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
- 挽中唐于既倒
- 空啼啼
- 2184字
- 2024-07-09 13:43:07
楊欽義一邊高聲喊叫“十萬火急”,一邊快馬加鞭,用不到一刻,便匆忙趕到了長生殿。
此時殿外只有幾個內侍和護衛值守,其余都偷閑溜掉,聚在某處飲酒賭錢了。
楊欽義和袁紹有點類似,袁紹是四世三公,楊欽義是四世三公公。
你問太監怎么有兒子的,當然是干兒子傳干兒子啦。
不過也有入宮凈身前就生了一堆娃留根的,比如仇士良,有五個親生兒子,但他為了鞏固權力閹了其中四個一并帶進宮。
這是親爹,真狠啊。
畢竟關鍵崗位上,干兒子總沒有自己親兒子靠得住。
仇士良唯獨留了一個小兒子仇亢龍傳宗接代,不過在甘露之變后被李訓帶人剁成肉泥泄憤了。
楊欽義是根正苗紅的監二代,在宦官集團乃至皇宮內都根基很深,就是魚泓志也要給三分薄面。
他曾在淮南藩鎮做過監軍,而當時任淮南節度使的正是李德裕。
二人搭配很是融洽,關系莫逆,楊欽義自然成了李德裕藏在北司的暗子,也是李昂和李德裕商量好對宦官集團動刀的破壁人。
此刻,這枚棋子終于見光,帶來了足以挽救局勢衰頹的消息:
“圣上快跑!魚泓志那廝帶著神策軍嘩變造反了!左神策軍中尉郄寺人和神策軍觀容使韓將軍均已被他斬首了!”
李昂倉促之間聽到這個消息,大腦瞬間宕機,雖不至于嚇得腿軟,但人也有些暈厥,站立不住只能隨手扶住幾案。
甘露之變才過去多久,沒想到這群太監這么快就鬧起來了。
他一直在緩和與北司宦官之間的矛盾,就是不想這么早和閹黨正面碰上。
畢竟按照他和李德裕的規劃,應該先是滅佛積攢錢糧,隨后科舉改革給朝堂換血,同時在淮南地盤募兵,聯手鄭注的鳳翔牙兵和其他愿意響應的藩鎮一齊打進長安,折斷宦官集團的脊梁骨,把神策軍權徹底收回來。
但計劃沒有變化快,李昂低估了魚泓志及其黨羽對危險的嗅覺,他們趁著元正時期十六衛放松之際,煽動缺餉的神策左軍叛亂。
李昂深吸幾口氣,攥緊拳頭,在心里不斷安慰自己,等到情緒平靜下來后,隨即吩咐道:
“先去金吾仗院。”
說完便快步朝殿外走去。
他顧不上什么楊賢妃,現在沒有什么比時間更寶貴。
李昂看似步履從容,不緊不慢,可楊欽義怎么追都差了少許,連他衣角都摸不到。
侍衛長羅令守在殿外,見圣上出來,趕緊上前張開大氅。
李昂把大氅推到一邊,他現在心亂如麻,正不斷思考著對策。他在楊欽義攙扶下翻身上了那匹屁股受傷的駿馬,馬鞭一抽,便朝著金吾仗院疾馳而去
其余侍衛、宮女、內侍等都沉默著小跑在后追逐。
來到金吾仗院,天色已經露出了魚肚白,院內的軍士基本都喝多了,一個個抱著酒壇躺倒在地,睡死到別說外面嘩變的嘈雜聲,就是李昂用腳踹兩下都沒反應。
李昂徹底心涼了,本來還指望金吾衛能御敵,沒想到一群酒囊飯袋,就這職業操守和戰斗力,活該晚唐時期被黃巢打入長安,導致“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楊欽義這個大圓球跑到金吾仗院內時人就差猝死過去,四肢開叉躺倒在地,氣喘噓噓汗如雨下,他見到軍紀散漫,醉死過去根本不能應敵的金吾衛心情也是一震,隨即立馬提議李昂出城逃跑。
“朕還能去哪?”李昂定定的看著他。
“淮南!”楊欽義不假思索,“老奴與李公均在淮南任過職,根基深厚,也有信得過的私兵,圣上前去暫避絕對安全,我們大可以募兵勤王,聯合其他節度使殺回來!”
李昂仰頭望天,思索良久,而后堅定的搖了搖頭。
他眼前略過的是帶禁軍倉皇出逃的唐玄宗;是躲到杭州把它作汴州的宋高宗趙構;是棄京往山西跑的慈禧......
他從來不想做個窩囊的君主,歷史上的中晚唐已經是國都六陷,天子九遷了,自己真不想再留下一筆“神策軍嘩變,魚泓志逼宮,圣人逃往淮南”的記錄了。
再說了,逃跑真的有用嗎?淮南私兵真的聽指揮嗎?那些喂不飽的賊配軍真愿意為自己效死力嗎?地方節度使還會聽從圣上的命令嗎?魚泓志和朝臣會聯手另立新君嗎?
這一切都是未知數,自己退了,只會刻在恥辱柱上!
何況自己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鄭注的五百鳳翔軍就在長安郊外;神策軍也并不是真的想謀反,他們不過是被魚泓志煽動和唆使了;十六衛也只是倉促之間無法迎戰,緩過氣來未必不是一股戰力!
富貴險中求,只要度過這次難關,自己就師出有名,可以對北司進行血腥清理,起碼能把禍害唐朝的宦官專政治個七七八八。
“不去淮南!我們出城去鄭相公府上,要快!”
李昂迅速上了馬車,羅令駕車,甩了記響鞭,馬車緩緩起步。
楊欽義和幾位侍從各找了駿馬騎在后面跟隨。
皇城里喊聲、嘶叫聲、笑聲亂成一片,到處火光沖天,那些神策軍沒了壓制,徹底放開本性,搶奪庫房錢糧、強暴宮女、殺害內侍,無惡不作。
只有零散有戰斗力的衛隊在抵抗,可惜數量太少,準備不足,只能被動防御。
李昂不敢逗留,掀起簾子喝道:“去鄭相公在的大寧坊!”
羅令打馬疾馳,南方的天際突然間升起一點火星,然后在半空無聲地爆開,赤紅的光焰猶如流星四濺,在昏暗的天色中分外醒目。
楊欽義大驚失色:“圣上,是十六衛的警戒煙花,長安城內也有人作亂!”
李昂臉色煞白,掀開車簾的手指僵住,望著那支煙花,渾身的血液都仿佛凍結。
魚泓志居然還有同黨,他們里應外合!
-----------------
大寧坊
鄭注府邸內點著無數火把,亮如白晝,眾多兵衛、家臣、幕僚穿梭在內。
一名幕僚快步來到鄭注身邊,小聲匯報說:
“鄭公,家丁已在城中各處放火引起騷亂,只是做事不密,被十六衛察覺。”
鄭注全身披著甲胄,眼神兇狠,表情嚴肅。
“無妨,魚中尉怕是已經帶著神策軍控制住了大明宮,我們只需調鳳翔軍入內把守住長安城各處城門,甕中捉鱉,待控制住圣上,就能假傳旨意對李訓等人大開殺戒了!”
那幕僚俯首拜倒,贊嘆道:
“鄭公與魚中尉聯手這一步,實在是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