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什么被拒絕會感到痛苦?

被拒絕不僅僅會讓人心里不舒服,它甚至會引發身體上的痛感。200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發現,社交排斥與身體上的痛苦引發的是相同的神經活動。研究中,他們要求參與者進行一場線上的傳球游戲:三名隊員在線上給彼此傳球。研究者們將參與者連接到一個FMRI機器上,并指定參與者為一號球員。參與者被告知,二號和三號球員由另外一個房間里的兩名參與者控制。但實際上,二號和三號球員是由提前設置的電腦程序操控的。

一開始,每個球員被傳球的次數大致相等。一號球員把球傳給二號,二號傳給三號,三號再傳回給一號。但七次傳球過后,一號球員就不能再接到球了。接下來的四十五次傳球在二號和三號球員之間發生,電腦程序把一號參與者排除在外了。

一號球員的FMRI結果揭示了一個痛苦的事實。他們的前扣帶回皮質,也就是大腦中與痛覺反應有關的部分,在游戲中被排除在外的時候明顯更加活躍。研究者們發現,人們在社交場合被拒絕時所激活的神經系統反應,和受到物理傷害時是一樣的。

出于本能,我們害怕遭到拒絕,于是不敢輕易打破任何社交規則。想象一下,你正和七個其他參與者在一間屋子里。穿著白大褂的嚴肅的研究人員站在一個投影儀旁。屏幕上有四條線:左側是一條單獨的“對比線”,右側是長短不一的三條線,分別被標注為A、B、C(見圖2)。研究人員讓你從右側三條線中選出和左側的“對比線”長度最接近的那一條。

圖2

“這明顯是C。”你告訴自己。

研究人員讓每個人都說出自己的答案。

“A!”第一個參與者充滿自信地說。

“太奇怪了。”你心想,“肯定是C。”

第二個參與者站了起來。“A!”她說。

你又回頭去看屏幕上的那幾條線,你很確定C才是對的。

研究人員一個個問過去,七個人的答案都是A。到你的時候,你一臉迷糊地瞪著投影儀,心里嘀咕著:七個人不會都選錯吧?

1951年,心理學家所羅門·阿施對大學生們進行了一場類似的實驗。他把七個“共犯”,也就是假的實驗參與者放進房間,并告訴他們每次都要故意選錯答案。然后他記錄了真實實驗對象的反應,觀察他們有多少次會在社交壓力下改變自己的答案。當獨立做出選擇時,學生們基本不會選錯。但當面臨社交壓力時,實驗對象每進行三次實驗,就會改變一次自己的答案。超過75%的參與者在實驗中“屈服”了至少一次。當被問及他們為什么選錯答案時,他們的答案很直接:他們不想公開提出不同于團體的意見。

我們對于被拒絕的恐懼是有進化學依據的。在農耕時代之前,多數人類居住在不到一百人的各個部落里。在這些小團體里,不好的第一印象帶來的影響往往會持續終生。雖然人類已經進化了幾千年,但在面對陌生人時,我們還是會自然而然地感到緊張。

這種害怕被拒絕的感覺,其實對身為當代大學生的你不太有利。想象一下,在校園里的某個活動中,你可能會遇到幾十、幾百個人。跟某人沒搭上話,沒關系,周圍還有一大群人。你可能會在給教授發郵件、約同學出去或者結交新朋友的時候感到緊張,但是要想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就得學會主宰這種恐懼。你必須勇敢地踏出這一步。

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機會是不會自己來敲門的。整個學期里,也許根本沒人會主動向你介紹自己。你可能天天一個人吃飯,心里卻希望有人能來搭訕。除非你比教授還知識淵博,不然沒人會主動來發掘你的才華。坐等別人上門雖然輕松,但就像實驗里跟著大家一起選錯答案一樣,那是一種舒服的懶惰。長期來看,坐等是個危險的選擇。如果你不去主動爭取,別人就會替你做決定,塑造你的社交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阿克陶县| 上犹县| 镇坪县| 逊克县| 乌恰县| 黑水县| 襄城县| 阳泉市| 三亚市| 绍兴市| 保山市| 永川市| 新沂市| 鄯善县| 潜江市| 崇文区| 互助| 福清市| 连云港市| 青川县| 同仁县| 正镶白旗| 景洪市| 文水县| 金乡县| 横山县| 锡林浩特市| 远安县| 信阳市| 临颍县| 漳平市| 河源市| 开阳县| 大姚县| 孝义市| 铜山县| 铁岭县| 房产| 富民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