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內心的崩裂:霍妮談這個時代的基本焦慮與自我掙扎
- 張蔚
- 449字
- 2024-07-18 18:10:09

——雷娜特·帕特森(霍妮的小女兒)
卡倫·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是第二代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與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1]、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2]一起被稱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三位女性精神分析學家。她和安娜·弗洛伊德也是早年精神分析運動中僅有的女權主義思想家。她質疑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3]的理論,提出人格是被個體的社會需要而不是性驅力所驅使,強調文化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她也反對性別差異源于潛意識沖動的說法,認為兩性差異更多的是因為對社會角色的學習,并倡導女性應有與男性同等的權利。她認為在健康家庭環境下,個體潛能會得到充分開發,個體會發展成為擁有良好的社會關系的正常人。若個體被基本焦慮(basic anxiety)困擾,發展過程就會受到內心的不確定感和孤獨感的阻礙,形成神經癥和精神障礙。神經癥病人可以通過系統的精神分析治療和自我分析來獲得改善,成為充分發展、完成自我實現的個體。這些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