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劉伯溫死?
- 大明:我在定遠一手遮天
- 春分三色
- 2095字
- 2025-01-27 19:30:00
朱桓在京城待了整整三個月,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已是四月。
自從與劉伯溫和胡惟庸之事傳開后,他的名聲如日中天,成為了京城中炙手可熱的風云人物,許多達官貴人紛紛前來請教算命,期待從這位年輕的神算子那里獲得一些指引與啟示。
朱桓心中暗自感慨,自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變成了京城中備受矚目的存在。
這其中固然有他聰明才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劉伯溫的聲望與威望為他鋪就了道路,每當想起劉伯溫,朱桓總會感到一陣敬仰。
他知道,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說服劉伯溫一同前往定遠縣,協助自己管理這片封地,以便更好地為百姓服務。
四月的陽光透過京城的云朵灑落大地,空氣中透著一絲溫暖的氣息。朱桓在自己的小院中,望著院外盛開的花朵,心中思緒萬千。
然而,朱桓的心思并不在這些繁華與榮耀上,他的目標始終是劉伯溫。
經過三個月的觀察與接觸,朱桓逐漸了解到劉伯溫的長處以及他在朝中的地位。
雖然劉伯溫已年過六旬,但他才智過人,若能招攬到手,定能幫助朱桓在定遠縣的治理上大展宏圖。
然而,朱桓心中隱隱感到危險的氣息,尤其是對于胡惟庸這個權臣的忌憚。
按照史書的記載,劉伯溫將在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去世,而傳聞中更是有他死于胡惟庸之毒的說法。
朱桓意識到,自己必須盡快與劉伯溫會面,讓其知曉這個陰謀的真相,才能有效保護他,也為定遠縣的未來鋪平道路。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朱桓與劉伯溫在京城的街頭相遇。
朱桓靈機一動,決定再以算命的身份接近他,思量片刻,便在街頭擺起了算命攤位。
他的算命方法飽含智慧,吸引了不少圍觀者,而劉伯溫作為一名深諳奇門遁甲之道的大才子,自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年輕人,你算命的本領頗為高超,不妨再為我算上一卦。”劉伯溫微微一笑,走上前來。
朱桓心中一陣激動,但面上卻保持著鎮定,隨即開始為劉伯溫占卜。
他認真觀察著劉伯溫的面相,心中暗自推演,最終緩緩說道:“劉伯,您即將面臨一場巨大的考驗,前方暗流涌動,若不加以留意,恐怕會遭遇不測。”
劉伯溫眉頭微微皺起,顯得頗為沉重,心中暗自思索:“小子說的并非空穴來風,或許他知道一些我所未曾察覺的隱患。”
“胡惟庸,胡相,他在朝中權勢滔天,若不小心被他盯上,后果將不堪設想。”朱桓繼續引導,心中暗自慶幸自己這個話題是個切入口。
“你所說的我自是明白,但在朝堂之上,我難以避開他,如今皇上避我,近他。”劉伯溫嘆息道。
“若您能暫時隱退,尋得一個安穩之地,便能保全性命。”朱桓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抓住機會繼續道,“在定遠縣之地,那里風景優美,百姓安寧,若您愿意前往,定能安享晚年。”
劉伯溫微微一愣:“你怎么會有如此想法?”
朱桓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得意:“因為天機不可泄露,以您的智慧與經驗,定能為定遠帶來生機。”
“但我總覺得這樣做太過冒險,萬一胡惟庸有所察覺,恐怕我以及家人難以逃脫。”劉伯溫思索道,心中雖然渴望安寧,但對于未知的恐懼也讓他猶豫不決。
“胡惟庸的權勢雖大,但貧道自會為您打下保護傘。”朱桓心中一緊,思量片刻,決定進一步深挖下去,“貧道會安排好一切,誠意伯待時而動,即可。”
劉伯溫眼中閃過一絲欣賞,意識到朱桓雖年輕卻胸有成竹,心中漸漸放下了戒備:“若真是如此,我倒是愿意聽聽你的計劃。”
朱桓見劉伯溫的態度有所松動,便趁熱打鐵,掐指一算,繼續道:“而只需再等上幾日便可,在此期間,您與平日里大可一樣,直到十七日晚,你再來此處訓貧道即可。”
劉伯溫沉吟片刻,最終點頭:“好,我便信你一回。”
朱桓心中一陣激動,終于達成了初步的共識。
不過,他也清楚,前方的路途并不平坦,胡惟庸的想法絕不會甘心就此罷休。他必須盡快行動,找到胡惟庸的手段,以保證劉伯溫的安全。
接下來的幾天,朱桓便開始著手調查胡惟庸的動向。
他利用自己在京城算命所積累的人脈,四處打聽關于胡惟庸的消息,試圖尋找蛛絲馬跡。
終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朱桓得知胡惟庸與一位權臣勾結,正在暗中籌劃一場針對劉伯溫的陰謀。
他們準備通過下毒的手段,借此除掉劉伯溫,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勢。
朱桓心中一震,意識到時間緊迫,若不盡快采取行動,后果將不堪設想。他連忙將這一消息告知劉伯溫,劉伯溫聽后神情凝重,嚴肅道:“既然你已知曉,那當下該當如何?”
朱桓點頭,心中已然有了打算。
他想到了一個周密的計劃,既能保護劉伯溫,又能讓胡惟庸的陰謀無處遁形。
他說道:“誠意伯可假裝因病重,在家中臥床養病,貧道派人前來‘貍貓換太子’待其明日下毒致死后,安排真身前往定遠,直接去侯府即可。”
“好,我就相信你的安排,可那我的家人呢?”劉伯溫的語氣中透出一絲堅定,“你定要做到萬無一失。”
朱桓立即開始行動,安排好明日劉伯溫的隱秘出行,以及出殯后,讓其家人稱以“家主已去,移居定遠”。同時,他在京城內找了一個相貌與劉伯溫相似的人,準備將其換上劉伯溫的身份,以便掩人耳目。
第二日傍晚,劉伯溫被人秘密帶到定遠侯府里,當他見到朱桓那一刻,所有的疑問都付出了水面。
朱桓面對劉伯溫,對其躬身道:“恭喜劉伯脫離苦海,為我定遠之地奉獻自己的才能。”
劉伯溫微微一愣,隨后鎮定,似乎對朱桓的提議早已知曉,但隨即露出一絲欣賞的神情:“你能有這樣的想法,實屬難得,可我年紀已高,恐怕難以負擔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