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吳后上前,請問姓名。那仙姑慌忙回禮道:“我乃空朦大士。不敢受國后之禮。”
吳后道:“不知此為何處?望乞仙姑指引?!?
“此乃空幻之境,大悲崖下,鑒水之旁。非遭逢難解之事、心有郁結,且至貴之人不得到此。不知殿下有何愁煩之事,可否示之小仙?”
吳后更不躊躇,便將那宗祀乏人、儲位暗爭之事盡相告之于這仙姑。說畢,便相詢解決之法。
仙姑笑道:“殿下休要愁煩,小仙自有解困之法?!庇谶m,便領著吳后分花拂柳、穿林度澗至一所在。
吳后抬頭一看面前竟是偌大一間殿宇,雕梁畫棟、異彩輝煌,好不軒峻壯麗。二人入內,也不知穿過了幾層院落,眼前豁然開朗。只建偌大一片水面,波平如鏡、微浪不起,竟如一塊大玻璃鑲嵌的一般。湖心一座小亭,確無橋梁相通。仙姑道:“請殿下過河?!?
吳后道:“仙姑說笑了,此間又無舟楫,亦無篙槳,怎生過的?”
仙姑一笑,從發間拔下一尾雀翎,擲在水上,施無邊法力,大展幻術。那雀翎竟變有得一丈見方,如一張翠毯一般。于適吳后上船,仙姑伴其左右,不到一盞茶功夫,變棄舟登岸,至湖心亭上。只建地上一色水墨方磚鋪地,四面曲闌,開著紅窗閣子。鄭重一張石桌,上擺著杯盤壺尊,內有酒水果品點心等物。旁有一玉匣,不知內為何物。旁有若干石墩,上搭著彩緞坐蓐。吳后做了,仙姑對面相陪。
那仙姑變親為執壺把盞相勸吳后。吳后忙謝之不迭。酒過三巡,仙姑道:“方才殿下問我解決之法,如今便將予你看?!庇谶m從桌上,將那五彩經營的玉匣推予吳后。
吳后揭開玉匣,建內有一卷薄卷,紙張泛黃,顯是年代久遠。忙展開細看,上寫道:
二月十六春水生,比湖紅蕖日出明。慎行莫忘初心志,千里江山萬邦平。
吳后細玩其意,實不能解。因笑問仙姑,煩乞解惑。仙姑道:“如今呢二王爭位,我關起行止,皆非仁君之相。你可按卷上所示,于民間尋訪宗室。方可成績大同?!?
吳后還想再問,忽見空中一惡鸮直沖而下,直奔吳后而來。吳后恐懼,以袖掩面大叫道:“仙姑就我!”預知如何,請看
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