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奴工廠,七日無休,每日加班,身心俱疲,更新不穩,敬請諒解。)
對于黃忠的悲觀想法,劉珽卻是不置可否。
檢閱新軍這事,說難也不難。
沒見過打仗,總經歷過軍訓吧。
站立正,走隊列這事算是銘刻在很多人骨子里的。
而要展示一支軍隊的風貌,走隊列那是首選。
雖說在戰力上的提升有待商榷,但是看著夠唬人,至少能糊弄那些想來看戲的豪強世家便可。
心里有了計劃,劉珽當即安慰了黃忠,山人自有妙計。
恰在此時,那位名叫徐昌和的工匠,恭敬地走進來。
“從事,君所言之物已打造完畢,就在外面候著?!?
聽到這,劉珽兩手一拍,打算先去處理這件事。
帶著仍舊憂心的黃忠和暫時放下名冊的典韋走出來后,劉珽便見著了數名其他的工匠。
徐昌和從其中一人手中接過物什,忙不迭地獻上來。
以鐵打造,人臉大小,表面裝飾猙獰如獸,卻是一張鐵覆面。
一些高級官員從軍,都會以覆面遮蓋臉部,防止受傷毀容。
漢代對人的外貌很是看重,好看的,或許就能得人賞識,比如公孫瓚就是因有姿容才被看重,起步發家。
而臉上有疤痕的,不能做官,因此出現過為了復仇,派死士把人家兒子毀容導致其無法做官的大無語事件。
可見外貌容顏對漢家男子的重要性。
因此,覆面這種面部防護是挺受一些高級將官青睞的。
當然,小兵沒份。
徐昌和獻上鐵覆面,順帶著乘機近距離瞄了劉珽一眼。
英武面龐,文質又剛強,受傷確實可惜。
他心下認定,這鐵覆面就是劉珽自用的。
卻見劉珽在接過鐵覆面后,敲打了幾下,便固定在了箭靶上。
旋即,劉珽撤出二十余步,拿起弓箭,射之。
嗆啷一聲,箭矢擊在面具上,又歪歪扭扭的彈開了,只在鐵覆面表面留下一道劃痕。
這防護效果還算不錯,劉珽當即將這鐵覆面收起,遞給了典韋。
“典韋,你試試,戴上能看清楚周圍嗎?”
典韋接過這張制作精良的獸形鐵覆面,試了試往自己臉上戴。
因典韋一向與劉珽親近,徐昌和這幾天下來也了解了這一點,因而沒往其他方面想過,最差的結果,大不了再給典韋也打造一件唄。
隨即,他又拿出了一對皮甲手套。
這是根據劉珽要求造的。
開始想過直接用鐵手套,但以此時的打造技術,穿上后手指靈活度要大減,便現以近似皮甲的形式,把皮札甲截成較小的甲片,連綴成手套。
看著防護面積還是到位的,就是不知具體的防護能力。
劉珽叫來了跟在一旁的黃忠:“漢升,且拔刀劈斬試一試?!?
黃忠此時,心中還是放不下檢閱一事,顯得憂心忡忡。
得了劉珽的指示,他當即照做。
隨著刀光閃過,那手甲上留下了一道刀痕,但是沒有砍透。
手掌本就是不怎么容易被針對的地方,有如此的防御足矣。
劉珽滿意地點點頭,隨后來到徐昌和身前。
虛指了一下手甲和鐵覆面,劉珽對徐昌和道:“這些物件,先來上一百套?!?
徐昌和的臉,頓時綠了起來。
知道他面臨的難處,劉珽繼續道:“鐵覆面的細節不需要如此浮夸,只需要堅固耐用,且不太影響視線即可。我知君不易,會讓工曹調其他工匠遵從你的指令打造。”
聽到不是由自己一人打造,且鐵覆面放寬了要求,徐昌和當即松了口氣。
待徐昌和領命離開后,劉珽也是時候安排用走隊列應對閱兵的事了。
“擊鼓聚將。”
劉珽一聲令下,幾名跟在身旁,負責傳令的士兵中,當即有人快步離開。
他迅速跑至鼓吏所在之處,傳達劉珽的意圖。
鼓吏也迅速作出應對。
他們敞開衣襟,提起鼓槌,開始以特定節奏擊鼓。
原本在負責各自不同事物的軍侯們,聽到這鼓聲,臉色就是一變。
有的已經在讓屬下操練陣形,這是劉珽自帶的老部曲,早就被訓練過,知道劉珽的軍律,也都熟悉金鼓旗幟的作用。
而還在監督手下背軍律的也不少。
但無論手頭怎么樣,他們第一時間就是整理一下儀容,匆匆往劉珽所在的中軍帳趕去。
遲到的,要按軍法處置。
此時那營門口上的風干的首級都還沒摘下來,故而所有人對待軍律是十分慎重。
劉珽看著軍帳中依次步入的軍侯們,點了點頭。
“諸位,眼下召集汝等是為了通知,不久后使君要帶各級官員,本土豪族檢閱我軍?!?
說出消息后,劉珽暫時閉上嘴,果然,聽了這個消息后,一些非劉珽老部曲的軍侯們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劉珽的眼睛瞇了瞇。
那幾名軍侯像是終于意識到此處是劉珽的軍帳,逐漸閉上了嘴。
“我軍訓練時日尚短,若不做出布置,恐遭人小看。”
劉珽的目光掃過了諸多軍侯:“故而,我打算教授新的隊列之法,諸君今日起便以此法操練。”
“唯!”
劉珽當即把大學軍訓時走隊列的經驗和法子傳了下去。
有幾名軍侯聽了,臉上露出不以為意的表情。
就這?
這樣訓練出來的士兵就能應對劉荊州的檢閱?
但他們還是沒膽提出質疑,畢竟劉珽此時在他們心中是殺威尤重。
劉珽再次重申,讓軍侯們依法訓練走隊列站立正后,才將眾人放走。
算算時間,也快到了飯點。
上次他想表演與兵同食,因為鹽的問題失敗,這次他得好好表演,一定要成功。
虎鋒們的俸祿標準和待遇是最高的,所以劉珽這次打算和虎鋒們一起吃同樣的飯。
畢竟虎鋒雖然待遇高,但還是“兵”,劉珽還是做到了與兵同食的。
端著食盒,劉珽在心中暗自佩服那些歷史上能保持一直與兵同食的將領。
由奢入儉難,劉珽因習慣了上層士族的生活水準,即使有心效仿這種治軍之法,可惜,有這種堅韌精神的畢竟還是少數人。
我就好美食,好美衣服了,都穿越成上層了,我就不能享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