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順將軍謝大明將軍!
- 明末:開局造吳三桂的反
- 此生不吃土豆
- 2102字
- 2024-09-18 16:30:22
佇立在平地隆起的一座小山崗之上,陸靖塘等人遙望看去雖不太清楚,但是大致局勢卻是差不多摸清楚了。
清軍的營地被突入的順軍攪亂,而且順軍分散為多股騎兵,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導致一直游走在周圍的清軍游騎未能及時阻攔。
雖營地內清軍也已做好準備,但仍然一時間未能攔住多股順軍騎兵,很快便陷入了混亂。
見狀,車光柱不由大喜,忙驚喜道:“看來此戰無需我等出手,那些順軍便可將這些韃子解決了,我等便可隔岸觀火?!?
“不見得?!?
陸靖塘一句話頓時令胡守亮與車光柱二人聞言驚訝,卻是不明白眼前已是大好形勢為何仍如此不看好順軍。
“你們看,順軍雖四面八方,沖擊清軍營地。但清軍為防止夜襲明顯將營地早已提前布置好,導致已是一刻半炷香的時間過去,順軍仍沒有大量殺傷清兵。而就在這個時候,清兵已然重新組織好秩序,開始反擊了。”
指著清軍營地,陸靖塘目光越發變得沉凝。
“順軍騎兵的人數雖較清兵多出一些,但他們顯然低估了清軍的戰斗力?!?
滿清剛入關之后的戰斗力并非幾十年之后的那些八旗老爺們可比,此時的八旗兵個個驍勇善戰,武力超群,再配合無數次的戰事,戰力較出身農民軍的順軍不知強了多少倍。
眼下恐怕只有自己那從吳三桂軍中帶出來的三千關寧兵可與之匹敵。
胡守亮二人聽聞這一番分析,也同樣感到順軍此次夜襲太過大意,立即朝那邊看去。
果然,本逞迅猛之勢,占據戰機的順軍卻在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疲軟下來,方才那般聲勢很快沒了威嚴,伴隨著清兵的有效抵抗,兩方人馬很快便膠著起來。
那清兵果然頑強,竟在包圍之中硬生生殺開一條血路,折損順軍眾多精騎。
僅是片刻,先前占據優勢的順軍竟開始節節敗退,很快便出現數名,乃至十幾名,幾十名的潰騎,撇下大部隊后四處逃散。
而順軍的將棋也飄忽不定,不時倒下爾后很快又被舉起,大有下一刻便就此倒下的勢頭。
見狀,陸靖塘知曉不等如此耗下去,若是再有半炷香的時間恐怕順軍就徹底敗了,而他們若是想剿滅這股清軍更會難上加難。
當即隨其大喝拔刀,胡守亮車光柱等一眾將官利落拔刀,身后騎兵皆紛紛拔刀,頓時響起嘩啦一聲。
“殺!”
此時已身為總督的陸靖塘身先士卒,奮勇當先,率先策馬沖到最前方,身后的張慎則率親兵緊緊護衛在其身邊,神色緊張。
后面緊隨其后的人馬也大多都打起十分的戒備,早早樹立起與眼前勁敵沖殺的心理準備。
畢竟,眼前的敵人不再是一觸即潰的賊兵,而是有著擊敗數次明軍精銳的滿洲兵,若是不小心,極有可能折損大半。
而此刻正與清軍廝殺的順軍大將劉芳亮在拼命砍殺幾名清兵后,此刻已到了強弩之末,掃了眼接連劈砍清軍甲胄的戰刀,也出現挫口,握著刀柄的手還在微微顫抖。
他怎么也沒想到眼前這股只有五百人的清軍偵騎,竟如此強悍!
不管是對方的戰力,或是裝備,或是士氣,皆是一等一的強硬!比他一直跟在身邊,征戰數年之久的老兵都兇悍不少。
方才,親自與這股清軍交手后,他親自與一清軍將領廝殺在一起,對方身手幾乎不在他之下。
為此,他只得借助身邊親兵的協助方可稍稍壓住對方。
但好不容易尋到對方失誤,重重一刀劈下后,竟發現對方身上除了一層鐵甲之外,里面還有兩層甲片!
那敵將挑釁般撕開鐵甲,露出里面的綿甲和鎖子甲,再次嚎叫著與他戰在一起。
若不是身邊親兵一擁而上,恐怕劉芳亮此戰過后定會落得個重傷的下場。
他越發覺得,出城與韃子兵作戰,實屬愚蠢!
況且,清軍本是遭到夜間突襲的被動方,卻在遭到沖擊后憑借著事先搭建好的陷阱足足坑殺好些自家精騎,又于己方驚慌中躍出砍殺多人。
局勢早已對他不利!
而他卻是為了此戰不因此蒙羞,即便面對部分精騎潰逃的情況下,仍要死戰到底。
突然,他耳畔響起一陣震天馬蹄聲,一股被寒風裹挾而來的灰塵極為迅速蓋上了這里,使得很多人因漫天黃沙暫時停下搏殺。
下一刻,黃沙散去,一支披著甲胄的騎兵,提著馬刀,呈楔形陣勢,伴隨響徹天空的喊殺聲中怒吼著沖了過來。
那為首身著將甲的將領身后,有一桿大旗,于火光的照映下“明”字顯得極為顯眼。
就在劉芳亮以為這股突然出現的明軍要趁機剿殺他與清軍時,不曾想那為首將領竟繞過他的身邊,將馬刀重重砍在一名清兵的脖頸處。
立時便連帶著一串血珠,灑在地面,而后那清兵轟然倒下。
其余挾排山倒海聲勢的明軍騎兵,也紛紛穿過清軍身邊,身子趴在馬背上,躲過清軍攻擊,手中的馬刀卻是結結實實狠狠劃過清兵未曾有甲胄防護的臉頰。
頓時半空揚起無數帶著血的鼻子,響起一片慘叫聲,繼而滿是血泊。
僅是一番沖擊,方才將要大勝的清軍頃刻間便呈落敗之勢。
見狀,劉芳亮大笑幾聲,知曉此為明軍援兵,當即提振精神,命所部殘余騎兵立即朝清軍發起反攻,自己也握緊大刀再次朝一名清兵砍殺而去。
三方人馬激戰足足一個時辰,打的昏天黑地,直到陸靖塘戰死十幾名親兵后親自砍下最后一個失了雙臂,滿身是血,卻仍猙獰大笑的清軍將領后,此戰才終于落下帷幕。
事后清點傷亡時,竟發現即便占著突襲之利,己方卻也折損百人之多。
而先前與鏖戰的劉芳亮的一千多精騎,一戰過后竟只剩下不到三百人,除幾十個潰逃的騎兵外,大部分人身上都掛了彩。
或重或輕,饒是身邊有親兵保護的劉芳亮,也在臉上留下道疤。
為表示感謝,劉芳亮扔下大刀徑直朝陸靖塘等人走去,不顧明順兩軍本為敵人的情況,當即拱手高聲道:
“在下大順制將軍劉芳亮,謝大明將軍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