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勢必鏟除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上海的碼頭上已經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漁民們滿載而歸,新鮮的海貨被迅速運往市場;商船上的水手們忙著卸貨,一箱箱絲綢、茶葉、瓷器被小心翼翼地搬運上岸。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酒樓、茶館、布莊、錢莊應有盡有,吆喝聲、談笑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市井畫卷。
上海的繁榮不僅體現在商業上,文化氛圍也日漸濃厚。書院、戲臺、廟宇一一出現,隨處可見,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戲班子在此演出,吸引了不少觀眾。城中的富商巨賈們也紛紛出資修建園林、書院,以彰顯自己的文化底蘊。
然而,在這片繁榮的背后,卻隱藏著一股不安的暗流。海盜巨盜鄭芝龍,這位縱橫東南沿海的梟雄,早已對上海的繁榮垂涎三尺。他粗暴地劫掠商船,勒索錢財,讓商人們苦不堪言。
鄭芝龍的舉動讓皇帝李杰對此極為不滿,李杰決心要鏟除這個毒瘤,恢復海上的安寧,保持稅收最大化的歸朝廷所有,而不是流入他鄭芝龍的腰包,這是無可爭辯的。
鄭芝龍,小名鄭一官,出身于福建南安,父親是當地縣衙的一名官吏,雖然官不大,但已經被普通百姓好太多。
他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膽識和智慧,他不僅精通水性,還擅長謀略。年輕時,鄭芝龍便加入了海盜團伙,憑借其出色的領導才能,很快便在海盜中嶄露頭角。
隨著時間的推移,鄭芝龍逐漸整合了東南沿海最強大的海盜勢力,形成了一支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
海上通行的船只必須要花巨額資金購買他的旗幟,以獲得平安通行的權力,如果不買,那就是連人帶船都要玩完。
他不僅劫掠商船,還與日本,荷蘭、葡萄牙等西方列強進行貿易,積累了巨額財富,麾下水軍更是達到了恐怖的十萬之眾。
鄭芝龍的名聲在海上如雷貫耳,商人們聞之色變。
而此時的鄭芝龍見上海發展迅猛,便覬覦上海縣的繁榮,認為這片土地將會成為貿易中心,是個聚寶盆,于是他計劃通過海上船隊的通行,以達到控制上海縣的目的,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甚至有朝一日能夠與朝廷分庭抗禮。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鄭芝龍開始頻繁騷擾上海縣的商船,勒索錢財。他派出手下的船隊,在海上設下埋伏,一旦有商船經過,便毫不留情地劫掠一空,死傷慘重。
商人們苦不堪言,紛紛向上海知縣張淼求助,但張淼面對如此強大的勢力,那也是毫無辦法,他多次去見鄭芝龍,但鄭芝龍根本看不上張淼這個區區的知縣,連見面的興趣都沒有,所以張淼根本無法有效遏制鄭芝龍的囂張氣焰。
張淼無奈,只得將這個情況上報朝廷,希望朝廷能夠出臺應對措施。
鄭芝龍的舉動引起了皇帝李杰的極大不滿。李杰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他深知海盜的猖獗不僅威脅到沿海地區的安全,更會影響到朝廷的稅收和王朝的穩定。因此,他決心要鏟除鄭芝龍這股勢力,恢復海上的安寧。
“豈有此理!”李杰猛地拍案而起,怒氣沖沖地對面前的首輔楊嗣昌說道,“鄭芝龍這廝,竟敢如此猖狂!朕豈能容他!”
楊嗣昌連忙跪下,顫聲道:“陛下息怒,鄭芝龍雖是海盜,但他在海上勢力龐大,一時難以剿滅,此事還需慢慢從長計議。”
李杰冷笑一聲:“朕豈會怕他?朕要讓他知道,何謂天子一怒,伏尸百萬!”
李杰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傳朕旨意,召六部尚書覲見,朕要親自主持剿滅鄭芝龍之事。”
“是,陛下。”
太監王承恩領命而去,李杰則開始在書房中來回踱步,思考著對策。他知道,鄭芝龍不僅在海上勢力龐大,還與一些地方官員勾結,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利益網。要徹底鏟除鄭芝龍,必須從長計議,不能操之過急。
而楊嗣昌此時也是心里盤算,他知道鄭芝龍身家巨富,現在他得罪了皇帝,以皇帝的性格,鄭芝龍顯然是活不長了,自己該如何從鄭芝龍身上搞點錢財,自己需要好好謀算,可別錯過了發財的良機。
不久,六部尚書齊聚御書房。李杰開門見山,直接問道:“諸位愛卿,鄭芝龍之事你們想必也是知道了,你們有何良策?”
兵部尚書盧象升率先開口:“陛下,鄭芝龍在海上勢力龐大,若要剿滅,必須出動水師。但鄭芝龍有水賊十萬,我大明水師已多年不曾有大的戰事,若草率調水師出征,恐怕難以奏效。”
戶部尚書鄭三俊接著說道:“陛下,剿滅鄭芝龍需要大量軍費,戶部雖有儲備,但萬一不能一句殲滅,變成長期作戰,恐怕戶部也是難以支撐。”
刑部尚書劉遵憲則提出:“陛下,鄭芝龍與一些地方官員勾結,若要徹底鏟除,必須先肅清這些內奸。”
李杰聽完眾人的意見,沉思片刻,說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朕認為剿滅鄭芝龍,必須水陸并進,內外夾擊。朕決定,先派人暗中調查鄭芝龍與地方官員的勾結情況,將這些內奸揪出來,同時調集水師出征,一舉剿滅。”
“皇室英明。”
眾大臣齊聲應諾,李杰則繼續說道:“此事關系重大,諸位愛卿務必保密,不得泄露半點風聲。”
“盧愛卿,朕有意讓你統籌全局,你可有信心剿滅鄭芝龍此賊?”李杰問道。
盧象升聽見李杰降下重任,自然沒有推脫的道理,而且他對鄭芝龍之流早就看不慣,早就恨不得將之連根拔起。
盧象升向前一步,毅然道“臣必不負皇恩。”
“好,很好。”
李杰的決心已定,他知道,這場剿滅鄭芝龍的戰役,不僅關系到上海縣的安寧,更關系到朝廷的威信和王朝的穩定。他必須全力以赴,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