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 水滸傳(青少版)
- (明)施耐庵著 富強改編
- 2559字
- 2024-07-11 16:27:38
魯達在趙員外家住了六七天之后,金老突然急匆匆地跑來,說他昨天見到幾個官差在向人打聽什么消息,他怕他們是來抓捕魯達的,所以急忙趕來報信。
魯達決定離開。趙員外也不敢多留,就對他說:“如果提轄愿意,我倒可以為提轄找一個避難之地。距離這里三十多里地有一座五臺山,山上的文殊院長老智真是我的兄弟,提轄要是愿意,可以去那里落發為僧。”魯達沒有更好的去處,只好答應了。
趙員外準備了兩頂轎子,親自送魯達上山。
寺里的都寺[1]、監寺[2]得到消息,都出來迎接他們二人。
趙員外奉上禮物,對智真長老說:“趙某有個表弟姓魯,他因為不堪忍受俗世的艱辛,自愿出家,希望長老看在趙某的薄面上收下他。”
智真長老見魯達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不想答應,可是礙于趙員外的面子,只好選了一個黃道吉日為魯達剃度,賜他法號“智深”,還念了佛門戒律要他謹記。
趙員外見一切都安排妥當,就下山了,臨走時,他一再叮囑智深不要惹是生非,還對智真長老說智深生性魯莽,請長老多多擔待。
趙員外走后,智深回到禪房就睡。他旁邊的兩個和尚見他不坐禪,要向智真長老稟告,卻被智真長老的首座弟子制止了:“長老說我等日后都比不上他,你們就不要跟他一般見識了。”
智深見沒人管他,更加放肆了,連大小便都在佛殿后面解決,弄得佛殿后面污穢不堪。
不知不覺間,四五個月就過去了,冬天來臨。智深久靜思動。這一天,智深見天氣晴朗,便走出文殊院,來到半山腰的一座亭子里,坐下來尋思:“俺以前經常喝酒吃肉,如今做了和尚,餓得都快干癟(biě)了,得弄點兒酒肉來解解饞才是。”
不一會兒,一個挑酒的漢子也來亭子里歇腳。智深問他酒怎么賣。那漢子說,他賣酒給和尚會受到寺里責罰,然后挑起擔子就走。
智深哪里肯放他走,把他踢倒在地,喝了整整一桶酒,然后說:“明天到寺里來拿酒錢。”那漢子不敢讓寺里長老知道這件事,只得忍氣吞聲。
沒過一會兒,智深酒勁上來了,就把上衣捆在腰間,甩著光膀子,搖搖晃晃地上了山。兩個守門的和尚見了,呵斥他說:“你身為佛家弟子,竟然喝得爛醉如泥。你也看了寺里的告示,應該知道犯了酒戒會挨四十竹篦[3](bì),被逐出寺外。如果我們讓你進寺,我們也會挨十竹篦,我看你還是趕緊下山吧。”
智深一聽,睜著雙眼大罵:“狗賊,你們要打灑家,灑家就和你們廝打!”
兩個和尚見勢頭不妙,一個趕緊去報告監寺,一個拿起竹篦攔截智深。智深一個巴掌把攔他的和尚打倒在地,又一拳打得那和尚倒在山門下,然后踉(liàng)踉蹌(qiàng)蹌地闖進寺里。
監寺聽了守門和尚的稟報,帶著二三十個和尚來攔截智深。智深見狀,大吼一聲,嚇得眾僧都躲進殿里。智深跳上臺階,一頓拳腳就把他們都趕到了殿外。
監寺見形勢不妙,趕緊向長老匯報。長老趕來喝止了智深:“智深!不得無禮!”智深見了長老,立刻扔了哨棒,說:“灑家只不過喝了兩碗酒,并沒有惹他們,他們卻來打灑家。”長老說:“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先去睡一會兒,其他事等明天再說。”智深回答:“要不是看長老的面子,灑家一定打死你們這些禿驢!”侍者把智深扶進禪房,智深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眾和尚都向長老告狀,并建議長老趕走智深。長老回答:“智深將來會修成正果的,更何況他是趙員外推薦來的,你們就寬恕他吧,明天我自然會找他理論的。”
第二天吃過早飯,長老讓侍者去叫智深。侍者來時,智深正往外走,侍者追了上去,只見他是要去佛殿后面拉屎。侍者強忍住笑,等智深洗了手,把他帶到長老面前。
長老耐心地訓誡了智深一番,智深自知有錯,只好合掌認錯。從那以后,智深一連三四個月都沒有出過寺門。
轉眼間春天又至,智深心里又癢癢了,于是信步來到山下的一個集市上,讓鐵匠打一口戒刀和一根重六十二斤的禪杖,然后直奔酒館。
酒家見他是個和尚,都不敢賣酒給他。智深尋思了一番,想出一條好計策。他走進集市盡頭的一家酒館,說:“主人家,云游僧人過來買一碗酒喝。”店主信以為真,以為他真的不是五臺山上的和尚,便照他的吩咐上了十來碗酒、半只熟狗肉。智深付了酒錢,一邊吃肉一邊喝酒,喝光了十來碗酒,可是還不盡興,又要了一桶酒。智深喝光了那桶酒,把剩下的一根狗腿揣在懷里,起身對店主說:“多出來的銀子,明天再來吃!”說完就向五臺山方向走去,把店主嚇得目瞪口呆。
智深走到半山腰,在亭子里坐了一會兒,這時酒勁上來了,智深覺得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活動筋骨了,就揮動拳腳打倒了亭子。
守門的和尚聽到半山腰的響聲,又遠遠地看見智深跌跌撞撞地往山上走,連忙關了山門。
智深見山門關了,拼命地敲門,可是守門的和尚就是不開門,智深轉身看了看大門兩邊的金剛,呵斥它們說:“你們這些鳥人,不但不替俺開門,反而舉起拳頭嚇唬俺,張開大嘴嘲笑俺,俺才不怕你們呢!”說完就跳上臺階狠狠地打金剛,把它們都打壞了。
和尚們依然沒有開門。智深見山門久久不開,就在外面大喊:“禿驢們,快放灑家進去,不然的話,灑家一把火燒了這鳥寺!”山門依然沒開,智深用力撞開了山門,然后直奔禪房。眾和尚見他進來,都嚇得不敢抬頭。
智深走到禪床旁邊,酒食涌到喉嚨,智深對著地面就吐。眾和尚聞到臭味,都捂住鼻子。智深吐完之后,爬到禪床上,掏出狗腿又大吃起來。眾和尚見了,都用袖子捂住臉,遠遠地躲開了。智深扯下一塊狗肉,硬往他旁邊的和尚嘴里塞。對床的和尚見了,急忙過來勸阻。智深扔了狗肉,照著他們的光頭就打,把眾和尚全都嚇跑了。
智真長老見智深如此胡鬧,就讓他去找東京大相國寺的住持智清禪師,并送了他四句偈(jì)語[4]:“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5]
智深拜了長老九拜,收拾好行裝,到山下鐵匠鋪里取了戒刀和禪杖,然后邁開步子向東京前進。
注釋
[1]都寺:寺院中總管全部事務的執事僧人。
[2]監寺:寺院里的高級管理人員,其職責是總管寺院庶務,被稱為“住持右臂”,雖然名義上只是庫房負責人,總管糧食、物品、法器、香燭等供僧眾生活和做佛事的必需品,可實際職權又超出庫房之外,還管理山林、田莊以及房屋修繕等。
[3]竹篦:也叫“批頭棍”,一頭完整,一頭劈開,或者由竹片捆扎而成。
[4]偈語:又稱偈頌,是佛經中的唱頌詞,通常以四句為一偈,每句有三至七字不等,主要用來闡發佛理。
[5]“遇林而起”等四句偈語:遇林而起:遇到與“林”字有關的人、事、物,就會有爭斗。遇山而富:遇到山就會有財富。遇水而興:遇到水就能興旺。遇江而止:遇到江就會完結。這四句偈語是魯達一生的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