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定遠商會開業
書名: 大明:我在定遠一手遮天作者名: 春分三色本章字數: 2052字更新時間: 2024-08-17 18:11:35
陳安趕忙回稟:“大人,按照您的吩咐,士卒們已經開始每日的訓練。雖然有些艱難,但都在努力,訓練進展順利?!?
朱桓微微點頭,雖然身體還未完全康復,但心中總算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知道,軍營的訓練對于未來至關重要,這不僅是強軍之本,更是護定遠縣之策。
他靠在床頭,目光堅定地望向窗外,心中默默想著未來的計劃。
這一場軍營的建設,只是他宏大謀略中的一部分。
朱桓自從來到,成為定遠縣的縣太爺以來,忙得不可開交。
他不僅要處理繁雜的縣務,還要兼顧制鹽的生產,籌劃定遠商會的成立,甚至還要為城防和軍營的建設費心思。
最近幾天,他更是忙得腳不沾地,幾乎沒有時間去縣衙了解縣里的具體事務。
今日,他抽出時間,決定親自前往縣衙看看情況。
朱桓與見才二人一同前往,一路上,朱桓心里想著,縣里應該積累了不少問題等待處理。
然而,當他到達縣衙,仔細翻閱了公文和報告之后,卻發現最近并沒有什么重大事件發生。
最大的事不過是有鄉民上報天氣干旱,擔心影響秋收,希望縣府能提前做好準備。
雖然暫時沒有什么棘手的大事需要處理,但朱桓并未感到輕松,反而更加憂慮起來。
因為他發現,縣府的倉庫在上次為救濟百姓拿出大批糧食后,幾乎已是空空如也,而縣府的賬上也沒有多余的銀兩可供支配。
面對即將到來的收成危機,縣里倉庫里的儲備幾乎無法應對,更別提接下來還要發放官員和士卒的俸祿了。
朱桓站在倉庫門口,心里頓感煩惱至極。
他思索良久,覺得無論如何必須盡快解決資金問題,否則不僅會影響官員和士卒的俸祿發放,還可能動搖他在縣里的威信。
想至此,他一時情急,猛然抬腳狠狠地踢了倉庫的大門,只聽“砰”的一聲,大門震得發出巨響。
見才見狀,連忙上前勸道:“大人,您何故如此動怒?”
朱桓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焦躁,搖了搖頭道:“無事,只是這縣里的財政現狀,實在是讓人頭疼。”
朱桓知道,事情不能拖下去了,得馬上想辦法籌措資金。
于是,他帶著見才回到縣衙,隨即命見才去召縣丞宋翰林來府中商議對策。
“見才,你去將宋縣丞請來。
“是,大人?!薄?
不一會兒,縣丞宋翰林趕到了朱桓的府上。他雖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但做事還算穩重老練,在縣中也是德高望重。
朱桓對他也很是倚重,宋翰林進門后,見朱桓眉頭緊鎖,便知事情非同小可,于是他也不敢怠慢,簡單行了個禮后,便站在一旁靜候指示。
朱桓略一沉吟,開口問道:“宋縣丞,定遠商會的事宜進展如何?”
宋翰林答道:“回大人,商會的籌備已經基本完成,所有細節都已敲定,明日即可正式開業。只是,不知大人打算讓商會經營何物?”
朱桓聞言,心中略有放松,但旋即又面色凝重地說道:“明日,你務必去請城中的富商王志和一同參加商會的開業儀式,并邀請定遠縣所有的富商前來觀禮。至于商會經營何物,明日自會知曉?!?
宋翰林見朱桓胸有成竹,便恭敬地答道:“是,大人。既然如此,下官這就去準備,明日一早便去邀請王志和等人。”
“好,辛苦你了?!敝旎更c點頭,目送宋翰林離去。
等到宋翰林離開后,朱桓獨自坐在書房里,細細盤算起明日的安排來。
作為知縣,他深知資金的匱乏對一個地方的治理意味著什么。
而現在,唯一的出路便是通過定遠商會的細鹽,盡快賺取一筆可觀的收入,以解燃眉之急。
翌日,天剛蒙蒙亮,朱桓便已整裝待發。
城中那些富商,他們更是將此次商會開業視為一次重要的商業機會。
朱桓與宋明山一同來到商會,只見會場布置得井井有條,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中央展臺上的那一堆晶瑩剔透的細鹽。
“諸位鄉紳,諸位商賈,”朱桓站在展臺前,朗聲說道,“今日承蒙各位抬愛,前來參加商會開業?!?
王志和等富商陸續而至,見朱桓親自迎接,不禁面露驚訝。
朱桓高興地與眾人寒暄,言語間顯得格外親切,似乎與眾友相交甚深。
朱桓站在商會二樓的窗前,俯視著樓下熙熙攘攘的百姓人群,心中卻是波瀾不驚。
他清楚,今天的這一幕,正是他幾日前精心策劃的結果。
商會外,聚集了百余名百姓,他們衣衫襤褸,面色肅然,但眼神中卻透出一種隱忍的期待。
就在幾日前,朱桓在書房內密謀了一場看似簡單卻極為關鍵的事情。
他知道,定遠縣的百姓生活困苦,食鹽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奢侈品。、
尤其是那種精細的鹽,平日里只有皇家貴族及富貴人家才能用得起,尋常百姓別說品嘗,連見都難得一見。
而朱桓,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決定利用這一機會為自己的商會開業造勢。
朱桓讓忠心的見才在深夜時分,趁著人們熟睡之際,派見才悄悄地將他親手寫好的宣傳報撒在了城中各處。
清晨的街道上往往會有一些早起的貧苦百姓,外出干活時,他們定會拾起地上的每一張紙張。
也許看不懂字,但總會有懂字之人,然后將消息在開業到來之前散播出去。
果然,第二天清晨,定遠縣的大街小巷都在傳揚著一個消息——定遠商會即將開業,屆時會有上百斤細鹽低價出售。
這個消息像一陣風,迅速地傳遍了整個定遠縣。
百姓們雖然半信半疑,但更多的是心懷僥幸,畢竟這商會的主人乃是縣府的朱桓大人,他們心中不禁想著:“若真有這樣的好事,為何不去一探究竟?”
當日一早,頃刻間,大批百姓便涌向了定遠商會門外,等待著揭曉真相。
此時,站在二樓的朱桓,見到樓下的百姓隊伍已經排成了長蛇,朱桓立即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