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一)回憶父親1
- 半生追憶
- 挑燈看劍虎
- 2103字
- 2024-08-02 18:42:37
幾十年一瞬間,記得父親在世的時候,我還不太懂事,但從小到大,沒記得父親打過我,我雖然不懂事,他卻總是鼓勵我,我不記得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只有一張小學畢業證照片,但我想我應該很可愛,不然父親怎么從來都是那么喜歡和寵愛我呢。父親三十九周歲去世,那年我十五周歲,也就是說,我們爺倆今生今世只有十幾年的交集,并且還有幾年的時間我不記得,也就是說他留給我的記憶也就十年多一點的時間。
他很平凡,生在普通農家,以前的日子雖然很窮,但爺爺奶奶們卻都很能干,特別是繁衍后代,很多都是姊妹兄弟一大幫。父親也不例外姊妹兄弟六個,他排行老五,下面還有一個妹妹,也就是我的小姑,小姑是和我大伯家的大哥同年生的,奶奶和大兒媳婦同年分娩,輩分差一輩。我記事的時候小姑也已長大,只是還沒出嫁,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大姑二姑三姑都已經成家立業,大伯家也已經是兒女成群。父親那個時候已經是民辦教師了。但他穿的衣服卻總是舊軍裝,記憶里最多的就是他穿著沒有領章帽徽的舊軍裝的樣子。他是在我出生之前當了兵。他讀過初中,當時在家里算個有學歷的,69年的兵,和我舅舅在一個部隊,舅舅是68年的兵,小學文化,幾年后提了干,父親當了五年兵,復員了,父親不是文藝兵,卻是部隊基層文藝宣傳隊骨干,他會吹笛子,拉二胡,還寫的一手好毛筆字,當了五年兵,比一般的義務兵多兩年,應該是因為他的才華,部隊需要他,沒有提干,應該是因為他的正直,不會交際,我有時候甚至在想,如果他是個女文藝兵,可能就回不來了吧。
但是,黨還是需要他這種正直的人,他在部隊入了黨。復員回村之后,大隊就讓他當了小隊長,全村一千多口人,分為七個小隊,我家在五隊,他是五隊的隊長,男女老少一百七八十口人,也相當于連級干部了吧。那時候是集體,還沒有包產到戶,分派下地干活都是小隊長安排,記工分,他把部隊的管理用在了小隊,那個時候人們都沒有積極性,干多干少無關緊要,掙夠工分就行。父親卻非常認真,看到在地頭歇時間長的,消極怠工的就批一頓,扣公分,看到娘們們扎堆坐在一起納鞋底也批一頓,扣公分,男人們還不好意思反駁,只是暗地里罵,娘們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張嘴就罵,他還氣的不得了:你們這幫娘們兒,啥素質,你們看看部隊的女兵是啥樣子,把你們送到部隊上,幾天就老實了。
娘們們一聽罵的更歡了:我說劉隊長,你這么厲害,部隊咋不要你了呢,你這么厲害咋不找個部隊上的媳婦呢?幸虧建國他媽不嫌你,不然你就得打光棍,俺沒素質,俺男人可稀罕來,你管的著嗎,你咋這么板呢,怪不得部隊不要你,你就是個傻實誠。
父親正直而且忠厚,他不會耍心眼,總是以誠待人,其實也沒脾氣,只是像那些嬸子大娘們說的那樣,太實誠。記得母親說過,那個時候大小隊干部經常湊一塊兒假公濟私的喝點吃點,父親不能喝酒也從來不湊場,顯得非常另類。還有一次他有幾個同學來我們村的一個伯伯家串門,伯伯把父親叫了去,一般人湊酒局不是拿煙就是拿酒,煙酒不分家嗎,父親卻拿了兩包鈣奶餅干,讓大家吃餅干。這事讓這個伯伯說了很多年,頗有取笑之意。
其實嬸子大娘們雖然罵他,伯伯們雖然取笑他,但都不是真的看不起他,只是知道他為人太實誠,人品卻是正直善良的很。但是母親很要好,很覺得沒面子,說啥也不讓他干這個小隊長了。母親雖然沒文化,年輕時也是十里八村的利索人,結婚前在村里是團支部書記,組織文藝匯演是臺柱子。比父親大三歲,父親對她可好了,啥事都是母親當家。父親不善言辭,愛意都在行為中表達。父親去世后,母親帶著我們弟兄兩個,一直走到如今,當時正直壯年,沒有一點風言風語。大概也是因為父親深沉的愛足以讓她懷念一生,這個世界上只有父親的愛才配得上她。
父親和母親的親事是媒人說和的,媒人也是個老師,在姥爺村里教書,姥爺是村里的貧協主任,民兵連長,兩個人私交甚好,就認了母親為干閨女。父親高高的個子,雖然因為家里窮穿的很普通,但人品端正,透著一股文人的秀氣,骨子里的善良洋溢在臉上,姥爺一眼就相中了。從我的記憶里,姥爺非常的喜歡這個女婿喜歡這個文化人。父親給姥爺寫的字姥爺掛在屋里最顯眼的地方,姥爺在村里處事非常圓滑,和父親的性格截然不同,父親不會巧言話語,姥爺卻偏偏喜歡他,我記憶中每次父親帶著我去姥爺家,姥爺看著父親,眼里滿滿的都是慈祥的愛。他很有眼光,知道這個孩子人好,值得托付。事實證明,老爺子是對的,只是命運不濟,父親英年早逝,這是命,無法預料,也無法抗拒。
父親后來去了縣城的食品廠當了工人,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家里很窮,父親買了一輛洋車,也就是自行車,不是工廠貨,是個人焊接的那種,輪盤比較小,車架也長,沒有后車撐,放下的時候需要用一根木棍在車子中間斜撐住,那個時候叫加重洋車。其實是趕集賣花生豆子之類載重用的,騎著上下班很不好看,但是因為便宜父親才買的。母親虛榮心強,很不喜歡這個加重洋車,每次父親帶著她和我去走親戚,她都會嘟囔著煩氣,可能就像現在的女孩子喜歡寶馬奔馳是一樣的吧。父親也只是默默聽著,從不煩氣,大概是因為他知道這個女人不懂他,但他愛她,卻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只能默默承受吧。后來姥爺跟在部隊上提了干部的舅舅說了這事,舅舅從濰坊給買了一輛泰山牌自行車,母親才高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