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瑋公可有消息傳來?”
劉備觀陳登軍情馳報,心下焦急,將希望系在駐守平安的陳瑀身上。
“淮水隔絕南北消息,眼下不知陳太守軍兵動向,郝萌斥候曾報,吳景攻城時其已派遣哨騎向平安通傳軍情,想必應有動作,只是被大雨耽擱了。”陳珪回應道。
陳瑀前被劉備表任為吳郡太守,其雖為陳珪堂弟,但隸屬揚州治下,與徐州有隔,故而陳珪只稱呼其職守。
“速傳令元龍,令其派遣斥候泅渡淮水,安撫淮陰郝萌兵卒,聯絡公瑋公,請其掩襲吳景、李豐后路;再令元龍想方設法,募集善于泅水之卒,先送一部分兵卒渡過淮水,入城助守。”
劉備看著堂外陰晴難定的天氣,隨即做出部署,略作思索又出口叮囑陳珪道,“淮水洶涌,過于兇險,元龍事關東南全局,告誡他不宜親至險地,親自渡水。”
陳登性情豪烈,常為表率之事,當下淮陰戰局有危,劉備擔心其情急之下有所閃失。
“公祐可有消息傳回?”劉備又問向糜竺。
孫乾被派往許縣半月有余了,眼下也先后與袁術各部交戰十余日,以腳力行程來算,料其此時早已到了許縣。
“并未有消息傳回;許縣距此近千里,以其行程算來,當于數日前就已趕至許縣,眼下沒有消息傳回,當是被雨勢所阻!”糜竺回應著劉備。
“曹孟德遠在洛陽,荀文若坐鎮許縣,動兵大事,二人必要商議,尚需花費時日,即使許縣有所舉動,遲滯袁軍攻勢,此時也為時尚早,當下還需憑借自身之力以抗袁兵,不宜寄望許縣!”
陳群接著糜竺話頭說道。
“長文所說乃是至正之言,眼下還是要靠咱們自己呀!”
即使曹操同意出兵牽制袁術,籌糧動兵,調防布守也需要時間,這一點劉備自然清楚。
但袁術大兵壓境,地廣糧多,而徐州地狹兵寡,州力虛弱,如若戰事僵持日久,徐州相比袁術損失更重。這實在不是劉備想要看到的。
“使君,橋蕤、樂就兩部兵眾,糧草消耗甚多,今雨勢稍歇,道路泥濘,運糧不易,后援難濟,而袁軍兵卒連日屯扎于原野之上,又被張將軍、陳司馬襲擾牽制在側,風吹雨淋,兵士疲敝,不如以攻代守,挑選精兵掩其后路。”
陳珪亦知眼下州內糧草資財匱乏,兵卒戰力疲弱,若與袁術久持,消耗甚大,與徐州日后大局不利,遂欲行以攻代守之策,即使不能擊潰袁軍各部,亦能使袁軍不敢輕動,可減少徐州壓力。
“下邳、取慮、僮國、彭城四地兵馬大部未動,未受風雨,養精蓄銳,此時當可動矣!”
陳珪卻是將此前商議的軍兵布局提前搬了出來。
得知袁術數路進兵侵襲徐州之時,劉備即與陳登、陳宮等人謀劃,定下先守后攻之策。
以關羽駐兵彭城、陳孫守呂縣牽制監視梁綱部,以張飛、高順諸將守取慮、僮國等城與樂就、橋蕤對峙相耗。
而張南等部軍屯兵及一部‘陷陣營’精銳駐守昌慮各地,成廉一部‘陷陣營’精銳與劉備等鎮守下邳,有穩內之意,亦有防備袁術增兵沛國,出擊下邳南線各城,撕開取慮、僮國、夏丘防線之圖。
劉備更有意等梁綱、樂就、橋蕤各部士氣耗盡,戰力衰竭之時,使張南、夏侯博等將出合鄉,入魯國,占據其地;以關羽、毛甘攻蕭縣,取道相縣,繞過梁綱兵鋒,奪取竹邑,斷其歸路。
而后以張飛、王修、秦翊牽制樂就,高順、魏越牽制橋蕤部,自將下邳成廉部精兵,經泗水南下,取道夏丘,繞過橋蕤正面,匯合陳宮等部,奪取虹縣、洨縣,截斷橋蕤后路,將梁綱三部兵馬一舉合圍。
其后以養精蓄銳之兵,將圍內袁兵擊潰,繼而揮師西進,與關羽南北呼應,夾擊蘄縣,將淮南與梁、沛之地隔斷,謀取二郡國之地。將袁術勢力逐出兩地,與其隔淮水對峙,徹底打斷袁術對徐州的覬覦之心。
豈料天公不作美,連日大雨,不僅使州內秋糧損失慘重,道路泥濘難行不說,亦使應敵各部困守城中,讓樂就、橋蕤部肆意橫行,收割不少糧谷,折損了士氣。
更為嚴重的是陳登被阻隔于淮水之北,讓淮陰郝萌陷入困境之中。
“眼下過早暴露意圖,是否有些行險了?!”劉備權衡著陳珪的以攻代守之策。
“樂就、橋蕤未與各部正面接戰,雖有小損,但兵力尚強,士氣尚在,何況二將并非不知兵之人,后路看守甚嚴,雖說運糧艱難,但糧道并未斷絕,何況其割取沿途糧谷充為軍用,眼下并無糧匱之虞。”
“即使合圍,亦難潰敵;再說袁術在壽春、陰淩等地屯有重兵,鐘離處淮水平緩,其若不顧水勢,冒死而來,橋蕤再調頭回返,兩面夾攻,南部防線恐有崩壞之虞。打蛇不成反被蛇咬,似乎不太穩妥......”
當前徐州治下秋糧受損嚴重,日后必有隱患,正可趁袁術來攻之時,將其挫敗,而后奪取梁、沛、魯三地,以擴張自身勢力,緩和今冬明春危急。
若此時過早暴露兵機,刺激了袁術,能否擊潰梁綱等部不說,若使其有所準備,以眼下徐州兵力來看,日后必然更難圖取。
屆時困守一地,以徐州局于東隅之地,何能與各方抗衡?這實在是劉備不愿看到的前景。
何況劉備亦不愿此時將袁術屯駐于淮南的重兵盡數引向自己這一邊,曹操若果然出兵汝南,那樣豈不是白白便宜了他?損己肥彼的事還是少干為好。
陳珪也聽明白了劉備之意,也不再相強,遂取折中之法,說道,“那不若選派少量精兵,擾敵后路,遲滯橋蕤、樂就兩部攻勢,應當不會引敵注意;待天氣晴朗地面干結時,勒令取慮、僮國、夏丘三地與敵接戰,消耗其兵力士氣。”
“如此也好!”劉備緩緩點了點頭,聽從陳珪文火之策。
此時,陳登駐足淮陰北岸渡口,日夜觀察淮水水情,心中焦灼。
見雨勢稍緩,便顧不得腳下奔涌的淮水,募集了數百善于泅水的民夫丁勇,賞以厚利,鼓舞士氣,集結渡口之東,又要行險,泅渡淮水。
而劉備之令尚在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