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受箓
- 重建雷霆都司從伐山破廟開始
- 鶴卿居士
- 2434字
- 2024-08-06 18:01:45
幻境緩緩消散,三人坐在古松下。
持洹皺眉:“即使被削弱,也不是很好對付,特調局就不用太多說,至少現在還沒有對付神祗的勢力,而我只有部分神力,精衛剛剛蘇醒,您只是部分分靈。”
持洹嘆了口氣:“如若說只是拖住祂甚至說擊傷祂,我們紙面上的實力自然能做到,但徹底擊殺,還要從長計議,至少要有個完善的計劃。”
馬元帥笑了笑,隨后講起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
“五通神,善變換身形,一身幻術爐火純青,亦可驅使香火傷人,手段千變萬化。”
“不過作為鬼物成神,自然也有害怕的東西,比如雷霆,火焰,法師不用太過擔心。”
持洹聞言挑了挑眉,自己與馬元帥都是驅雷馳電的好手,而精衛更是有著本命神火,這樣一想似乎自己這一邊勝算很大。
“如此我們只剩下了一個問題,馬元帥能否追查到五通神究竟身在何處?”持洹撣了撣道袍,終于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自無不可。”
持洹聞言一笑:“事不宜遲,我即刻通知特調局,用千里眼來幫助元帥,如此一來,咱們可以給他來個夜襲。”
馬元帥搖了搖頭:“法師莫急,在此之前,你還需要做一件事情。”
“何事?”
“受箓。”
.......................................
星辰點綴著深邃的蒼穹,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道觀的青石板路上。
古樸的殿堂在夜色中更顯莊重,檐角飛翹,彷佛要乘風而起,卻又被沉重的歷史感牢牢釘在地面。
大殿內法壇林立,持洹將各式各樣的法器一一擺放整齊,身影在燈火下顯得格外肅穆。
“可以了。”
撫平法衣上的褶皺,持洹微微點頭,隨即他身旁的馬元帥便化作一道靈光沒入那屬于自己的神像中,恢弘的聲音在殿內回蕩。
“敬禮諸神,今有正一派清微門下弟子持洹,道力充沛,通曉經典。”
“是以德行具備,今請天尊下目,授予箓牒,謹請三官大帝,監察考核。”
馬元帥話音剛落,大殿內那屬于三官大帝的神像便射出一道神光落在了持換身上,隨后緩緩消散。
成為道士后,之后的善惡獎懲便不再歸屬于地府,而是由三官大帝評判,如今的景象便代表著持洹通過了考核,擁有了授予箓牒的資格。
見此,持洹緩緩入靜,上香,發爐,青煙裊裊。
隨后便是出官。
“謹出臣身中五體真官功曹吏、治病功曹、左右官使者、陰陽剛風騎置驛馬上章吏、官各二人出儀。”
“功曹使者、將軍吏兵悉還中宮,各復金堂玉室,須臣后召,復出奉行,一如故事。”
一時間煙氣彌漫大殿,從中走出十人立于持洹身邊,持節持杖,持劍持傘,莊嚴肅穆,隨后又化作神光返回持洹體內。
見此,持洹松了口氣,因事出緊急馬元帥布置的儀軌十分簡陋,度師,監度師,保舉師,護箓,護戒都沒有,甚至將很多儀式給刪減掉了。
但能成功出官復官,就代表著這次受箓的儀式眾天尊覺得沒什么問題。
隨后持洹拿出準備好的符箓,口中念念有詞:“太上行,何皇皇,吏兵羅,列有次,行符從箓千里光,千鬼萬神不敢當,急急如律令。”
絲絲耗光從符箓上顯現,持洹將其放在法壇之上,口念神咒。
“此眾將官當隨法旨,護佑身形。”
“吾若行山林之中,為辟斥虎狼毒蟲。”
持洹身上神光一顯。
“若行江淮,辟斥風波。”
“若行城營里城,辟斥惡劣人口舌。”
“若行疾病之中,當令災消禍散”
“若入軍陣之中,辟斥白刃。”
身上每有一道神光顯現,便代表著持洹召請來的神將們會庇佑他免遭此難,這也是必要的環節。
“吏兵扶衛,一使如法,急急如生官考鬼律令。”
話音一落,持洹身上神光已然明亮,如同套上了層層護盾。
隨后在大殿中央的三清神像顯露光芒,一道泛著雷霆的神光射入持洹的泥丸宮內。
霎時間持洹身形一變。
身著寬大的道袍,衣擺隨風飄逸,衣襟上繡著云龍飛鳳,腰間系著玉質流蘇,步履間叮當作響,手持玉制笏板,一輪明亮的月華閃爍于腦后。
持洹緩緩睜眼,一絲雷光流轉,眼睛深邃明亮。
“原來,這就是受箓。”
持洹大手一揮,身上神異消散,但細微觀察下皮膚仍透著一層淡淡的玉光。
之前找回神性,接受洗練蛻凡的是持洹的靈魂。
這次受箓過后,是真真正正的在天庭上有了官職,雖說不如遠古時期那種先天神祗,但持洹不再是肉體凡胎。
內視己身,很快持洹泥丸宮內浮現出一道復雜的符箓,赫然是這次所受的箓職,而在這道符箓之下,馬元帥真形符熠熠生輝。
【檢測到宿主受箓儀式完畢】
【檢測到宿主箓職:太上正一盟威經箓】
持洹朝著殿內諸多神像深深一拜,隨后聽到耳邊傳來馬元帥那威嚴的聲音。
“持洹,我且問你,何為道士。”
持洹正斟酌著,忽然覺得眼前一黑,周遭景色大變。
何為道士...
持洹眼前景象不斷變換。
他看到有道士,為除妖滅怪匆匆來匆匆去,風塵仆仆,奔波忙碌,眼中卻光彩熠熠。
看到有道士長居山中廟宇,為山下村落守夜,十年如一日,無人知曉,也無人稱贊,直到他與侵擾村落的妖怪同歸于盡,綻放出此生最璀璨的光華,村中眾人才知曉自己有人守護。
看到了前世的自己,燒香打坐,接待香客,于人來人往中坐觀蕓蕓眾生。
何為道士?
在神州,作為道士,不參與人間俗世,只管轄妖邪鬼神之事,既超然于世外,又深入紅塵眾生。
所做這一切,也不過是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不受各種邪祟侵擾。
這是神州成立特調局的目的,也是如今自己的職務與義務。
而積累功德,求取長生,也是道士的常態。
持洹思索著。
道士,本就是人行道事,順應天道大勢之人。
如今的大勢乃是神代復蘇,順應大勢應是否該坐視不管,高坐于人世之上靜觀妖魔作亂。
是否該一心求取大道,只為追求長生不死。
持洹搖了搖頭。
不對,這不是所謂的順應大勢,想要順應大勢,首先要知曉本心。
首先持洹想到了道經里說的無為,雖然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但又有些差別。
又想到了儒家的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隨后又搖了搖頭,或許之前的洹有這樣的宏愿,但如今的自己還遠沒有如此大的心胸。
自己只想管眼前之事,然后安安穩穩的生活下去。
想著想著,持洹不由得笑了起來,原來到最后自己的愿望不過是想要個平穩的生活。
而道士這個稱謂自己是否能算作道士,持洹也從來沒放在心上
揮了揮手,將眼前的幻境打散,持洹緩緩開口。
“道士?道士這個稱謂不過是個尿壺,有用的時候拿出來用用,沒用的時候就丟在一邊。”
“行道奉道,淡泊名利,除妖衛道的人都能稱作道士。”
“我覺得我是個道士,那我就是個道士,靈官還何須問我何為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