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麥禾在家玩火,外公因救火喪生,她在驚駭中逃跑,出了車禍。
車禍讓她身上的骨頭斷了六、七處,昏迷了十多天,醒來以后人傻掉了,非說自己讀小學二年級,醫生說可能是車禍造成的記憶混亂,也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需要再觀察,她在醫院住了很長時間,每天不僅要與疼痛對抗,還要應付前來盤問的警察,一開始她不懂,慢慢才明白警察是要確認火災時她的精神狀態。
她們都說,她還是個孩子,玩火玩出意外,自己也差點沒命,教訓吃了就算了,人生路還長,不能背上沉重的負擔。母親用一張精神鑒定報告解決了一切,無人追究她的責任,人禍被家人默契地埋成隱秘,她很輕易地被原諒,正常生活、學習、就業、戀愛、結婚、生孩子,每一步都不掉隊,直到仇然語焉不詳地敲打她。
所以,他是知道了嗎?
他在怕什么?怕她也把他燒死?
仇然這樣對她,但凡她軟弱一點,肯定就被嚇死了,她應該乖乖聽話,遵循他的說法,換證離婚,重新開始。
可是,麥禾不甘心,那件事過去十六年了,她現在的生活就是重新開始過后一點點掙來的,為什么又要重新開始?她不想重新開始,這一路走過來的辛苦與煎熬,她不想再去重復,而且,她已經開始擔憂這是不是永無止境的循環?是老天爺給她的最極致的懲罰……
麥禾砸碎了一個杯子。
杯子碎裂時,她變了眼神。
不能再逃避了,她得去面對。
女兒睡下后,麥禾打開柜子,翻出還沒拆包裝的新杯子,給自己煮了一大壺菊花茶,泡了苦瓜一起喝,飄逸杯剩下的半杯茶湯本來是澄黃的,浸入的苦瓜讓茶湯在視覺上變綠了,麥禾往杯子里注入溫水,苦瓜片隨著水流沖入而震蕩,搖搖晃晃,仿佛活過來一樣。
她喝半杯茶飲,火氣降下去不少,腦子也清醒了許多。
仇然是在她出現幻覺那晚下定決心離婚的,麥禾回憶起那晚的幻覺——那些飛旋的八破畫,下午買海鮮的時候,她看到個八破畫盤子,盤子里的畫也會飛,她在店里努力保持鎮靜,可要是不抵抗呢?放任自己的幻覺,最終會發生什么?
她想用“以毒攻毒”的法子試一試。
電腦圖片瀏覽模式下,或扁長、或瘦高的畫卷一幅緊鄰一幅排滿屏幕,麥禾點開其中一幅放大查看。
《諸暨三賢八破圖》,圖片右側有詳情說明:
“作品將楊維楨、陳洪綬、王冕三人作品以錦灰堆的方式重構,圖中有書法、山水、人物,且每張作品都用了不同技法力求還原,雖為工筆,又區別于傳統框架,作品趣味十足。”
麥禾聚精會神地默讀文字,毫無征兆的,她的左耳旁響起一聲呼喚。
“小禾……”
帶著些許回音,那聲音清晰得仿佛有人貼著她的耳朵在叫她,麥禾整個背弓起來,汗毛倒豎!
她不敢動,屏住呼吸,用力將視線朝左肩后方瞥,但她是人類,不是蟲子,視野極限只有180°,決看不到身后。
麥禾不動,但那聲音卻在動,響在麥禾的右耳之畔。
她猛地甩頭看向右肩后方,右側是窗戶,窗簾未拉,她看到了玻璃上自己的投影,嚇出一聲尖叫。
其實,那聲音并不恐怖,反而是輕松愉悅的語調,有點嬌嫩,聽起來就像是青春無敵的少女在廣袤無垠的地方呼喚一個親熱的朋友。
麥禾的身體都嚇軟了,她雙臂支撐桌面,抱住腦袋,屏住呼吸。那聲音還會來嗎?她等了許久,終于等到了新的呼喚,不過,聲音是從兒童房內傳出來的,是女兒在叫她。
女兒的聲音帶著哭腔,麥禾不知道發生了什么,跌跌撞撞跑出去。
甜歌發燒了,38.6°。
麥禾給她喂了退燒藥,可是十分鐘不到,甜歌就連藥帶未完全消化的晚餐全吐了,孩子因為受驚,啜泣不止。
麥禾給甜歌換衣服,覺得女兒身上滾燙,火球一樣,她又給女兒量了一次體溫,38.7°,體溫非但沒降,還升高了一點,麥禾心里急,時間那么短,恐怕退燒藥不能見效,但藥又不敢再喂,擔心高熱引發更嚴重的驚厥反應,她叫來車,背著女兒去醫院就診。
深更半夜打車出門,麥禾很警惕,她偷偷觀察快車司機,見他大半夜還戴著帽子,心里發慌,于是,她抓起手機,放在耳邊,對著“假想”的丈夫說話。
“我出來了,嗯,還有幾個號到我們?嗯,快了,你就在門口等,不要出來接我們,別過號了。”
麥禾假裝打電話時,瞥見甜歌滿臉菜色,她覺得自己又慘又荒唐。
見車子沒有偏離導航規定路線,一步步接近目的地,麥禾放了心,她凝視女兒,發現昏睡中的女兒沒辦法緊閉眼睛,馬路上的監控抓拍照片,強烈閃光下,她看到女兒露出一道白縫隙的眼眸,看起來就跟撞邪一樣。
“不怕,媽媽在,甜歌不怕,媽媽把壞東西都打走。”
麥禾抱住女兒,在她耳邊呢喃,看到醫院的急診樓,她叫醒女兒,把媽咪包背好,雙手把住女兒腋下,用力撐了一把,讓甜歌跨坐在她腿上,等車一停,她丟下一句,線上付,果斷推門下車,女兒貼著她的前胸,碩大的背包在后背上,她瘦削的身板像不夠豪華的漢堡包里夾著的一片薄薄的午餐肉。
在醫院折騰了一個多小時,采血、采便,最終得到的結論是感冒,醫生說,最近諾如病毒爆發,不少幼兒園的孩子都中招了。
“是感冒嗎?可是,她一直吐,還拉肚子,燒好像退了一點,醫生,會不會是腸胃炎?”
“請假休息吧,不要再去幼兒園了,給你開的藥,吃三天,這幾天,飲食清淡些,大概三、四天就能好了。”
“哦,好,蝦是不是不能吃了?”
“暫時不吃,對了,海鮮不要生吃,尤其是貝類。諾如病毒可以寄生在貝殼里,家里要是有大人感染,也會傳染給小孩的。”
麥禾連連點頭,見她一個人帶孩子看病,模樣狼狽,女醫生的眼神很是同情。
回家的路上,麥禾故技重施,假裝她的“丈夫”正在家里照顧另一個小孩,她還假模假式地叮囑“他”,把給女兒準備的粥再燉一下。
她很會表演,因為很會想象,一邊說話,腦海里就一邊構出圖樣——仇然穿著圍裙在廚房忙碌,他的懷里甚至還有一個不足半歲的小嬰兒,這樣的想象,甚至在放下電話后依然沒有停下,她想象自己的生活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孩子們圍繞她奔跑,一個個長大了。
折騰了一夜,麥禾幾乎沒睡,一大早,她打電話給甜歌的班主任馮蓓蓓,說女兒病了,需要請假幾天。
“昨晚掛了急診,醫生懷疑是諾如病毒,諾如是傳染的,老師是不是要在群里提醒一下其他孩子的家長?要是有生病的,就別往幼兒園送了,會交叉感染的。”
“哦,那甜歌好好休息吧,我暫時還沒有接到其他家長請假的電話。”
“只有我們家一個請假嗎?”
“是的,孩子們都已經來上學了,甜歌媽媽,諾如是要化驗確診的吧?你們確診了嗎?”
“那倒沒有,醫生說沒必要化驗。”
“這樣啊。”
“會不會是昨天在幼兒園吃壞東西了?會不會是貝類沒煮熟?”
“那沒有哦,昨天幼兒園的美食節活動沒有安排海鮮,孩子們學做了面食,但是后來吃的面食并不是孩子自己做的那一批,您放心,我們幼兒園對食品安全很重視,昨天到校參觀的伙委都給了很高的評價。”
“可是,昨天甜歌說她吃了蝦餅。”
“甜歌媽媽,昨天中餐吃的是雞翅、蛋羹還有西蘭花,你可以查一下每周菜譜。”
“知道了,反正我就是告知學校一聲,孩子暫時不去學校了,等好了再去。”
麥禾帶著不滿的情緒掛斷電話,她覺得老師是怕擔責任,才一個勁地撇清,喂女兒吃飯時,麥禾再度和甜歌確認情況。
“寶寶,昨天中午在幼兒園是不是吃海鮮了?”
甜歌點點頭,她還在病中,臉色泛黃,看起來沒有平時機靈,麥禾摸摸她的腦門,燒是徹底退下去了,她總算放下心來。
“吃貝殼了嗎?”
“沒有,海魚叔叔給了我四塊蝦餅,我分了兩塊給美寶,媽媽,我做得好不好?”
麥禾覺得不對勁,她反問道:“海魚叔叔?你在哪里碰見的海魚叔叔?”
“幼兒園呀,海魚叔叔戴了白色的帽子,帽子好高呀,海魚叔叔好帥呀。”
“只有你有蝦餅嗎?其他小朋友有沒有?”
“只有我有,海魚叔叔最喜歡我了。”
甜歌咯咯笑起來,孩子的靈氣再次浮現在她的臉上,她會如此快樂,是因為有了被偏愛的感覺,可是麥禾卻笑不出來。
那個賣海鮮的男人為什么要這么做?
他是個變態嗎?又不是在他店里,沒有她的監督,他怎么能單獨接近她的女兒?
他們確實認識,但也僅限于認識,她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麥禾越想越覺得恐怖,她放下碗,板起臉對甜歌說:“以后不許這樣,不許吃陌生人給的食物。”
“可是,海魚叔叔是我的朋友呀。”。
“甜歌,媽媽不許你再吃他給的東西,聽到沒有?!”
甜歌覺得委屈,可憐巴巴地望著媽媽,麥禾怕嚇到她,陪著小心又說:“熟食店里的東西我們都不吃,不干凈,你有想吃的東西,告訴媽媽,媽媽給你做。”
“可是以前媽媽說海魚叔叔做的魚餅真好吃呀。”
海魚叔叔叫久了,女兒是真把那男人當朋友了,麥禾當即決定再不光顧那家店,等女兒身體好了返園以后,她也要跟馮老師講清楚,不允許別人接近她女兒,如果這樣,他還敢亂來,她一定要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