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劉表作出的一系列命令看,這老劉頭就不愧是過去掌管軍權的北軍中侯。
先把蔡瑁叫來單獨召見,使得他與麾下的軍隊脫離。
趁著蔡瑁作為主要指揮官不在的場合,再派人掌控或者壓制這部分軍隊。
劉表選擇的是,讓戰勝了孫堅,在荊州風頭無二,被所有士卒景仰的黃祖,帶著和襄陽兵互不統屬的江夏兵,去接收兵權。
選的是最硬碰硬的方式,帶兵壓制,也是在有一定實力時,最牢靠,不容易失敗的方式。
用的將領是黃祖,盡可能減少其他人的抵觸,而江夏兵屬于黃祖麾下,大概率不會與襄陽兵暗通款曲,走漏風聲。
之后就是穩住蔡家的盟友,蒯家,在這局面中,他們是最可能介入的第三方勢力。
而劉表派蒯良去穩住蒯家的做法,更是顯得老辣。
其一,他對蒯良知根知底,知道其不會叛變。
其二,若是派其他人,蒯家還指不定動手腳呢,比如出去勸說的使節,“半路上,背后中刀十余處,確認是自裁身亡。”
而蒯良作為蒯家的重要族人,自然不會受到這個待遇,并且因其在宗族內的地位,是整個荊州最有可能穩住蒯家的人,沒有之一。
其三,這也是劉表在放出一種信號:我對待蒯家是不同于蔡家的,沒有惡意。看,蒯良我也能引為心腹,你們往后依舊會得到我的重用,沒必要犯險去幫助蔡家。
其四,就是壓低事情的影響,盡量不把沖突直接擺到明面上來,這樣蒯家也會覺得事情還沒到最危險的境地,還能商量著解決,不會陷入那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狀況,也就不會做一些偏激的行為。
更難能可貴的是,劉表短時間內就能想到這些并果斷的采取行動。
權臣自身被單獨召見,生死系于主君一手,軍權作為其壓箱底的籌碼也被撥去,而能引為奧援,在僵持之際破局的政治盟友,也被纏住。
這一套可謂三管齊下,你蔡瑁還能不中招?
劉珽當下表示學到了,學到了,并默默將劉表的各種操作記在了心里。
同時,他也對老劉頭有了全新的認識。
即便是成了劉表的便宜兒子,但劉珽的價值觀念來源于后世,肯定不可能完全代入成為一名古人,與原身的親人在感情上有些疏遠很正常。
加上劉表遭遇黨錮,和兒子們聚少離多,因此,劉珽對他的真正了解不多,對劉表形象的認識更多的來自于后世的評價,什么自守之賊,守成之主之類的。
由于先入為主把劉表套入這樣的模板里,眼前這位老劉頭表現出來的果決狠辣就很具有顛覆性了。
可實際上,人家年紀輕輕的就參與了太學生運動,不然他怎么被黨錮的,可見這劉表也是個能鬧騰的主。
就在劉珽慢慢接受劉表此時呈現出的立體形象后,老劉頭踱著步,似乎在思索著什么,來到了劉珽的面前。
該不會是自己的誣陷被看出來了吧,可自己說的內容五真一假,沒那么容易識破才是。
“阿珽,門下亭是掌握衙署出入和外界溝通的重要之地,在這個關頭,我需要你替我控制好此處,”劉表瞇著眼與劉珽對視:“何況,大丈夫無隔夜之仇,蔡瑁既然折辱你,你也可在門口報復回來。”
后世的人,從劉表放歸孫堅靈柩,和祭拜張濟兩件事上,就斷定劉表是個寬厚之人,確實太武斷了,人家做善事都帶有明確的目的性。
真要是好脾氣的,就不會參與太學生運動了,還被搞得全天下通緝了。
既然老劉頭都親自開口了,劉珽也就沒有推脫,滿口答應下來。
并且,劉珽也能初步推測,至少自己“擴大劉表和本地自守型豪族之間矛盾”的做法并未被識破。
劉珽就是那個看熱鬧不嫌事大,還想加把火的人。
他所采取的,就是加大表面上的一種矛盾,以此掩蓋更本質的矛盾,與后世某個大國采用的:推動種族矛盾發酵來掩蓋最為本質的階級矛盾異曲同工。
劉表和蔡蒯的權力之爭,仍舊屬于自守派的內部斗爭,是內部利益和權力分配不均導致的。
就如黃巾起義時,原本斗得死去活來的宦官和士族不約而同選擇合作,一起鎮壓黃巾軍,因為他們都屬于現有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只是分成了不同派系。
等盧植把張角圍城后,宦官們立馬就開始“拖后腿”了。
而荊州自守派的這種矛盾是可以通過逐步合理分配利益而平息掉的,就如同原本歷史上劉表后期和蔡蒯變得親密無間,讓后者把握了大權。
等他們和和睦睦,到時候自己這樣一個少壯派在一群自守派中就很顯眼了。
盡管劉表不太可能作出干掉兒子的舉動,但自己的權力和地位都有可能隨時就被他擼掉,用來安撫其他自守派。
就如同劉琦在權力的角逐中失利后,劉表直接安排他去了江夏,離開了權力中心。
而劉珽的后果可能更慘,說不定就要被當成米蟲養。
除非劉珽那時候有自己的基本盤和經濟軍事的基礎。
劉珽目前的全部計劃,都是基于“劉表作為鐵桿自守派”這樣的壞情況來設計的,但說實話,是否存在著說服劉表變為進取派的可能。
劉表年輕時就與他的老師王暢進行過辯論,王暢厲行節約,而劉表認為應該遵從中庸之道,不要在當世特意顯得分外高潔。
當世對尊師是很重視的,而劉表毫不客氣的反駁老師,足以看出他把中庸刻進了骨子里。
中庸,就說明他不會太激進而改變策略,而自守割據,是絕大部分人在亂世中的選擇,劉表也沒有特意表現的雄心。
想一匡天下,對他來講還是太危險了點,危險到一不留神可能全家就沒了。
因此,他一開始就和劉珽暗示過他的路線,跟從袁盟主,亦不失封侯之位。
而劉珽貿貿然暴露自己的想法,可能會引起老劉的警覺。
知道未來的劉珽,曉得靠山山倒的道理,可若是跟劉表說目前優勢這么大的袁紹會輸,還是敗在袁紹的小跟班曹操手上,劉表肯定立馬叫來醫曹給劉珽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