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助理:AI時代的工作方式
- 秦朔主編
- 3542字
- 2024-07-02 16:21:02
史上用戶增速最快的消費應用
任何經歷過技術周期的人都知道:在每一次技術浪潮中,初創公司與既有公司所獲得的價值、收入、市值、利潤與優秀人才,都不盡相同。在某些技術浪潮中,這一切都歸初創公司所有,而在另一些技術浪潮中,則全部歸既有公司所有,或者是被兩者瓜分。
例如: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中,大部分價值都流向了既有大公司;而在第一波互聯網浪潮中,大部分價值都流向了初創公司。
相比之下,Web3與人工智能是兩個例外。截至2024年,Web3的全部價值近乎百分之百流向了初創公司,既有金融服務或基礎設施公司很少參與價值創造。而在上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價值近乎百分之百流向了既有大公司,初創公司則幾乎沒有。
有一位思想深邃的投資人,他名叫埃拉德·吉爾。他是美國最大的獨立風險資本家,曾在風險投資全盛時期的2021年,一個人就募集到了一只規模為6.2億美元的基金。埃拉德·吉爾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其價值將主要由哪個力量主導?”
更準確地說,吉爾真正關心的問題是:在這一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價值創造中,初創公司能夠大幅提高它們的市場占有率嗎?
在這篇名為《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與既有企業的價值對比》的博客中,吉爾緊接著指出:OpenAI馬上就要推出的模型GPT-4將至關重要,因為這會是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得以騰飛的關鍵。
“GPT-3有用,但還沒有‘突破性有用’到足以讓大量的初創公司在其基礎之上成為大公司的地步。但是一個比GPT-3好5~10倍的模型,應該能夠創建出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創業生態系統。并且,同時也會優化既有大公司的產品。”吉爾指出。
美國最大獨立風險資本家埃拉德·吉爾的預言,為接下來OpenAI的爆炸性故事埋下了一個重要的伏筆。
2022年11月30日,注定將被歷史所銘記。
這一天,OpenAI推出了聊天機器人ChatGPT。這是OpenAI歷史上第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消費級產品。隨即ChatGPT的用戶在5天之內就突破了百萬,并且在兩個月里,月活用戶數突破了1億。
根據瑞士銀行巨頭瑞銀的說法,ChatGPT是“歷史上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該著名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稱:“在互聯網過去20年的發展中,我們找不到哪一款互聯網應用的用戶增長速度比ChatGPT更快。”
根據Sensor Tower(美國的一家移動應用情報平臺)的數據:之前,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用了9個月才達到1億用戶,圖片分享應用Instagram則花了2年半達到1億用戶。而由World of Engineering整理的一份“全球應用達到1億用戶所需要的時間表”顯示:WhatsApp達到1億用戶用了3年半,臉書用了4年半,推特則用了整整5年。
沒有人否認,正是ChatGPT這樣一個老少皆宜、像個玩具一般的產品,讓深埋在美國加州硅谷的OpenAI出了圈——全球的科技媒體都在瘋狂地追蹤ChatGPT,甚至連時尚類媒體、生活方式類媒體也加入了報道行列。這也正式奠定了OpenAI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江湖地位”。
不過,奧爾特曼決定要讓事情更具爆炸性。就在推出ChatGPT的4個月后,2023年3月14日,OpenAI再一次震驚了人工智能圈:它發布了GPT-4模型——主要通過ChatGPT的付費版本ChatGPT Plus以及OpenAI針對企業級銷售的API發布。與此同時,奧爾特曼還宣布將很快為ChatGPT引入插件。
所謂“插件”,是指允許開發人員在不需要更改核心代碼庫的前提下擴展、更新以及定制軟件應用程序的功能。
而“為ChatGPT引入插件”意味著:OpenAI將為ChatGPT引入專門為其開發的第三方附加工具。換句話說,OpenAI將允許ChatGPT與外部的數據和服務進行交互。
不過,納德拉行動得更快。
就在OpenAI發布GPT-4模型的一個月前,在美媒與博客作者神秘兮兮的渲染之后,2023年2月8日,微軟公司正式向大眾展示了自家的搜索引擎Bing的新版本,并宣布已經將OpenAI的GPT-4集成到新Bing中,任何互聯網用戶都可以在新Bing里獲得類似于ChatGPT的體驗。與此同時,微軟還推出了Edge瀏覽器的新版本,并精心地在瀏覽器側邊欄內置了這些人工智能的新功能。
公允地說,即使沒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注,Bing也是一個強大的搜索引擎,甚至比絕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都要好,但是它從未真正獲得過主流大眾的關注。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微軟公司使出了渾身解數,Bing的全球市場份額始終停留在10%以下。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與搜索引擎行業的特點有關。早在2009年6月,微軟推出搜索引擎新品牌Bing的時候,雅虎公司以及數位美國搜索界資深人士就曾經指出:“Bing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它如果不能提供谷歌所不具有的‘新東西’,要撼動谷歌近70%的市場份額基本不可能。不提供變量,Bing幾乎不可能改變這種已經被歷史證明的強大而頑固的用戶習慣。”
而現在,ChatGPT給了公眾一個切換搜索引擎的理由。更何況,這個時候OpenAI的ChatGPT接受的訓練數據僅覆蓋到2021年,但是微軟新Bing中的ChatGPT信息庫數據則要新很多,可以處理與最近事件相關的查詢——想想看是今天,而不是2021年。納德拉有足夠的理由期待馬上就有重要的事情發生了,他驕傲地對外界宣布:“這是搜索領域嶄新的一天。”
輿論和媒體都很激動。黃仁勛是此次人工智能熱潮中熱門公司英偉達的創始人,他將ChatGPT的出現視作人工智能領域的iPhone時刻。黃仁勛指出:ChatGPT的出現,就像2007年蘋果公司發布iPhone一樣重要。眾所周知,iPhone徹底改變了智能手機市場。
躁動也蔓延到了華爾街。美國金融界對科技創新最為敏感的“牛市女王”、方舟投資的創始人凱茜·伍德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迅速發表了一篇趨勢性研究報告。他們指出:Bing+ChatGPT的出現,導致谷歌的流量份額正在流失,如圖1-1。

圖1-1 Bing+ChatGPT與谷歌的流量份額對比
來源:ARK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2023年,根據SimilarWeb在2023年3月22日的數據。
注:僅供信息參考,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買賣或持有任何證券或加密貨幣的推薦。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結果。
在這篇名為《OpenAI插件將ChatGPT轉變為應用程序平臺》的研究文章中,方舟投資的分析師還針對GPT-4模型以及OpenAI將為ChatGPT引入插件一事發表了如下看法。
上周,繼發布GPT-4后,OpenAI又宣布了ChatGPT的產品擴展,允許聊天機器人與外部數據和服務進行交互。有了插件,ChatGPT現在可以搜索網絡上的實時信息,從DoorDash(美國餐飲外賣公司)訂購食品雜貨,在Kayak(商旅預訂平臺)上預訂機票、酒店或租車。
簡言之,插件已經將ChatGPT轉變為一個可以挑戰iPhone的應用平臺。我們認為,這種創新將擴大ChatGPT的經濟潛力,并對谷歌搜索與蘋果應用商店的壟斷構成競爭威脅。
谷歌的收入,依賴于消費者與企業從一個網站搜索到另一個網站。有了插件,ChatGPT將這個過程顛倒了過來:當ChatGPT發現并提供各種選擇時,消費者與企業就會堅持使用ChatGPT。當一個單一資源可以用自然語言對度假計劃的細微差別做出價格比較、預訂晚餐,并提供完美的偏僻海灘的公寓信息時,人們為什么還要從一個網站跳到另一個網站呢?
這對度假的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對谷歌的搜索流量來說卻不是好事。與ChatGPT和Bing相比,谷歌的流量份額已經在下降。有了插件,這種趨勢即使不會加速,也可能會繼續下去。
ChatGPT可能會與蘋果應用商店形成競爭。當通用界面可以在開放的互聯網上提供答案時,誰還會需要特殊用途的應用程序呢?換句話說,語言模型變成了操作系統,讓公司有辦法規避掉蘋果15%~30%的平臺稅。
在我們看來,科技的重心正在迅速轉移。語言模型正在以超指數的速度運行,讓面向消費者的大科技公司束手無策。
事后看來,方舟投資的這些預測中有不少嚴重的“言過其實”之處。比如,Bing+ChatGPT的組合實際上并未真正撼動谷歌搜索的市場份額,甚至可以說,谷歌毫發未傷。
根據Statcounter(美國的一家網站流量監測機構)的追蹤數據:Bing+ChatGPT發布兩個月之后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仍然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網站,約占計算機與移動設備搜索量的93%,而Bing則約占3%。
此外,由研究公司YipitData收集并與美國付費閱讀媒體The Information獨家分享的數據顯示:自從微軟推出新Bing,在個人電腦瀏覽器的用戶群中,Bing的全球搜索份額僅增長了約0.25%。需要說明的是:該數據基于200萬全球用戶的樣本,不包括Bing聊天機器人不可用的中國。此外,微軟曾表示Bing的絕大部分使用都通過個人電腦進行,而YipitData的這些數據沒有反映Bing的移動用戶情況。
再來看一下谷歌的收入。谷歌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主要是搜索廣告,但是從2023年7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布的季度財報看:事實上,該季度Alphabet的營收超出預期,隨后Alphabet的股價大漲了6%。
此外,ChatGPT的插件計劃也沒有成功。2023年5月底,奧爾特曼在接受人工智能公司Humanloop的首席執行官拉扎·哈比卜的訪談時談到了OpenAI的未來。盡管這一分享很快就被刪除,但根據其他網站的轉載,當時奧爾特曼提到了如下重要信息:
“ChatGPT不會很快發布后續插件,因為從實際市場情況看,目前插件沒有達到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除了瀏覽,插件的使用情況表明,它們還沒有和市場達到最佳的契合點。”
換句話說,ChatGPT并沒有像很多人預期的那樣因為插件計劃而成為一個超級入口,就更不要說ChatGPT和插件計劃對谷歌搜索引擎以及蘋果應用商店構成實質性的威脅了。
不過,沒有人能夠否認,方舟投資指出的ChatGPT背后的宏大歷史意義是對的:歷史的曲線,正處在一個“轉折點”上。OpenAI今天的行動,有可能會影響人類遙遠未來的命運,無論怎么強調這個時刻的重要性都不為過。
而就在這個時候,在中國的杭州,早在2022年11月就已經提出了“模型即服務”的阿里,也正在醞釀著一場AI的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