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夢到了自己被過繼給故去的叔伯,夢到了在墓邊結草廬而居的清貧六年,夢到了結交黨人清流,并為除宦奔走的歲月。
他夢到了自己辛苦謀劃的袁家天下,卻被橫插一腳的董卓撕的支離破碎。
“皆往矣。”
袁紹的眼神恢復了清明。
他所謀劃的袁家天下,其實更是他的本初天下。
擁有清流黨人支持,隱隱有黨人領袖地位的袁紹,絕對能在誅宦之后由清流掌權的局面中成為最大的獲益者。
須知,袁家本身并非對抗宦官的急先鋒,甚至與宦官有私下的往來。
而有袁氏故吏和清流士人支持的袁紹,可謂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在清流黨人的支援下他可以架空袁術袁基,讓袁家的門生故吏資源向自己集中,到時他不僅會是袁家的話事人,也是整個大漢朝廷的幕后推手。
可惜……
袁紹想到此,望了望長安的方向。
仿佛能望見那個令他恨得咬牙切齒的男人。
他的視線最終落在帳中的一根長矛上。
這是一柄制作精致的雙頭矛,矛頭呈現柳葉型,一頭大一頭小。
此乃公孫瓚所擅長使用的武器,他曾經依靠此矛與烏桓作戰,殺敵數十。
只不過界橋之戰,公孫瓚跑得太快,把自己心愛的武器也給落下了。
袁紹當即抽出這雙頭矛,拿在手中揮舞了幾下。
不過多久便大汗淋漓。
隨后,他用矛頭輕輕挑開開軍帳的一角,讓涼風透進來,頓覺舒爽。
走出帳外。
夜色涼如水,而地上,則綿延著數不盡的軍帳,宛如海中的波濤,一直連接到視線的盡頭。
想到此刻兵精將多,袁紹心中那想到董卓而升起的煩悶稍解。
因在軍中,他袁紹即便作為一州之主,也要穿著鎧甲。
這是一件在胸前的部分甲片上又覆了黃金薄片的襦鎧。
袁紹沒有配上披膊,畢竟不是界橋之戰的時候,他不用真的上陣。
遠處,一名傳信的士卒,在侍衛的阻攔過后,掏出了攜帶的信件,由袁紹信重的侍衛轉手傳來。
袁紹接過后返回帳中,舉起豆燈,借著火光看起了信上的內容。
一目幾行的看下來,袁紹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這個阿瞞,怎的還是如此任性沖動!”
曹操評價袁紹好謀無斷,而袁紹也認為曹操任性沖動。
兩人是多年的好友,相互對對方的性格評價確實比較中肯。
曹操當初就在雒陽北部尉的位置上,直接打死了蹇碩的叔父。
重點是,北部尉沒有直接執行死刑之權,需要向上級請示才行。
曹操如此做,就是擅殺之罪。
然而,別的士人對抗宦官,即便計劃再周密,做的再完善,也依舊要被宦官以莫須有的罪名污蔑,輕的自己死亡,重的被夷滅三族。
按理說,曹操犯下這么明顯的罪,肯定要被宦官他們咬著不放了,應該會有危險吧?
可惜,蹇碩他們在曹騰(曹操爺爺)面前就是小卡拉米。
人曹騰侍奉過四任皇帝,桓帝時就封侯了,還對靈帝有擁立之功。
什么叫大宦官啊?
蹇碩死了個叔父,其他宦官也都不敢動曹操,還得舉薦曹操,把他升官外送,惹不起但躲得起。
宦官不法,而年輕的曹操更加輕視法度,畢竟后臺太硬。
袁紹他們吸收曹操也有部分原因是為了借助曹家的背景。
曹操在袁紹的小團體中幾乎起到一個保護傘的作用。
反觀袁紹,趙忠只是說袁紹“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何作。”袁隗當即就為此斥責袁紹。
養名望和收死士是士人和豪強常做的,這都能被趙忠針對,甚至連袁隗面對趙忠的一句敲打都顯得虛。
可以看到,說到門第和士族中的輿論地位,袁家確實高,但論政治實力,其實曹家更硬。
曹操在付出了充當保護傘的代價后,也作為家族轉型的負責人,參與誅宦。
曹家轉型,其實早就開始了的,曹騰先前就早早結好和提拔了一些名士。
后來曹操就經常被某些名士看好和結交,其實人家那就是為了還曹騰的恩情。
只不過,在政治漩渦中成長的袁紹和曹操,卻難得成了真正的朋友。
袁紹出于朋友的真心,早就勸過曹操不要妄自尊大,任性沖動。
之前去沖董卓,把鮑信的弟弟送了,這次打黃巾,直接把鮑信本人給送了。
鮑信對曹操是很看好和親近的,結果曹操兩次兵敗把這對信任他的兄弟給搭上,確實令袁紹難免感慨這位好友的任性沖動。
搖搖頭,袁紹又想起一名,他和孟德共同的好友,許攸。
目前許攸就在袁紹帳下效力,當初在袁紹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時許攸就表示過擔憂,曹操強大之后是否會失去控制。
袁紹當時的回答是,“孟德必不負我,正如子遠不負我也。”
許攸,字子遠,年少就與袁紹曹操交好,是袁紹的奔走之友。
他為袁紹的誅宦事業四處奔波和聯系,當時宦官勢力雄厚,即便有曹操做保護傘,但是萬一來不及知會,也是會丟掉小命的。
可就算是這樣的艱難時刻,許攸也沒有背棄袁紹,而現在袁紹占據了冀州,情況穩定向好,許攸他們這些袁紹的元從,正是可以憑著功勞,開始享樂的階段了,風里火里都挺過來了,難道要在這個時候背叛袁紹嗎?
袁紹認為許攸不會。
而曹操,是由袁紹上表而成為東郡太守的,袁紹是曹操的恩主,而此時二重君主論是士人和高官們的普遍潛規則。
面對袁紹,曹操就必須呈現臣下的姿態。
除非,曹操突然就成了那位小皇帝的直屬,只有皇帝這位明面上最大的規矩,才能讓官場的潛規則失效。
可是,現在皇帝被董卓控制,曹操又是反董急先鋒,又怎么會去投西面呢。
在袁紹的設想里,大漢的未來就只有這樣:自己徹底解決掉公孫瓚,而此期間曹操作為自己的門戶之犬,在東郡看住冀州的南面,等自己掌握冀州,吞并幽州并州后,再與曹操合流,統合關東諸地,并力西向,擊敗董卓。
袁紹一直清楚曹操的志向。
“或許,那時候,孟德也能完成他‘漢征西將軍’的夢想吧,在我的麾下。”
那時候,袁紹會是當代的伊尹,大權在握,而曹操也可以攀鱗附翼實現他的理想。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感覺到前路一片坦途的袁紹,心情舒暢地呼出了一口氣。
可他永遠想不到,天會變得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