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標中國
-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
- 549字
- 2024-06-27 10:06:03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飛虹載入幸福來
15年前,剛從廈門大學畢業的李新國乘坐火車來福州創業,“13個小時的顛簸路途太耽誤工夫了”。隨著福廈鐵路的開通,他在福州和廈門間開啟了“雙城生活”,“只要兩個小時,當天就能往返,實在太方便了”。
更快一步的福廈高鐵,讓李新國的期待更多一分。福廈高鐵通車后,福州至廈門行程縮至1小時內,為打造福建沿海“一小時經濟圈”提供了強勁動力。
“原來去澳門一天只能跑一趟,現在一天可以跑四趟;通過香港機場走的航空貨,原來要提前兩天到達香港倉庫,現在通過大橋僅需提前半天。”對于在珠海從事跨境電商工作的鄭太龍來說,港珠澳大橋帶來最直觀的感受是:運貨花的時間更少了,收益更高了。
粵港澳大灣區對當地居民而言,是家的擴大和延伸。軟硬聯通并舉,是高質量建設大灣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必然路徑。“軌道上的大灣區”正在加快形成,基本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在福建,出生于平潭蘇澳鎮梧井村的楊朝平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父母從平潭去福州探親,從家里坐拖拉機到碼頭,乘輪渡到松下鎮,再轉汽車到福州市區,全程至少要用12個小時。從小暈船的楊朝平,“特別害怕去福州”。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公路段通車試運營,為平潭增加了一條設計時速100公里的六車道高速公路通道及時速200公里的鐵路通道。條條大道馳而不息,聯通交流,也傳感鄉愁。
推薦閱讀
- 中國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研究
- 意象東方:“一帶一路”視角下藝術產品的對外貿易與國際傳播
- 地方政府對勞資關系的軟性調控:基于浙江省諸暨市的調查
- 中國低碳經濟年度發展報告(2011)
- 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19):新時代下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變與革:另一扇窗看中國經濟
- 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指數(2014):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
- 中英“一帶一路”戰略合作論壇研究文集
- 快速擴張時代,如何深挖客戶價值(《商業評論》2019年2/3月號)
- 巨龍飛騰:高鐵改變中國
- 數字經濟: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
- 應對百年變局Ⅱ:全球治理視野下的強國戰略
- 企業經營模擬及會計信息化綜合實訓
- 國際化市場化背景下糧食目標價格補貼制度試點及演變研究
- 技術貿易:世界趨勢與中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