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詩詞大會(四)
- 大明:我在定遠一手遮天
- 春分三色
- 2025字
- 2025-01-19 19:33:00
對于許多在場之人而言,這三千五百兩黃金并不僅僅是財富,更是一種從未想象過的榮華富貴。
尋常百姓家,一年僅有十兩左右的銀子開銷,而十兩銀子才抵得上一兩黃金。
三千五百兩黃金,這筆財富,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子子孫孫享用不盡。
“咳、咳!”朱桓清了清嗓子,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胸中已有詩意涌動。
他并未急于動手,而是沉吟片刻,迅速狂草寫下。
“星河燦爛映湖光,山水交融夜未央。月下吟詩情難盡,千秋才子共文章?!毙爝_緩緩道出朱桓在桌上所寫的。
這詩一出,廳內瞬間寂靜,唯有微風輕拂而過,帶動簾幕輕輕顫動。
眾才子一時無言,仿佛被詩中意境深深吸引,只覺湖光月影、星河燦爛皆在眼前。
徐達微微頷首,面露贊賞之色,“好,好詩!”
就連李善長看到后,也不禁說道,“確是好詩!”
這時李祺面露難看之色,也不禁贊道:“果然是非凡之作!”
而那年輕女子,微微一笑,眼中滿是贊許。
她未曾想到,這位公子的才情竟如此卓絕,似乎在這京城的詩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臨安公主在簾幕后輕聲贊嘆,雖未能親見其人,卻對朱桓的風采心生向往。
詩會在朱桓的一首佳作中,再次掀起高潮。
在詩詞大會的喧鬧中,一片低聲交談聲中傳來贊賞的聲音:“這詩句竟如此美妙!這位公子的詩詞一出,恐怕這詩詞大會的第一輪頭名非他莫屬了?!?
四周的人紛紛議論著,曾經那些出名的才子們此刻都沉默不語,方才是他們在起哄,現在再開口,恐怕只會自取其辱。
單憑徐達和李善長的言語來看,朱桓的這首詩早已超越了他們的期望。
突然,某個角落傳來質疑之聲:“不對!你方才與那位女子言語,定是你們二人商議好后,故意演的一出好戲?!?
不知是誰挑起了這個話題,其他才子們紛紛附和:“對,確實如此,你們定是早有準備?!?
面對質疑,朱桓淡然一笑,“說你們傻,是真的傻!且不論我是否準備充分,但即便如此,又有什么不妥?詩詞大會可曾規定必須現場創作,不得預先準備?若無此規,何來怪罪我之理?真是可笑!”
眾人稍作思慮,似乎發覺確實如此。這時,徐達三人緩緩站起,“咳咳!這位才子說的在理,這第一輪便是他所得,諸位可有異議?”徐達三人自知無此規矩,只能順應朱桓之言。徐達話音一落,現場一片寂靜,顯然大家都認同朱桓的詩奪得了第一名。
“少爺!太傅說您奪得了這第一輪的頭名!”見才在一旁贊譽朱桓。屏風后的臨安公主對著奴婢青桔吩咐道:“青桔,你代我去看看,此人是誰,無名之人竟能奪得第一輪的頭名!”
第一輪結束后,現場的才子們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激發了他們的斗志。三輪二勝,只要奪得第二輪和第三輪的頭名,依然有機會贏得三千五百兩的黃金。
徐達宣布道:“這第一輪頭名已出,接下來便是第二輪,由我定下題目。第二輪的題目便是關于抱負之意?!贝搜砸怀觯抛觽兯坪踉缬蓄A料,并不感到意外。
對于朱桓來說,關于抱負的詩句他背誦了不少,但這是大明朝,相關的詩句也并不少。
眾人聽到題目后,紛紛坐下,開始磨墨。約莫過了半刻鐘,有人寫出了詩句,但更多的才子則猶豫不決,因為他們明白,如果此輪再失利,便真正失去了此次詩詞大會的良機。
“你們看,青云公子作好詩詞了!”有人注意到青云示意徐達三人。
其他才子紛紛圍攏而來,但只有那些已被徐達三人鑒賞過的詩句,其余未被登記的都不能離開桌面,害怕被人抄襲。
青云公子的詩句被二皇子欣賞道:“朝霞映照志高飛,踏遍千山不覺疲。懷揣壯志心如鐵,敢問何懼路遙歸?!?
二皇子評價道:“這詩表達了追求理想的堅定信念,描繪了在廣闊天地中不怕艱辛、勇敢前行的豪情!算是一篇好詩?!?
徐達和李善長只是微微點頭,未作評論。
然而其他才子注意到了這個細微的變化:“難道青云公子的詩句都不能得到二老的高度評價?”未示意完成的才子們竊竊私語。
“既然如此,那我等何必再猶豫?”“我作好了!”“我也作好了!”閣樓里頓時此起彼伏,才子們紛紛示意徐達三人。
然而,這一圈下來,并未有讓徐達三人動容的詩句。
“青桔,情況如何?”臨安公主詢問道。
“公主,除了方才青云公子的詩詞得到少許贊賞之外,其余人并無起色。”青桔回答道。
就在這時,凌霄和李祺的也示意已經作好了。
在詩詞大會的第二輪中,題目定為“抱負”,才子們紛紛下筆,場面一時熱鬧非凡。
徐達與李善長交換了一個深邃的眼神,似乎在無聲中達成了某種共識。
徐達緩緩朝李祺走去,而李善長則向凌霄公子走去。
這一幕讓二皇子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隨誰而行都顯得不妥。
不久,兩首詩呈現于眾人面前。
凌霄公子的詩作描繪了一幅乘風破浪的景象:“乘風破浪逐夢航,心隨云影伴天翔。不畏千難成大器,豪情滿懷向未來?!?
這首詩通過“乘風破浪”這一意象,生動地展現了在逐夢過程中無畏挑戰的精神,字里行間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與此同時,李祺公子的詩也不甘示弱:“青云之上任我行,志在千里不言停。奮斗歲月磨礪志,千秋偉業共此生?!?
這首詩通過描繪在“青云之上”的遨游,展現了在奮斗中磨礪意志、堅守信念的堅定決心,洋溢著追求偉大理想的勇氣與豪情。
這兩首詩在意境與情感上皆不相上下,令人難以分出高下,徐達與李善長的評價顯得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