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榨花生油
- 從趕海開始的捕魚人生
- 不講道李
- 2085字
- 2025-07-03 22:35:51
“分期付款?”秦浩南一臉疑惑。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吳朗快速回答說道:“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兩個月內(nèi)分三次結清這筆錢。”
秦浩南并未做聲,而是在心里默默想道:這真是海洋研究院的人嗎,怎么買條白化老虎斑都得分期付款。
“這下你信了吧。”
眼見他古怪的神情,黃悅桐立馬從兜里掏出了自己的工牌,證明兩人的身份并未作假。
吳朗尷尬一笑解釋說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但我們實驗室的科研經(jīng)費的確很緊張,這個月大部分的錢已經(jīng)投到別的項目上了。”
“吳教授,我明白了。”
秦浩南表示理解,他知道現(xiàn)在搞科研的項目需要向上申請層層審批,當申報完材料發(fā)放所需經(jīng)費時可能都過去好長時間了。
基本上都是用一筆錢來同時辦好幾件事,才能不會影響到項目進度的順利進行。
“好吧,就按你說的分三次付款每次一萬元。”
秦浩南心里感嘆一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他心里想的很簡單,要是不抓緊把這條白化魚給賣出去,興許放在自己手上用不了幾天就得出現(xiàn)問題,到時候萬一生病死掉可就一文不值了。
與其等待尋找新的買家,還不如價格合適的時候趕緊出手省得再找麻煩。
秦浩南連自己都顧不好自己呢,哪還有功夫去伺候一條魚。
看到對面兩人長舒了一口氣,他也趁熱打鐵提出自己的要求并說道:“首先我不認識你們,得給我簽個字據(jù)才行。”
“沒問題。”吳朗點頭答應下來。
“還有就是。”
秦浩南攤開手掌伸向她的面前并說道:“你得把工牌押在我這,萬一沒按時給錢我可沒地方去找你們。”
正巧此時吳朗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他作了個抱歉的手勢便出去接電話了,只留下他們兩人在房間里大眼瞪小眼。
“你...”
黃悅桐面露慍色,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你是不是故意針對我,就為了報復我剛才說的那幾句風涼話?”
“我并不是在針對你。”秦浩南實話實說,“只是想讓我的自身多一份保障。”
就當她還要繼續(xù)爭辯的時候,吳朗推門而入馬上說道:“悅桐把你的工牌給他,院里有事需要我們立刻趕回去。”
導師都發(fā)話了,黃悅桐不滿的跺了幾下腳后也只好將工牌放在了桌子上。
秦浩南順勢插上一句:“麻煩你再寫個欠條。”
黃悅桐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也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在紙上寫好并簽字。
“這下總行了吧!”
秦浩南拿起欠條舉在前方看了看,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行了,你們可以抱著魚缸走了。”
“真是麻煩,還像個大老爺們嘛。”黃悅桐見狀冷哼了一聲。
秦浩南聳聳肩,表示無所謂。
這又不是在玩過家家而是實打?qū)嵉娜f塊錢,要是真出意外自己還能靠這些東西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等到約定好的日子,我會讓黃悅桐提前聯(lián)系你的。”
吳朗很有禮貌的和他握了握手,隨后兩人便合伙抱起魚缸快步離去。
不過讓秦浩南怎么也沒想到的是,黃悅桐走到半路竟然回頭給他豎了個中指嘴里還嘟囔著什么,看口型的意思好像是在說這事沒完。
“這小姑娘,還挺有性格的。”
秦浩南目送兩人離開后,也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用手指輕輕彈了幾下欠條,聽到紙張清脆的聲響后他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雖說這筆三萬元的欠款還沒有進到兜里,但好在這些錢三個月內(nèi)就能順利拿到,只能權當是一筆賣魚的期款了。
......
秦浩南將欠條和工牌一起放在了抽屜內(nèi),確保侄女找不到這個位置后,才馬不停蹄的朝著村里的花生加工油坊走去。
在之前出門接人的時候,秦浩南就看到原本放在東屋的花生袋子少了許多,又聯(lián)想到老媽沒在家便猜到肯定是去榨花生油了。
“媽,我來幫忙了。”
秦浩南走進油坊,就感到一股花生香味撲鼻而來,這種香醇的味道讓他不自覺的多吸了幾口。
秦媽這時正在排隊,看到兒子來了趕忙說道:“你來干什么整得一身上味,我自己很快就弄完了。”
“正好沒事過來看看。”
秦浩南走上前看到老媽只拿來了一小袋花生,有些疑惑的問道:“就榨這么點花生?這點油也不夠咱們家吃啊。”說完便打算回家把花生全都拿來。
“不用拿,就榨這么一點就夠了。”
秦媽趕緊攔住自己兒子,并解釋說道:“中午我把那頭豬上的肥肉全煉成了豬油,足夠咱們家吃上很長時間了。”
秦浩南這才明白怪不得這次榨花生油只弄這么一點,原來是家里還有很多的豬油。
隨后他站在老媽的身旁排隊等待榨油,閑來無事便從袋子里挑了一顆飽滿的花生剝開就往嘴里送。
不過也不敢多吃嘗了幾顆就停下來了,生花生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由于漁村靠海只能種植一些對鹽堿地的適應能力較強的菜,花生這種耐性高的便成為了首選。
當收獲大量的花生時,村里人吃不了只能將它給榨成花生油存放起來。
農(nóng)村的花生油一般是自產(chǎn)的花生米拿到村里油坊進行加工,使用的傳統(tǒng)的純物理壓榨方法制作。
經(jīng)過脫殼,熱炒,壓榨,過濾四道程序制成的食用油。
村里的其他人吃的都差不多,基本上就是豬油和花生油,尤其是自家榨的味道比外面買的香多了。
可能是從小吃到大的緣故,他在外地上班的時候像菜籽油、大豆油之類的反倒是吃不習慣。
至于像城里散播的豬油不健康的傳言,秦浩南也壓根沒當回事。
光自己知道村里吃豬油的老人,活到八九十歲的都大有人在,也從來沒聽說過誰家吃豬油能吃出毛病來的。
很快便輪到了自己,秦浩南幫著母親榨起了油,花生的數(shù)量不多很快就完事了。
娘倆提著兩桶鮮榨的花生油走回家里,正巧碰到了剛打算出門的秦有剛。
“哥,你上哪去?”
“去紅樹林趕海。”
“帶我一個。”秦浩南進屋放下油,便小跑著跟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