上面浮著一層米油,奶奶說米油好,有營養,喝米油的娃兒長得快。
他長得不快,兩歲多了才會走路,卻總是跑。媽媽不讓他跑,怕他摔掉才長出來的兩顆門牙,別的牙都不急著出來,有點怪。奶奶說不怪,沒說牙,說他愛跑,誰家兩三歲的小娃要是四平八穩地走路,一定會嚇死個人。
他愛跑,第一次溜出家門,一下子就跑進了魚塘。離家不遠有一個魚塘,差點把他給淹死。幸虧父親路過,看見魚塘里有個小娃在水里撲騰,定睛一看是他,就把他給撈了上來,撿起一根樹杈使勁抽他的屁股。
樹杈上帶刺,把他的屁股扎出了血,一躺下就疼,他就趴在床上,看星星。窗外的月亮好亮,天上有好多星星在向他眨眼,他也對星星眨眼睛。奶奶來了,拿著一塊月牙糖,一種用大米做成月牙狀的糖塊,他嘗了一口,好甜。
舍不得吃完,他把糖悄悄藏在了身子下的衣服里,不知道糖會化的,醒來的時候月牙糖沒有了,他就哇哇大哭。奶奶聽到后進屋來,撫摸著他的頭說:“月牙糖去星星里了,月牙糖的家在星星里。”他問:“奶奶,月牙糖怎么住在星星里呀?”奶奶說:“月牙還沒長大呀!長大了的月牙會變成星星,向愛她的人眨眼睛。”
奶奶說會再給他月牙糖,他就不哭了。炎熱的夏天,奶奶的頭上戴著一塊方巾,不想讓人看到頭發。過了些日子,奶奶忽然不見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哭著喊奶奶。他知道奶奶去了哪兒,奶奶去給他拿糖了。他仰望星空,下決心長大后要去星星里,奶奶就在那兒,那里還有他的月牙糖。
后來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奶奶剪掉了一縷頭發,給他換來了月牙糖。不久后奶奶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好像很多事他都比別人知道得晚一些,可他比別人想得多,記住了天空,種進了夢里。這件事,他不曾跟任何人提起過。在黑暗中能看到滿天繁星,陽光下不是沒有星星,是看不見。后來才知道,人被蒙住眼睛是走不了直線的,他瞪大眼睛專抄近路,飛一般地向前。
長大后的一天,他看見了賣月牙糖的貨郎,挑著兩個籮筐來到村里吆喝著賣糖。籮筐上面搭塊板,板上撒著米糖,可以用錢買,1分錢、2分錢、5分錢都可以,也可以用東西換,鴨毛、雞毛、橘子皮都行,甚至可以用頭發。他知道了,奶奶就是剪掉頭發給他換來了月牙糖,李書福憤怒地低著頭猛沖過去,一頭把貨郎給撞進了魚塘,只見魚塘上面漂滿了鴨毛、雞毛,還有好多橘子皮。
貨郎不會游泳,在魚塘里撲騰著大口喝水。父親看到了,拿著棍子想要打他,他跑得快。父親撈出了貨郎,當年被評上“五好社員”,黃曲鄉人民公社獎給了父親一個洗臉盆。那時候不允許做小買賣,那個貨郎是黃巖縣教育局的,做買賣有些日子了。老實的父親沒有舉報那個人,全家人都高興得不行,李書福還沒上學就給家里賺到了一個洗臉盆,比他爸爸的“五好社員”獎狀更實惠,這也是李書福的一個秘密。
沒有秘密的是大地,春天里油菜花還沒開,田野里呈現出一片鮮嫩的綠色。再過些日子油菜花就開了,能看見蝴蝶在遼闊的花海飛舞。春雷大聲響過以后,春筍會從地里露出尖來,牛角大的根莖藏在土里,像是土地的精靈探出頭來打量這個世界,根莖很快就會見天日的,被路橋人給挖出來吃掉。
小時候家里窮,不僅味覺被遮蔽,視覺里的色彩也都是大自然賞賜的。“很快就可以吃到春筍了,咱媽還藏著臘肉呢,過年的時候沒舍得吃完。”大哥說。二哥一下子就給揭穿了,大聲說:“大哥,沒有了!前幾天咱爸帶著你悄悄把臘肉給賣了,你以為我不知道?三弟,你吃不到臘肉炒春筍了!”
李書福知道,是大哥幫爸爸一起挑起了這個家。他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李書福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懸在了半空,他變得非常謹慎。大哥像父親一樣,是個不愛說話悶頭做事的人。二哥手巧,家里什么東西壞了都是他修好的。小弟被家里人寵愛,誰家的小兒子不是個寶貝疙瘩。他好像天生尷尬,從小就學會了隱忍,總覺得自己是家里多張嘴吃飯的人,變得特別害羞。沒有小弟的時候,他是家里最受寵的那個,老四來了,他一下子就被忽略了。
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一張年畫貼在門上,貼在了門里邊,家里忽然有了喜慶的顏色,他馬上表現出歡喜的樣子,像是在肯定爸爸的壯舉。爸爸看都沒看他,帶著大哥出去倒騰房檐下的臘肉了,小弟騎在爸爸的脖子上,去聞臘肉的香味。二哥蹲在院子里修理掉了把兒的鋤頭,他關上門看年畫。
年畫上是一個騎著牛的胖娃娃,胖娃娃的臉蛋紅艷艷,騎在牛背上吹笛子。從沒見過這樣的胖娃娃,李家大隊的男孩一個個都跟蠟人似的面黃肌瘦,更沒見過這樣雄壯又肥碩的牛,生產隊的牛一個個都苦大仇深的樣子。
只有一頭不知因何吃得肥壯的牛。牛也有牛運吧,這頭牛不知怎的就受到了呵護,能吃到最好的飼料,干生產隊大隊長指派的活兒。李書福蓄謀良久,想要騎上這頭牛,他骨子里就是個浪漫的人,喜歡浪漫的事兒。可是,他沒有笛子,爸爸不可能花錢買個笛子讓他騎在牛上吹。
這頭壯牛曾經頂死過生產隊的一頭倔驢,拖著沉重的身子一閃掉進了池塘。一閃有可能輝煌,也可能毀滅。火柴在快滅的時候總會一閃,他把一盒火柴一根根地點著,看火柴最后的一閃。爸爸拿著根棍子追著他打,他跑得快,只要跑得夠快,就能少挨一次打。
生產隊的大隊長在大喇叭里喊,叫社員們趕快去池塘拉牛。他正爬到一棵樹上掏鳥蛋,聽到喇叭聲握著鳥蛋從樹上跳下來,快步跑向池塘,用眼神給社員們加油。大隊會計的兒子發現了他手里的鳥蛋,一下就給搶走了,說要上繳給大隊保管。
李書福要像年畫上一樣騎牛,反正宣告退學了,他以為只要提出了主張就可以去做,他從小就有這種想法,不知道這想法是幫了他還是害了他。他總是有想法,沒有想法就不是李書福了。
面對這頭壯牛,他忽然想到萬一沒騎上去,再被大壯牛給頂了,把他傻乎乎地掛在牛犄角上,讓人看見算是騎上了還是沒騎上?也是長大后才知道,有一個詞叫“圖騰”,掛起來讓人看。他可不想讓牛犄角掛起來讓人看,不好看,也不好玩。
爸爸來到村頭,手里拿著棍子,一看就是要跟他討論一下退學的事兒。李書福大口喘著粗氣,兩只眼睛瞪著壯牛。父親知道了他想干什么,大聲說:“老三,你真的不上學了?想騎大老牛?真不知道你那腦袋瓜子里想什么!回家!不想上學了就跟我種地!”爸爸一直認為上學是件無可奈何的事,與其說是把孩子送到學校學知識,不如說是關在學校里集體飼養,到了能下地的年齡趕緊回來種地。
爸爸轉身走了,不想在夕陽下把他給打哭了吧。他看著爸爸的背影,一下就想起老師說的《背影》,老師說馬上就要講到《背影》了,他卻退學了。他不知道什么是“背影”,后來知道了,老師說的是朱自清關于父親的散文。“長大后不知道《背影》你會很孤獨的,沒辦法在社會立足!”老師追出教室在他身后大聲說。
他不知道何謂“社會”,也不懂什么叫“立足”,有人就有社會,有腳怎么就不能立足呢?而且,上學幾天后才知道,“波坡”從來沒有“摸佛”,老師教的是漢語拼音,是他想多了。
李書福打小營養不良,沒有媽媽期望的高,沒有爸爸希望的壯。可他有靈性,像一個有魔法的人,能夠把有夢想的人給吸到一塊兒,拖著夢的影子前行。他是一個孤獨的奮勇者,有人說,孤獨是最高級的自由。李書福是自由的,他一直很自由,還喜歡寫詩,要求不高,押韻就行,常有神來之筆炸裂在字里行間。
他考進了路橋中學(當然,他又回到了學校),念完初中又考進了路橋高中尖子班。開學的第一堂課是歷史,歷史老師信誓旦旦地宣布掌握了真理,戴著又大又厚近視眼鏡教歷史的男老師,想要考一考路橋中學的優等生。
“站在路橋的夜幕下,你抬頭看見了天上的一顆星星。”老師扶了一下眼鏡,環視了一下教室說,“隨便一顆星星,不必確定是哪顆,浩瀚的宇宙里星星太多了,比撒哈拉沙漠的沙子還多!你只要隨便選定一顆就行了,請回答,你看見的星星還在不在?”
神經病,老師才是怪獸。李書福在判斷老師得了什么病,最有可能的是甲亢,因為歷史老師總是瞪著凸出來的眼球。李家大隊會計的老婆就得了甲亢,每天鼓溜著兩個大眼球出來嚇人,像一條會游走的金魚,有人說是在到處找水,找油水。
他聽不懂什么叫“油水”,撈過油水的人一聽就懂了。班里50個精英學子面面相覷,不知道歷史老師要干嗎,是不是受了歷史的刺激?全路橋每250個初中畢業生,只有一個能考上路橋中學的高中,他在這個數字里。
數字不好聽卻是事實,太多好聽的都不是事實。歷史老師把歷史課給上成了天體課,未來3年的學習任務是考大學,沒人關心天外的事。“不費你們的腦袋瓜子了!”老師大聲宣告他掌握的真理,說,“我可以確定地告訴大家,你看到的那顆星星已經不在了!世界上最快的是光,你看到的那顆星星,走了一萬年才到了地球讓你看見,一萬年前就消失了!”
李書福生氣了,站起來大聲說:“老師,你說得不對!世界上最快的不是光,是心!心在一瞬間就可以到達想到達的地方!光無法穿越黑洞,星星永遠在,只是你沒有看到!”
后來,他結婚生子有了兒子,給兒子起的名字就叫星星,李星星。星星有個姐姐叫李藝。李書福有藝術情懷,夢想成為一個攝影家。李書福有正反兩面,正面是企業家,轉身就是一個詩人。
歷史老師扶了一下厚厚的鏡片,低頭看著花名冊,從第一排左數第三個找到了他的名字,然后站在講臺上盯著他的臉說:“李書福?我警告你,你別老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你見過黑洞嗎?我看你就是黑洞!你想要吞噬路橋莘莘學子未來的光芒?你給我坐下!現在我們復習一下初中的歷史課,誰能告訴我,中國歷史上最短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考上路橋高中的第一天,他又不想上了。退學是他的一種習慣,還經常冒出一些雷人的話來,把很多人的耳朵都給聽抽抽了。有人崇拜搞“星鏈計劃”的馬斯克,不接受也要造衛星的李書福。沒人想到李書福真就造出來了衛星。
2021年12月15日這一天,李書福要上天,媒體一定會鋪天蓋地報道,李書福上天了!
當然,是吉利GeeSAT(未來出行星座)衛星上天,一共兩顆,是雙子星,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上天。李書福看了一眼表,9點59分,距發射還有一分鐘。
他有點激動,隱忍著,守規矩,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過完年,3月份要去北京開兩會,他有新的提案要寫,沒去酒泉。新冠疫情很嚴重,他站在窗前看著天空,等待好消息,千萬不能出差錯。多少年了,只要他一動媒體和汽車界都會動,此刻多少人都在盯著這場衛星發射。
保守的英國人發明了蒸汽機,嚴謹的德國人發明了汽車,美國成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李書福也來造汽車,不是越造越神,如果沒有沃爾沃,吉利汽車恐怕早已銷聲匿跡了。這就是現實,對或不對都用實力說話,真理不在舌尖,真理在刀鋒上。這個懵懂少年長大后與其說一再驚動世界,不如說是一直驚了自己。李書福像跳躍的音符,不在和諧里。
依據中華傳統的浪漫表達,騎牛牧童的年畫進了尋常百姓家,到了20世紀90年代,牧童騎牛年畫被到處可見的“斷臂維納斯”取代了。1998年在一次中國汽車高峰論壇年會上,一位中國汽車界大佬對吉利汽車發表高見說:“吉利看著像汽車,有殘缺。”這讓汽車業的同行很舒服,沒人想到有一天吉利汽車會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李書福無論做哪行,都跟這個行業好像不在一個時空里。當他決定造衛星的時候,公司名稱叫“時空道宇”,瞄向了浩瀚的宇宙。2015年國家明確了支持航天領域向民營企業開放,2018年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李書福親自出任董事長,邀請青年科學家王洋擔任CEO。
時空道宇在上海成立了研究總院,建立了西安、南京和武漢三個研發中心,在廣州和青島組建了兩大運營總部,設立了北京商務中心,把衛星超級工廠設在了路橋。很多地方政府想讓李書福把造超級衛星的工廠設在他們那里,都被李書福拒絕了,開出什么樣的條件他都不去,就是要放在臺州,而且在路橋,這是對故鄉的回報。
造衛星不比造汽車,汽車有一兩萬個零部件,衛星是十萬起,大衛星多達幾十萬個零部件。時空道宇2018年成立,第二年完成了首發雙星原型設計,經過復雜的各項鑒定實驗和測試,投產正機,歡欣鼓舞地等待發射升空。不料新冠疫情來了,用于發射衛星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等了一年。
從今天開始,2021年12月15日,天上該多了一顆星。不,是兩顆,懸掛在天上,白天是看不見的,除非是巨星從天上掉下來,拖著長長的火焰。吉利GeeSAT雙子星在浩瀚的太空,就像飄在天上的兩朵花,有人說是蒲公英飛上了天,他認為是太陽花。
吉利發射自己的衛星,像當初造汽車一樣,又該有人打怪了。這個世界,每天都有感覺超好和感覺超不好的人,放聲歌唱或大聲叫嚷的人。人生就是這樣,有的人是一條直線,像火箭載著衛星一飛沖天;有的人像高爾夫球,一桿下去在空中劃出一條曲線,進洞或者掉進沙坑;有的人就沒有線,沒點著火或沒打著球。
沒點著火火箭就升不了天,沒打著球球就進不了洞,甚至掉不進倒霉的坑。老師說了,他絕對是個瘋子,多年以前就是,現在更瘋了,要往天上放衛星。從某種意義上,“李書福”和“吉利”已經無法分割,是李書福造就了吉利,還是吉利成就了李書福,歷史終會有答案的。
時空道宇的CEO王洋,此刻正心潮澎湃地坐在20基地。20基地是中國航天人的術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被稱作20基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被稱作27基地。馬上要進入60秒倒計時,點火發射,快舟一號,一定夠快。王洋知道,李書福做什么都快,總能抓住什么,思緒敏捷,出手極快,像閃電。李書福就是閃電,造冰箱把造冰箱的給閃著了,造摩托車把造摩托車的給晃倒了,造汽車把造汽車的給弄暈了。
放衛星,好像地上hold不住李書福了,必須上天去閃爍一下。
天空很大,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讓太空變得擁擠,李書福也來了。這個從路橋走出來的小鎮青年,就像游戲里的怪獸,他干哪行就是哪行里的“怪獸”。
其實是他在打怪,干哪行把哪行都給攪個天翻地覆。他是掙到了錢,掙到大錢以后去到北京,沒有沿著長安街買套四合院,而是拿出5000萬捐獻給了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他愛故鄉,給臺州慈善協會捐錢,臺州每遇到自然災害他總是捐錢捐物。但其實,他很少回故鄉,故鄉早已遙不可及。李書福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住校,一直到高中。李家大隊改叫李家村,后來又叫李家洋村了,他不得空回家,更別說跟村民打交道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李書福,他是一個喜歡獨來獨往的人,跑回路橋造汽車,沒想到吉利出資修建的路白修了,有幾個村子要給拆了。李書福讓有些人生氣,父親手里拿著根棍子等他回家,要打斷他的腿。父親是一個要面子的人,聽說有幾個村子要被拆了造汽車,有人不愿意,這讓父親很沒面子,所以把李書福揍一頓很有必要。
今天以后,吉利GeeSAT衛星懸浮在天上,創立智慧出行。這還只是開始,他還要把太陽能、風能變成液體存貯起來。包括甲醇汽車,改變世界溫室氣候,這對全人類意義重大。
空蕩蕩的天空,低氣壓把云給壓了下來,西湖起霧了,掩住了斷橋,彌漫,眼前很彌漫。今天的太陽還是那樣大,也可能小了些,冬天的太陽會離地球遠一些。他有一個驚奇的發現,冬天的太陽會從北屋的窗口升起來,讓他好不驚訝。他總能在尋常中“發現”,一直以為太陽不可能照到北面的窗戶,冬天的太陽竟然照到了。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點火!”
王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發出口令,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帶著吉利GeeSAT衛星點火升空!全國很多媒體都在等待消息,爭著第一時間發布新聞。上海、西安、南京、廣州、青島、北京和路橋時空道宇的人都準備好了慶祝,依照航天人的傳統要放煙花,各地公安局都特批了燃放煙花的手續。
手機振動起來,李書福的手機總是調到靜音模式,他以為是王洋打來的,奮戰3年,向董事長匯報好消息來了。
不是王洋,是一個記者打來的,老朋友。他接聽了,聽到老朋友上來就劈頭蓋臉地問:“書福董事長,你有什么看法?”
“我有什么看法?”他重復了一句,這是媒體問他最多的問題,早就習慣了,他笑笑說,“吉利就是要與科技融合造汽車,走科技創新之路。”想起來了,這個記者在K12被叫停以后開始關注職業教育,又補充了一句,“包括教育,專業要與職業掛鉤,藝術要與科技融合。”
“牛!你真牛!”記者毫不客氣,大聲說,“您的那兩顆衛星沒上去,掉下來了!”
心里咯噔了一下,怪不得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呢。快舟一號甲升空了,沒能進入預定軌道,就是說沒有把吉利GeeSAT兩顆衛星送上天!
李書福嘆了口氣。吉利發射自己的衛星,本來想勵志,結果是“雷人”。衛星沒上去,把他給送上去了,不上也得上,被懸掛在那里,不定被某些人怎樣嘲弄呢。從造汽車開始他就習慣了被群毆,再多一次毒打又何妨。
吉利衛星掉下來了,射出個寂寞。
新華社在第一時間向全球發出快訊:“12月15日消息,酒泉12月15日10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GeeSAT雙星商業航天發射任務,火箭飛行異常,發射任務失敗。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