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
燕王病重,請求三子回京探望病情。
齊泰認為朱棣三個兒子是很重要的人質,不能輕易放走。
黃子澄卻表示,朱棣三個兒子,算不得什么。
朝廷的部署削藩,已經除掉湘王這個幫手,不能再扣押燕王三子,以免引起朱棣的警惕,從而讓朱棣走投無路起兵。
不如放燕王三子回北平,讓朱棣誤以為朝廷不會對他下手。
于是,朱允炆放燕王三子歸北平。
但是,徐輝祖發現三子回北平,立刻進宮面圣。
述說其中利害,說服建文帝。
建文后悔,派兵去追,但朱高熾三兄弟早就回了北平。
這些記載,聽起來沒什么問題。
但是,若是根據當時情況,細細分析,就特別不符合邏輯。
甚至讓人覺得隱瞞什么。
至少唐山海覺得,這里面沒那么簡單。
首先,按照大明禮制,王爺和世子,郡王不會簡單上路。
除去燕王府自己的人馬侍衛,還會有朝廷的護送。
假如燕王三子歸途出現意外,責任誰負責,會留下隱患。
尤其是在削藩的情況下,朱棣還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不可能給他們三人一人一匹馬上路。
皇帝允許的情況下,他們是光明正大的回家,不會是單人單馬那種輕騎。
其次,朱高熾三兄弟在京中,正是住在魏國公府。
徐輝祖是他們的舅舅,還是個心里只有建文的人,朱高熾三兄弟離開,他事先會不知道?
就算徐輝祖最后知道,朱高熾三兄弟也不會防著親舅舅。
朱高熾三兄弟立刻上路,最多擔心皇帝反悔。
但是正常人不會想到舅舅會大義滅親,而且還是在皇帝恩準的情況下。
再者,就算他們兄弟三個知道徐輝祖會大義滅親,立刻就走。
在朝廷護送,大隊人馬,這種情況下,趕路是很慢的。
徐輝祖進宮說服,朱允炆派侍衛去追,宮里侍衛不是吃干飯的,怎么會追不上。
加上明初洪武年間,朝廷的驛站通傳還有驛站官員都是接力。
馬匹永遠不累,人也是吃飽喝足的情況下,不用再去喝水休息睡覺吃飯。
而燕王三子回京趕路,就不一樣,必須歇息整頓。
這樣算速度,朝廷不會追不上,速度不可能落后燕王三子。
應天府到北平,不是幾百米的距離。
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建文元年不是崇禎末年,關防哨卡,夜禁城禁,這期間不能出入和趕路。
但是錦衣衛,奉皇命的官員卻可以。
朝廷追兵攔截不住,不可能。
假設最后一種,他們走的小路或者其他辦法,有些不可能。
北平府的護衛不可能那么熟悉南直隸。
也不可能專門挑沒有城防,沒有官府的地方走。
更別提一路從南逃回北。
所以里面一定有其他原因。
要么是應天有人幫助,要么是朱棣從北平派人接應。
所以他決定用這個事情,提條件,給自己搏個前途。
唐山海端起茶水,戰術性的喝著,慢條斯理道:“岳父大人,你回去后就對王爺說不必著急,時機到了,三位殿下自然回來。”
李讓坐在旁邊,不冷不熱的看著看著唐山海。
王府眾人,絞盡腦汁,都在想各種建議。
父王自己裝病都沒多大用處,朝廷依舊不同意放三位殿下回來。
還把燕王府長史葛誠叫到應天去了。
到你這里,一句時機到了,自己會回來,就把王爺打發了。
“呵呵,俺將你當做有才之人,沒想到你如此戲弄!”
朱棣說完,帶著李讓就要走。
剛剛走到門口,便聽到唐山海發笑。
“哈哈,岳父覺得我在戲弄?”
朱棣轉過身,眉峰挑起,道:“不是戲弄,是什么。”
唐山海收回視線,站起來,平視著朱棣,直白道:
“我可帶燕王三子回北平,事成,岳父必須向燕王引薦我。”
聽說唐山海有辦法,還語氣很堅定,朱棣發出一陣發自肺腑的愉悅笑聲,抬起手指了指唐山海。
“你這小子,狂妄的可愛,不愧是俺姑娘看好的,著實有些本事。”
唐山海平靜道:“書上說皇帝不差餓兵,當時只覺得太功利,后來,我細細琢磨發現,人要是功利一些,也不錯,至少能保住命,能娶上媳婦。”
朱棣聽出這是陰陽自己為難考驗他。
到沒有在意。
身后的李讓怒道:“目光短淺,市井小民。”
“你看不起我這市井小民做派,你又算什么,除了是長史的兒子,什么都不是。”
其實這就是回懟,但是李讓以為唐山海看不起他。
忍不住脫口而出:“我是永平郡主的郡馬.....的朋友。”
看到朱棣在瞪他,李讓連忙改口。
“就是那個李讓?”唐山海道:“李讓是有些本事的,不過大哥還是少跟他來往比較好。”
朱棣疑惑起來,這小子沒頭沒腦的讓遠離李讓是什么意思。
“你這是什么意思。”朱棣問道。
唐山海心里清楚。
朱棣有四個嫡女,但是都站錯了隊。
永樂年間,因為朱高煦和朱高燧看父親的樣子,想造反。
其中永安公主朱玉英,永平公主朱月貴,一直比較偏心老三朱高燧。
不知閨名的安成公主,和咸寧公主朱智明跟老二朱高煦比較好。
奪嫡之事,四個姐妹也被卷了進去。
二駙馬李讓死后,永平公主朱月貴和兒子李茂芳母子廢為庶人,削爵。
大駙馬袁容則是和朱高燧一直很好,在朱高熾眼中,就是趙王黨。
但是袁容在軍中多年,朱高熾沒有直接處置,只能用止駙馬祿的方式惡心袁容。
而老三安成公主,則是和朱高煦親近,是漢王黨。
朱棣登基后,選的駙馬是宋琥,坐鎮南京。
但是朱高熾登基后,將他削為庶人。
由老四咸寧公主的駙馬宋瑛襲食祿不任職的南京錦衣衛指揮僉事。
老五常寧公主到還好,但是因為在沐家愛貝欺負,朱棣也不撐腰,二十三就死了。
所以,對于接近郡主,駙馬,唐山海不樂意。
主要是駙馬不能納妾。
當然也有個例外,洪武帝女兒寶慶公主駙馬趙輝,活到成化十四年,婢妾有百人。
看到自己岳父替兒子說話。
唐山海道:“沒什么,就是覺得尚郡主和公主的男人比較可憐,幸虧我不用娶什么郡主公主。”
朱棣道:“你確定你不想娶?”
唐山海立刻保證:“岳父大人,我絕對不想娶什么郡主公主。”
朱棣道:“嗯,記住你今天的話,不要后悔。”
葛誠竟然還在考驗自己,這當然難不住他。
“岳父大人,我當然不后悔。”
“對了,說正事,幫燕王三子回京,我需要親自走一趟,請岳父幫我準備一些火藥,路引,還有幾個打下手的壯漢,對了,還有地圖。”
“這個不難。”朱棣道。
“岳父不是也要去應天,我們一同。”
“俺明天就去了,我們同行容易被懷疑。”
“既如此,就算了。”唐山海道:“請岳父盡快送些火藥。”
“做什么。”
“做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