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林輔神色凝重地說道:“外公,此次文武試至關重要,我必須抓住機會嶄露頭角。”
老帝師張珣輕撫胡須,目光深邃:“殿下,切不可操之過急,需謀定而后動。此次文武試,各方勢力皆虎視眈眈,您既要展現出卓越的才能,又要防備他人的陰謀詭計。”
林輔微微點頭,緊蹙眉頭:“我明白,那太子與三皇子如今勢如水火,我們正好可坐收漁利。只是,也得防著他們聯手對付我。”
張珣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不錯,殿下。您需在比試中充分發揮平日所學,展現出您的文韜武略。對于太子,他根基深厚,不可輕易與之正面沖突;對于三皇子,此人陰狠狡詐,亦要小心提防。切莫被他們的爭斗牽扯過多,保持自身的冷靜與清醒最為重要。”
林輔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外公放心,我定不會讓您失望。我會把握好分寸,找準時機,一鳴驚人。”
第二日,文武試的場地設在皇宮的演武場,旌旗飄揚,氣氛肅穆。陽光灑在金黃色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皇帝高坐于看臺之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的皇子和眾考生。
比試開始,首先是文試。題目一出,乃是關于治國理政、軍事戰略以及民生經濟等方面的難題。只見太子林宇劍眉微揚,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略作思考,便提筆疾書。他的筆觸流暢,字跡剛勁有力,答案條理清晰,引經據典,盡顯其博學多才和高遠的見識。
三皇子林潛則是面色陰沉,緊咬嘴唇,一雙三角眼中透著焦慮和急切。他絞盡腦汁,試圖用一些新奇的觀點出奇制勝,可那慌亂的神態卻暴露出他的心虛。
四皇子林輔倒是顯得沉穩許多,他目光專注,神色平靜,不時微微瞇起眼睛,仿佛在思索著最佳的答案。書寫時,他的字體工整,思路清晰,看似中規中矩,實則暗藏心機。
文試結束,緊接著便是武試。騎馬射箭場上,駿馬奔騰,塵土飛揚。
太子林宇身著華麗的騎裝,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間透著英氣。他騎術精湛,駕馭著駿馬如疾風般飛馳,拉弓如滿月,箭無虛發,引得眾人喝彩,盡顯王者風范。
三皇子林潛身材瘦小,眼神陰鷙,透著一股狠勁。他騎在馬上,動作略顯僵硬,拼命拉弓射箭,雖拼盡全力,卻仍有偏差,但其兇狠的表情仿佛要將箭靶撕裂。
四皇子林輔則是面帶微笑,看似溫和無害,卻又透著一絲難以捉摸。他騎術嫻熟,射箭時動作流暢,每一箭都射中靶心,看似輕松,卻讓人覺得他深不可測。
劍術比拼環節,太子劍法凌厲,招式多變,應對自如,猶如蛟龍出海,氣勢磅礴。
三皇子劍法陰狠,招招致命,每一劍都帶著濃濃的殺意,仿佛與對手有著不共戴天之仇。
四皇子林輔的劍術則剛柔并濟,攻防有序,看似平和,卻在關鍵時刻能出其不意,給對手致命一擊。
就在眾人都以為比試將順利結束之時,突然出現了意外。三皇子的兵器在與對手激烈交鋒的關鍵時刻竟然斷裂,對手的劍直逼而來,他頓時陷入了極度危險之中。
太子林宇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擋開了對手的攻擊。三皇子林潛望著太子,心中五味雜陳,有感激,也有不甘。
最終,比試結果揭曉,太子林宇綜合成績依然出眾,其文試的見解深刻獨到,武試的表現英勇非凡;四皇子林輔也表現不俗,文試的回答嚴謹周全,武試發揮穩定;而三皇子林潛雖有波折,但在關鍵時刻也展現出了一定的實力和應變能力。
皇帝望著臺下的眾皇子,心中已有了定奪。他站起身來,聲音洪亮地宣布:“此次文武試,太子林宇表現卓越,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朕特封其為副將,樓蘭王爺林墨領兵15萬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