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失落的致富經典》(1)

如果你有幸讀過《失落的致富經典》,卻沒有被洗腦,也沒有成為富人,那可真是一件人生的憾事。

——福特汽車公司創建者亨利·福特

作者簡介

華萊士·D.沃特斯(WallacenD.Wattles,1860-1911),美國成功學的開創者,著名的“新思維”思想的先驅。在經歷了一連串的人生挫敗后,他在晚年時開始深入研究世界上各種哲學與宗教信仰,并整理歸納出在《失落的致富經典》里列出的各種原則。他并親身實驗與測試這些原則,證明了這些原則的正確與有效性;他也因應用了這些原則,而得以脫離貧困,在晚年時過著富裕的生活。

沃特斯一生筆耕不輟,寫了許多關于財富、健康、成功方面的著作,其中《失落的致富經典》、《失落的成功經典》、《失落的健康經典》是其一生最成功、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三大著作,奠定了美國成功學的基石。

《失落的致富經典》這本誕生于100年前的奇書,最早向世人系統介紹了《秘密》這套潛能開發系統,它不僅預言了精神力量所能帶給人類的巨大潛能,還給出了將精神力量轉化人類行動和行為的具體方法。100年來,美國的每一位成功學大師幾乎都深受這本書的影響——拿破侖·希爾、羅伯特·舒勒、安東尼·羅賓、諾曼·V·皮爾……

卷首語

生活中有很多人常標榜自己貧窮,好像自己很清高,不會為錢而放下自己高貴的人格。不論有多少贊美貧窮的言論,我們都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沒有強大的財富后盾,一個人無法過上真正幸福而美滿的生活。沒有大量的錢財,人就不可能在天賦和精神方面達到他發展的頂峰;因為精神和天賦方面的發展要求他必須做很多事,如果沒有錢的話,這些事他就沒辦法完成。

每個人都想衣食無憂,都想追求自己的理想,渴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因此追求自身的全面發展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而全面的發展必須以物質為基礎,物質的豐富又以金錢來衡量,追求物質的豐富就是追求金錢的富有,追求金錢的富有也就是追求人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追求富有就是人生的權利,這種權利是不可剝奪的。

世界上沒有窮人,只有找不到致富的公式,致富也并非富人獨享的游戲。致富是有方法的,不是靠運氣,更不是蒙神眷顧,它是一門切切實實、人人都可掌握的學問。

現在,你可能是世上最潦倒的人,且債臺高筑;你可能沒有朋友,沒有任何影響力,也沒有什么資源可利用……無論你現在是什么樣子,只要你開始按“既定的法則”做事,你就一定會逐漸富裕起來;沒有資金的能獲得資金;入錯了行的找到合適的行業;待錯地方的去到合適的地方。從你現在從事的工作做起,從你現在所處的地方做起,按照能夠讓你成功的“既定的法則”做事,上述奇跡你統統都能實現。

如果你想知道這些法則是怎么得出的,那么請閱讀哲學家們的大作。如果你想找到一條可靠、快捷的致富之路,那么請仔細閱讀本書吧!

(第一節)致富的“既定法則”

致富學問如同算術一般精準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門科學,名叫致富的科學,專門指導人們如何獲取財富。這是一門貨真價實的自然科學,就像數學里的代數和算法。

——《失落的致富經典》

100個富翁,會有100個發家故事,100種創富經歷,100條致富之路。如果你向身邊的人請教到底該如何致富,那么100個人可能會有100個答案:排隊買彩票的人會告訴你致富完全靠運氣;銀行職員會告訴你致富全靠儲蓄;保險代理人會告訴你致富全靠保險;你的老師會告訴你致富全靠教育基礎;珠寶店的老板會對你說致富全靠投資珠寶;期貨市場的炒家會告訴你致富全靠期貨買賣……

這些答案五花八門,可能會令人茫然不知所措。但《失落的致富經典》的作者華萊士卻可以告訴你一個確定的答案:只要遵守致富的“既定法則”,就可以把財富吸引到身邊。

人人都可以成為富翁,因為這世界上確實有一門教人如何致富的學問,這門學問像其他所有自然法則一樣精確。它告訴人們:獲取財富的過程也有章法可循,一個人只要按照這些既定的法則去追求財富,就會成為富人。這個過程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樣確定。

當然,這并不是說宇宙間的財富會均等地分配給世間的所有人,其分配標準是一個人對“既定法則”的執行程度。無論你是有意為之還是偶然如此,只要你行事的準則與“既定法則”相吻合,就能獲得財富;而違背這一準則的人,即使天資聰穎、做事勤奮,也會為貧困所擾。

宇宙間存在足夠的可以轉化為財富的資源,這些資源一刻不停地按照自然規律運動著。但它們并不能自行轉化為金錢,還需要人類活動的參與。你不能指望一塊巖石會自行脫離山體,還分離出銀礦并變成銀幣滾落到你的口袋中。當人的思想與活動作用于自然中的資源時,就能創造出財富,財富的產生和豐富離不開人的主觀參與。

所以,即使致富的過程存在可以遵循的方法,但并不等于說致富是命中注定的。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不會站在原地等財富從天而降,而是會在尊重自然法則的基礎上主動追求財富。

有人說,摩根的手掌上有條成功線,所以他才能成為美國銀行界的巨子,但摩根先生從不相信這樣的鬼話。

他說:“這10多年間,我細細觀察過自己的親戚、朋友和職員的手掌,有這樣一條‘成功線’的人,不少于2000位,但他們最后的境遇大都不太好。假如說有‘成功線’的人就能成功,為什么他們又都是例外呢?根據我的觀察,在這2000多個有‘成功線’而不能獲得成功的人中,有500多人是懶漢,他們懶惰得什么事也不肯動手;還有300多人可能文化水平太差,也許連A、B、C也無法正確讀出來;大概至少有600多人想奮發圖強,做一點大事,但因為他們的人事關系處理得不好,或者他們本身根本沒有任何專業技能,或者因為他們在事業起步時遭受了挫折而放棄了,這樣,他們的事業也就失敗了,并一生都在失敗中度過。總之,手掌上有‘成功線’的人未必會取得成功,根源在于他們本身的缺陷,而不是什么冥冥之中的主宰!”

所以,縱使每個人都有成為富人的機會,你也不能只是靜候財富的垂青。如果你不能遵照既定法則行事,如果不能通過自己的意志與行動爭取財富,不能走上正確的創業道路,那么你便會被這條可以讓任何人致富的法則所拋棄。

感恩定律:感恩讓你更加富有

感恩能讓你用一種宏觀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也能阻止你陷入諸如“財富物質是有限的”之類的錯誤思想當中。

——《失落的致富經典》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和不幸莫過于人們普遍抱怨:“沒有人給過我任何東西。”每個人和身邊的人與事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一個人可能從來沒有主動給予他人任何好處,但卻一定從其他人那里得到過利益,比如微笑的感染、鼓勵的力量、忠誠的告誡。

我們應當心存感恩,要時時感謝周圍的一切,因為正是它們的存在,我們的愿望才會變成現實。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在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奮斗史中,最受人們推崇的是“三恩主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

作為保險巨人,并被尊稱為“推銷之神”,原一平并沒有傲慢自大,反而處處謙卑有禮,并時時刻刻不忘感謝公司的栽培。他認為若沒有公司提供的平臺,就不會有自己的成就,原一平的成功,除了依靠他的刻苦奮斗,也離不開串田董事長的知遇和栽培。因此他十分感謝和尊重公司及公司的管理者,甚至晚上睡覺時腳都不會朝向公司的方向,這就是所謂的“社恩”。

他還常常感謝自己的啟蒙恩師吉田勝逞法師、伊藤道海法師,他常常說:“如果沒有他們的一語道破及指點迷津,或許原一平還只是一名推銷的小卒呢!”這就是“佛恩”。

客恩就是對參加保險的客戶以及周圍合作的同事心懷感激。原一平通常都只留下自己所得的10%,其余皆回饋給公司及客戶。

由于對公司的感恩情結,原一平處處為公司的利益著想,為客戶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這使他得到上司的認可、客戶的回饋,為他的成功開拓了更寬闊的道路。

感恩之心像是一雙有力的翅膀,幫助原一平登上了事業的更高峰。按照原一平的觀點,當我們獲得了某些美好的事物時,就應該向這事物本身以及所有和它相關的人與物表達感謝,我們對生活的感激越多,這些美好的事物就會來得越快,我們的收獲也會越多。

感恩,可以使人浮躁的心靈得以平靜,也使一個人能夠以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處境,從而使一個人更加積極、更有活力。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工作時,就能夠享受工作,獲得愉悅的心態,也許你自然而然的一個微笑,就能向身邊的同事或者對面的客戶傳達積極的信息,從而收獲到意料之外的驚喜。

華萊士認為,感恩還會開闊人們的心胸,讓人們摒棄“財富有限”的錯誤觀點,認識到世界上存在無數獲取財富的機會。一個人如果真正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因為偶爾錯失的機會而抱怨不休,而是會感謝命運還為自己預留著機遇,感謝大自然的福佑,感謝父母的養育,感謝社會的安定,感謝衣食飽暖,感謝苦難逆境。

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如果一個人心里如果承載著太多消極、瑣碎、卑鄙、骯臟的想法,自身也會變得陰暗,從而失去致富的基礎,而感恩能夠將這些想法從內心驅除,使一個關注美好事物的人本身也變得更加優秀,從而更容易獲得財富。

積累定律:最終的勝利是此前成功的累積

請記住,每次行動的結果都將累加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你的夢想。

——《失落的致富經典》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的經營哲學是:日積月累,用心做好每一天的事。

不論是多么艱巨或者多么瑣碎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都會有回報。用心走好每一步,就能更接近成功,也更靠近財富。松下幸之助常說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不厭其煩地用心做好每一天的事。他說:“我并沒有那么長遠的規劃。珍視每一個日日夜夜,做好每一項工作,這就是我今日能取得輝煌的秘訣。”創業初期,他并沒有要建一座大工廠的遠大規劃,那時他一天的營業額可能只有幾日元,于是他期盼有一天能夠稍微多一些,達到幾十日元之后他會期待一百日元,如此而已,他只不過是在努力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在一次演講中,松下幸之助說道:“迄今每遇到難題的時候,我都捫心自問,自己是否以生命為賭注全力對待這項工作?當我感到非常煩惱苦悶時,往往是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由此我便會重新振作,全力向困難挑戰。有了勇氣,困難便不成其為困難了。”

“讓青年胸懷大志的確是件好事,然而,為達到這個目的,需要日積月累,珍視每一天的每一件工作,由此而循序漸進地有所進步,長此下來,最終將成就偉大的事業。”松下幸之助就是這樣去實踐,才取得了事業的成功。

松下幸之助的經驗告訴人們:世界上沒有立竿見影的事,無論是求知還是獲取財富,都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步登天”,但也不必氣餒,更不必認為自己永遠沒有機會獲得成功,因為現在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是日后成功的累積因素。

現在,很多人往往認為財富只屬于少數人,是那些富翁、明星、或者幸運兒們的事情,而自己不過是一個為了生存而工作的人,自己辛勤勞動、付出時間以及提供相應的能力,只是為了換取一份薪水而已。

事實上,當你在思想上認為你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謀生時,你已經走入了誤區,那就是你的心已經被斤斤計較的思想所占據,從而變得目光短淺——做任何事情時都在考慮是否獲得了等價的報酬,你會過于在意目前的各種保障而忽視了對自己能力的提高,從而無法積累經驗與收獲,也錯過了更多的財富。

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我們應該像大海一樣生活,積累每一滴雨水,歡迎每一道細流。財富目標的實現也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完成。真正的成功,都不是一次獲得的,但是每一個小小目標的完成,都會促成我們大的目標的實現。

人脈定律:儲存人脈勝過儲存黃金

除了環境因素當中的天時和地利之外,人和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你需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自己的發展和致富創造有利環境。當你和你的處事方式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之后,財源滾滾就不再是空中樓閣了。

——《失落的致富經典》

“與太陽下所有能力相比,我更關注與人交往的能力。”這是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成功經驗之一,卓越的人脈溝通能力成就了他輝煌的事業,也為他贏得了財富。在生活中,很多成功人士都深刻意識到了人脈資源對自己事業成功的重要性。

曾任美國某大鐵路公司總裁的史密斯先生說過:“鐵路的95%是人,5%是鐵。”人的成功亦是如此,美國成功學大師卡耐基經過長期研究后得出結論:“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取決于人際關系。”專業本領往往只能給人帶來一種機會,而交際本領則可能帶來百種、千種機會;有了專業本領只能利用自身能量,而交際本領則可使人充分利用外界的無限能量。所以,無論一個人從事什么職業,處理好人際關系,儲存好人脈就相當于走過了成功之路上85%的路程。難怪洛克菲勒會說:“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領更大的代價來獲取與人相處的本領。”

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想要獲取財富,就一定要建立適于成功的人際關系,儲存人脈資本要比儲存黃金本身更有價值。一個沒有良好人際關系的人,即使知識再豐富、技能再全面,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間。但是,一個儲存了優質人脈的人,會得到更多發展機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蕭條時期,德國許多中小型企業紛紛破產,大多數企業只好關門大吉。其中一家水果店也受到了很大沖擊,慘淡經營,舉步維艱。

然而這家水果店的老板很有經濟頭腦,他不甘心就此失敗。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派人去蘋果產地預先訂購了一些蘋果,在成熟以前用標簽貼在蘋果上,當蘋果完全變紅之后揭下標簽紙,蘋果上就留下了一片空白。

水果店老板從客戶名錄中挑選了大約200名訂貨數量較多的客戶,把他們的名字用油性水筆寫在透明的標簽紙上,請人一一貼在蘋果的空白處,然后送給客戶。幾乎所有的客戶收到這種蘋果后都倍感驚訝,并且十分感動,因為客戶們認為這家商店真正把他們奉為上帝。

很快,這家水果店的水果銷售量大增,顧客盈門,而且還擴大了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皮山县| 贵州省| 宜黄县| 望都县| 托里县| 安徽省| 建阳市| 莫力| 中牟县| 江津市| 新建县| 易门县| 芷江| 林州市| 剑河县| 昌黎县| 旬邑县| 四会市| 遂川县| 上杭县| 乐都县| 阳泉市| 阿拉善左旗| 齐齐哈尔市| 长汀县| 上犹县| 双鸭山市| 蒲城县| 绥阳县| 乳源| 神农架林区| 吴桥县| 阿拉尔市| 池州市| 抚松县| 麦盖提县| 顺义区| 桂阳县| 迁安市|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