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說明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時就如何造就一個好老師作了重要講話,其中提及并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號召全體教師學習研究陶行知,學習他“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習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由此可見,陶行知先生的教師論仍具現實價值。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曾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繼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干事,先后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他對教育的思考與探索都匯集在他的著作中。為滿足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特別是受教師教育者)的需要,特從陶行知先生的現存教育文集中精選四十余篇匯編為《優秀教師的自我修養》一書,以期對教師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修為有所幫助,并希冀能成為廣大教師朋友或有志從事教育事業的朋友常看常思的案頭書。
教師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教師職業的定位、教師職業素養、師生關系、師師關系、教與學的關系等。陶行知的教師論,是在吸收古今中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奮斗在教育事業上的經驗總結而成。這充分體現了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為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甘當人梯、甘當駱駝、勇于奉獻的精神,也體現了他在教育理論上高屋建瓴的戰略眼光。今天,我們重溫陶行知先生的教師論,對于推進和發展教師隊伍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需要讀者朋友注意的是,陶行知先生生活的年代正處于時代巨變與中國社會轉型之際,由新文化運動所催發的白話文革命帶來了更容易為普羅大眾所理解和接受的通俗文體表達,但與我們現在意義上的文本表達存在一些差異,為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時代印記,還原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原貌,編輯整理過程中并未嚴格按照現今的語言表達習慣和規范對陶行知先生的文章進行修改,只對確實不符合語言表達規范同時又影響文意通暢的表述進行了修改,其他文字基本保留原貌,還望讀者朋友周知。
限于編者水平,難免掛一漏萬,懇請讀者朋友不吝賜教、批評指正,在此謹表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