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望遠鏡
- 家父劉景升
- 驚蟄小魚
- 2101字
- 2024-07-23 21:49:32
“徐君,不必緊張。”
送走了那名工官的官吏,劉珽很自然地看向了正捏著衣角的徐昌和。
“小人卑微,不敢受‘君’之稱。”
劉珽看著他,不顧臟亂,找了個簡易的胡床坐下。
順手,把另一個胡床搬給了徐昌和。
他仿佛受了極大的禮遇,當即就要下拜。
劉珽趕忙攔住他,這些繁文縟節確實讓劉珽這個后世人頭大,短時間沒法好好交流了。
“徐君,我今日來,便是想要你替我制作物件的。”
攔住徐昌和后,為了防止他再來下拜什么的,劉珽便開門見山談正事,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一聽到有任務,徐昌和的注意力當即就被轉移了。
“小人擅長制金器、銅器、玉器與珠寶,不知郎君需要制作何物?”
“我記得你還會磨制水晶片?”
劉珽就是為了他磨制水晶片的能力來的。
“是,小人也會。”
劉珽當即介紹起自己想要的望遠鏡來:“以銅制成圓筒,前后能透光,兩頭各鑲嵌一枚打磨完成的水晶片。”
聽完劉珽的形容,徐昌和流露出驚愕的表情:“郎君竟知墨子之學?”
后世人對古代的印象,應該就是貧乏,落后,缺乏科學精神,愚昧又無知。
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就已經提煉出了大量的物理規律。
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光學原理。
在話題扯到墨子之學后,這徐昌和似乎打開了什么開關,滔滔不絕地開始講起話來,一點都沒有原本拘謹的樣子。
劉珽在他的話中,倒是能找到一些自己有點熟悉感的光學知識。
有,但不多。
看著徐昌和意猶未盡的樣子,劉珽心中感到十分寬慰。
咱們東廠,啊不,咱們東漢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把光路圖啥的忘得差不多的劉珽,開始有了自覺,這些研發的工作就交給專業人才了,自己作為穿越者應該高瞻遠矚,只需要提供一個思路就行。
徐昌和也在狂熱的分享了自己的光學知識后,才有些冷靜下來,又恢復唯唯諾諾的模樣。
但劉珽足以看出,這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的工科狗。
“徐君,此物若是能制成,我就做主,將你收入軍中為吏,讓你能施展所學。”
“小人謝過郎君。”
為了體現自己的重視,劉珽就這么看著徐昌和手工打制出了一個銅筒,之后鑲嵌上了本就打磨好的水晶片。
握著可能是歷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劉珽心里感嘆的卻是,自己或許是最奢侈的穿越者了,直接拿水晶當鏡片。
但沒辦法,他雖然記得玻璃是硅酸鹽,應該用沙子燒,但具體的方法可就……總之,他直接燒塌了宗族里的窯子。
沙子的熔點在1700攝氏度,這時候的窯子早就燒塌了,應該加入碳酸鈉降低熔點,并加入生石灰使其不溶于水。
可劉珽手上沒手機,沒法隨時查,記憶里的知識也忘的差不多了。
因此,這位穿越者之恥,只能端起奢侈的水晶望遠鏡。
下一刻,他嘴里爆出來一句:“我艸,怎么是倒的?”
……
張允住處。
獲得了郡國從事一職,但立馬又聽說自己賓客被殺一事的張允,此刻正喝著產自冀州的中山釀。
將羽杯中的酒水灌入口中,他終于有了些許醉意,開口抱怨道:“舅父不公,不公!”
被殺的那名賓客,擅長的就是兵事,張允以往帶領軍隊,遇到問題都需要向他請教,平日也是靠此人掌控住部隊,結果,剛上任的那位劉珽,竟然就以觸發軍律之名殺了他!
又是一口酒下肚,張允的稀疏胡須上沾染了滴滴酒水,臉上則是更紅了,他暗暗含恨:“豎子……”
驀地,門外響起了家仆的通報:“家主,蔡公拜訪。”
“快,快請,不,我親自去。”
有些醉意的張允,站起身來晃了晃,趔趄著去將蔡瑁迎進來。
不多時,二人一邊寒暄著,一邊走入了堂內。
見著案上的酒具,蔡瑁抬眼瞥了下張允:“阿允是在喝悶酒啊。”
張允當即借著酒勁,把內心的苦水一股腦地朝蔡瑁倒。
聽張允發完牢騷,蔡瑁這才表露出來意:“實不相瞞,我亦困窘。”
他也把自己的情況簡單說了一遍。
張允也是好心,舉起酒樽:“允請君共飲,以解憂愁。”
蔡瑁擺了擺手:“以酒解憂,非大丈夫所為,我倒是有拙計,至少能扳回一城。阿允可愿……”
話未說完,蔡瑁就看見了張允一臉迫切,輕笑一聲:“過不了幾日,使君就要檢閱那劉從事的練兵成果,若是他毫無出彩之處,哼,那時我等就可召集襄陽的其他豪族大家對使君施壓,至少,能拿回我等軍權,讓那劉珽小兒亦狼狽一回。”
“好計策,想那黃口小兒,往日只操練過一些宗族部曲罷了,又怎能編排好堂堂正正的大軍,我等過些時日,就能見他出丑了!”
至此,兩位演義中的哼哈二將,把臂同歡,舉杯相慶。
也就是后世的提前開香檳。
而此時的劉珽,正將望遠鏡的原型機還給了徐昌和。
“此中所見之物,皆為倒置,徐君可用改進之法?”
劉珽以前也買過望遠鏡,看球賽和演唱會之類時用的,那看到的可都是正像。
看倒像,時間一久還是挺不舒服的。
實際上,這第一架望遠鏡用的是兩枚凸透鏡,本就是成倒像的系統,需要加上正像系統。
這一種望遠鏡屬于開普勒型望遠鏡。
徐昌和當即接過望遠鏡,嘗試瞧了幾下。
隨即他低頭沉思起來。
片刻后,他抬起食指,表示自己有想法了。
“世家子弟中,有好學之輩,常于夜晚以膏油燈火照明而學經,久之,不可見遠物也。”
等等,這不就是近視嗎。
“只需一外寬內窄之水晶片,即可將此迎刃而解。”
“此種水晶片,小人亦有打磨,或可解決倒置之難題。”
重新將凹透鏡換上,原本的開普勒望遠鏡立即變成了伽利略望遠鏡。
這種類型的望遠鏡具有鏡筒短結構簡單的優點。
當然,這兩種望遠鏡可能以后都要以劉珽或者徐昌和命名了。
果然,等劉珽再看,望遠鏡中出現的是正像了。
而且這鏡筒也十分便于攜帶,適合在戰場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