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五官疾病(1)
- 小偏方治百病
- 王啟才
- 6244字
- 2014-12-08 16:25:51
口臭
口臭,又名“臭息”,是指口中經常散發出難聞口氣,常影響人的正常生活。
主要表現為口內出氣穢臭,常伴有牙齦腫痛、消化不良、煩躁等癥。中醫認為,導致口臭的原因是由感邪火,虛火郁結,成胃積熱,污穢瘀積于體內,或者胃陰虛,而致穢濁之氣上逆而出。
荔枝粥
【組成】干荔枝5~7枚,糯米50克。
【做法】干荔枝、糯米同入鍋,加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至粥爛為止。
【用法】晚餐食用,連吃3~5日為一療程。
【功效】溫陽益氣,生津養血,適用于口臭、老人五更瀉者。
紅茶桂花湯
【組成】桂花2~3克,紅茶1克。
【做法】先將桂花加水150毫升,煮開后,再加紅茶煮開,關火即可。
【用法】每日1劑。
【功效】散瘀止痛,芳香辟穢,解毒,用于治療牙痛、口臭、痢疾等。
涼拌萵筍葉
【組成】萵筍葉800克,醬油、醋、白糖各10克,香油5克。
【做法】新鮮的萵筍葉洗凈,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取出后除去水分,待涼后,切成絲,放入盤中,澆上醬油、醋、白糖和香油,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瀉火、除臭,用于治療口臭。
蘆根冰糖飲
【組成】蘆根(鮮、干均可)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干蘆根先以水浸泡2小時。將浸泡好的干蘆根或者鮮蘆根加水小火煎湯30分鐘,加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每日1次,早晨空腹飲用,連服1周。
【功效】清火解毒,用于治療口臭。
濃茶
【組成】茶葉3克。
【做法】將茶葉用開水沖泡,待5分鐘后即可飲用。
【用法】用口含漱,每日十余次。
【功效】收斂、殺菌、消炎、利尿、防腐,用于治療口臭。
茶樹根湯
【組成】茶樹根30克。
【做法】將茶樹根切片,加適量水煮沸,待15分鐘后即可。
【用法】每日1劑。
【功效】瀉火、清胃、除臭,用于治療口臭。
薄荷甘草飲
【組成】薄荷15克,甘草3克,綠茶1克。
【做法】將上述三種材料混合后放入鍋中,加水,文火煎10分鐘即可。
【用法】溫飲,少量多次。每日1劑。
【功效】辛涼散熱、芳香辟穢,用于治療口臭、中暑、扁桃體炎。
甘草蜜丸
【組成】甘草3克,川芎6克,丁香9克,白芷15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前四味藥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再加入蜂蜜調和,制成丸狀。
【用法】早晚各1次。
【功效】辟穢除臭,用于治療口臭。
藿香菖蒲煎
【組成】藿香葉9克,石菖蒲3克。
【做法】將上述兩種材料放入鍋中,加水,以文火煎成湯狀。
【用法】分兩次含服,每日1劑。
【功效】散瘀止痛、解毒,用于治療口臭、痢疾等。
細辛豆蔻汁
【組成】細辛3克,白豆蔻6克。
【做法】將兩種材料搗碎后放入鍋中,加水煎,成湯狀時,用濾網過濾,取其汁。
【用法】每日含漱數次。
【功效】清胃、除臭,用于治療口臭。
香芹
【組成】香芹1根。
【做法】將香芹去枝、葉,洗凈,切成小片備用。
【用法】把香芹片放在嘴里咀嚼。
【功效】除臭,治療口臭。
黃連水
【組成】黃連6克,白糖20克。
【做法】將黃連放入杯中,加入100毫升白開水,再加入白糖,浸泡至水溫時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治療口臭。
甘草香菜汁
【組成】蘋果1個,甘草30片,香菜20根,蜂蜜適量。
【做法】將蘋果洗凈,切成塊,香菜洗凈,連同甘草共放入砂鍋中,放入兩碗半水,以文火煎成一碗。棄渣取其汁,待稍涼后調入蜂蜜即可。
【用法】每日1次,連服5日。
【功效】治療口臭。
藿香蒼術湯
【組成】藿香15克,蒼術10克,冰片1克。
【做法】將前兩種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以文火煎至藥液500毫升時,加入冰片,待其溶化即可。
【用法】用藥液漱口,每日3~4次。
【功效】治療口臭。
橘皮飲
【組成】橘皮30克。
【做法】將橘皮洗凈,切碎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煎30分鐘。
【用法】代茶飲。
【功效】芳香辟穢,用于治療口臭。
豆蔻高良姜湯
【組成】豆蔻、高良姜各10克。
【做法】將上述兩種材料同放入鍋中,加入500毫升水,武火煮沸后,轉文火再煮20分鐘。
【用法】每日2次。
【功效】清火除臭,用于治療口臭。
母丁香
【組成】母丁香1粒。
【做法】將母丁香洗凈備用。
【用法】將母丁香粒含在口中,可頻繁使用。
【功效】除臭生香,用于治療食物碎渣腐爛引起的口臭。
涼拌萵筍
【組成】萵筍、醬油、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萵筍去皮、洗凈,切成片,先加入鹽拌勻,再調入醬油、味精和香油,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治療口臭。
牙痛
牙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表現為牙齒疼痛、牙齦紅腫,遇到冷熱刺激加重,嚴重時甚至引起面部腫脹。
引起牙痛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蛀牙齒等,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對待。
生姜
【組成】生姜1塊。
【做法】將生姜切成片備用。
【用法】牙疼時將生姜片咬在痛處,可重復使用。
【功效】止牙痛。
大蒜
【組成】大蒜適量。
【做法】將大蒜在火上烤熱。
【用法】將烤熱的大蒜迅速放在牙痛處,壓幾分鐘。
【功效】治療過敏性牙痛、牙周炎、牙髓炎等。
鮮馬齒莧
【組成】鮮馬齒莧適量。
【做法】將鮮馬齒莧洗凈備用。
【用法】將馬齒莧嚼碎,使其汁浸漬痛處。
【功效】化腫消炎,用于治療牙齦紅腫、風火牙痛等。
花椒韭菜根
【組成】韭菜根10個,花椒20粒,香油少許。
【做法】將韭菜根、花椒粒洗凈,共搗碎,混合均勻,加香油調成泥狀。
【用法】清熱瀉火,止牙痛。
仙人掌湯
【組成】仙人掌30克。
【做法】小心將仙人掌去刺、皮后,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文火煮沸,20分鐘后關火。
【用法】喝湯,吃仙人掌,一次服完。
【功效】治療各種牙痛。
冰糖水
【組成】冰糖100克。
【做法】將冰糖放入鍋中,加入一碗水,煮至冰糖溶化,只剩半碗水時即可。
【用法】每日2次。
【功效】清熱潤肺,主治虛火上升引起的牙痛。
鴨蛋牡蠣粥
【組成】咸鴨蛋2個,干牡蠣肉100克,大米適量。
【做法】將咸鴨蛋剝皮后,打成碎塊,同干牡蠣、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煮開后,轉文火,煮至米粒軟爛即可。
【用法】每日1次,連吃2~3天。
【功效】治療虛火牙痛。
韭菜鴨蛋湯
【組成】韭菜100克,咸鴨蛋2個,鹽9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加水放入鍋中,同煮成湯。
【用法】空腹,一次服完。
【功效】清熱消炎,可治療各種牙痛,尤其對風火或風寒引起的牙痛療效最佳。
雍菜根湯
【組成】雍菜根200克,醋250毫升。
【做法】將雍菜根洗凈、切碎,與醋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成湯。
【用法】待涼后,以湯漱口,可多次使用。
【功效】消炎止痛,用于治療齲齒牙痛。
石膏白芷湯
【組成】生石膏30克,白芷、生地黃、川芎各12克,生甘草、川黃連、牡丹皮各1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共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以火煎成湯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2~3次服用。
【功效】治療各種牙痛。
石膏知母升麻湯
【組成】知母、石膏、升麻各10克,細辛4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共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以火煎成湯。
【用法】每日2次。
【功效】清胃瀉火,消腫止痛。
白菜根汁
【組成】白菜根1個。
【做法】將白菜根洗凈,剁成碎末,再將剁好的白菜根末用紗布擠壓,取其汁。
【用法】左邊的牙痛,將白菜根汁滴入左耳;右邊的牙痛,則將汁液滴入右耳。
【功效】散風清熱,用于治療風火牙痛。
地骨皮茶
【組成】地骨皮50克。
【做法】將地骨皮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以火煮成濃茶。
【用法】代茶飲。
【功效】治療上火牙痛。
花椒酒
【組成】花椒15克,白酒50毫升。
【做法】把花椒浸泡在白酒內,待10~15天后,過濾出泡好的酒液,備用。
【用法】用藥酒漱口,牙痛嚴重時,可用棉球蘸酒液后,塞在蛀牙的洞內。
【功效】消炎止痛,可治療蛀牙疼痛。
蜈蚣大黃散
【組成】蜈蚣1條,大黃5克。
【做法】將蜈蚣、大黃共研成細末,混合均勻。
【用法】溫水沖服,1次服完。孕婦禁用。
【功效】瀉火解毒,治療胃火牙痛。
白芷冰片膏
【組成】白芷、細辛、制川烏、制草烏、冰片各10克,凡士林適量。
【做法】將上述所有藥材共研成細末,細末過細篩子后,取最細的粉末加凡士林,調成膏狀即成。
【用法】將齲齒洞內的食物殘渣清理干凈后,放入適量的藥膏。孕婦禁用。
【功效】祛風散寒,散熱止痛,可治療風火牙痛、胃火牙痛,尤其對于齲齒痛最為有效。
白礬硝鹽水
【組成】白礬、玄明粉、鹽各10克。
【做法】將上述三種材料,加涼開水100毫升,攪拌,待溶解后過濾,取其液體備用。
【用法】將白礬硝鹽水用來漱口,或者刷牙用。
【功效】治療牙周病。
黃酒黑豆
【組成】黃酒、黑豆各適量。
【做法】將黃酒、黑豆同放入鍋中,煮至黑豆稍軟,即可關火。
【用法】用煮出來的水漱口用。
【功效】消腫止痛,用于治療熱盛引起的牙痛、牙齦腫痛。
面癱
面癱,俗稱“歪嘴巴”、“歪歪嘴”,是一種由面部神經麻痹引起的面部肌肉癱瘓的病證。主要表現為口眼歪斜、嘴角流涎,面部動作不靈,鼓腮吹氣時嘴不能閉合而漏氣;吞咽食物時,有食物殘渣從嘴角流出,影響正常進食。
中醫認為,導致面癱的原因是脈絡空虛,外感風寒,阻礙頭面經絡;肝腎陰虛,風陽上擾;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極;等等。
大蒜芹菜泥
【組成】大蒜1頭,芹菜50克。
【做法】大蒜、芹菜一起搗爛成泥狀,備用。
【用法】將大蒜芹菜泥涂在臉上,左邊斜涂在右邊臉上,右邊斜涂在左邊臉上。每日1次。
【功效】主治口眼歪斜。
防風粥
【組成】防風10~15克,粳米30~60克,蔥白適量。
【做法】將防風、蔥白共放入鍋中,加水煎成汁后,濾渣取汁備用;將粳米放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之前煮好的防風蔥白汁,繼續煮至粳米軟爛即可。
【用法】待粥溫后,日常食用。
【功效】祛風散寒,用于治療風寒引起的面癱。
皂角陳醋糊
【組成】皂角60克,陳醋少許。
【做法】將皂角洗凈、去皮,研成細末,在皂角末中加入陳醋,調成糊狀即可。
【用法】口眼向右邊斜,將皂角陳醋糊貼在左面部;向左邊斜,貼在右邊。每日2次。
【功效】治療面癱。
槐枝花椒湯
【組成】槐樹枝50克,花椒6克,大茴香3克。
【做法】將上述三種材料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成湯。
【用法】待溫后,以藥液洗面。
【功效】通經、活絡、散寒,用于治療面部神經麻痹。
鱔魚血
【組成】活鱔魚1條。
【做法】將活鱔魚宰殺,取鱔魚血,備用。
【用法】將鱔魚血涂抹在面癱部位的皮膚上,12~24小時后洗凈。
【功效】治療面癱。
黃芪當歸祛風湯
【組成】生黃芪50可,當歸9克,白附子15克,全蝎7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共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煎成湯即可。
【用法】每日2次。
【功效】祛風、通絡、活血、化痰,治療面癱。
速效面癱方
【組成】牙皂、樟腦各30克,麝香0.3克,香油適量。
【做法】將牙皂、樟腦、麝香同研成末,混合均勻,加入香油,調成糊狀,裝入瓶中備用。
【用法】睡前敷藥。先洗凈病患部位,將藥敷于地倉至下關穴中間,然后,用紗布固定,待第二天早晨取下。每日1次。
【功效】祛風通絡,快速治療面癱。
蜈蚣生姜湯
【組成】蜈蚣3條,生姜10克。
【做法】將蜈蚣和生姜共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成湯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祛風通絡,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
薄荷糖
【組成】薄荷粉3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將白糖放入鍋中,加少許水,文火煉至湯稠后,加入薄荷粉調勻,再繼續煉至糖不黏手時,將糖放入模具中,固形,待糖變干、變硬后降脁莆v旿獅取出,即成薄荷糖。
【用法】日常含服。
【功效】清熱疏風,治療面癱。
五味湯
【組成】生黃芪30克,防風、當歸、赤芍各12克,蜈蚣2條。
【做法】將上述所有材料共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煎成湯。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益氣活血,溫經通絡,用于治療氣血兩虧型面癱。
牛蒡白芷湯
【組成】牛蒡子30~40克,白芷6~10克。
【做法】將牛蒡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煮沸1小時后,加入白芷同煎3次,每次煎30分鐘,煎至600毫升即可。
【用法】溫服,每日3次,每日200毫升。
【功效】祛風化痰,用于治療面癱。
附烏散
【組成】熟附子、制川烏各90克,乳香30克,生姜、生姜末各適量。
【做法】將上述三種藥材共研成細末,混合均勻后,分成8~10包。用時,每包加生姜末3克,加入少許白開水,調成糊狀即可。
【用法】將生姜烤熱,用熱生姜擦患處至充血為止,再在患處敷上調好的藥物,用紗布固定。
每日1次。
【功效】溫經,通絡,散寒,用于治療面癱。
肉桂當歸湯
【組成】肉桂10克,當歸、元胡各7克,全蟲3克。
【做法】將上述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煎成湯即可。
【用法】每日2次。
【功效】溫經通絡,祛風散寒,用于治療面癱。
生姜方
【組成】鮮生姜1塊。
【做法】將生姜洗凈,用刀從中間剖開,備用。
【用法】將生姜剖開的一面涂抹患處,反復向左、向右擦上下齒齦,直至有灼熱感。每天2~3次,7天為一療程。
【功效】溫經通絡,主治面部神經麻痹。
生地蝎子湯【組成】生地黃20克,全蝎3~5只,豬肉100克,天麻、枸杞子各10克,豬肉100克,生姜、陳皮各適量。
【做法】將上述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煮開后,轉文火煮1小時即可。
【用法】日常食用,吃肉喝湯。
【功效】滋陰補血,祛風通絡,用于治療陰虛所致的面癱。
近視
近視是指只能看到近處的事物,而不能看清遠處的事物。通常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眼干澀癢、容易疲勞等。
中醫認為,近視的致病原因有肝腎虧虛、脾胃虛弱、心氣不足等。日常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調整飲食。
枸杞菊花茶
【組成】枸杞子、杭白菊各適量。
【做法】將枸杞子、杭白菊放入杯中,沖入開水,泡20分鐘后即可飲用。
【用法】代茶飲。
【功效】清肝明目,治療近視。
黃花玉米湯
【組成】黃花菜、玉米葉各50克。
【做法】將黃花菜、玉米葉共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成湯。
【用法】每日2~3次。
【功效】治療近視。
羊肝湯
【組成】羊肝200克,蜂蜜80克,香油、鹽、蔥絲、姜絲各4克。
【做法】做前將羊肝用清水浸泡1小時解毒,羊肝切成薄片;蜂蜜、香油、鹽共放入碗中,調成調味汁;鍋中放入適量水,加入蔥絲、姜絲,武火燒開后,放入羊肝片,待羊肝熟后,倒入調好的調味汁,再次燒開即可。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補肝,明目,養血,治療近視,尤其適合青少年。
四物湯
【組成】熟地、白芍各20克,川芎、當歸各10克。
【做法】將上述四種中藥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中火煮2小時。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完。
【功效】補肝腎、養血明目,治療近視。
酸棗仁粥
【組成】酸棗仁3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酸棗仁去核,搗碎后,與粳米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煮開后,轉文火煮至米爛湯稠,加入紅糖,待紅糖溶化后即可關火。
【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溫服。
【功效】補血、安神、益氣,用于治療心悸、疲勞、眼睛近視等。
西瓜木賊湯
【組成】西瓜皮100克,木賊20克。
【做法】將上述兩種材料共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中火煮30分鐘。
【用法】每日2~3次。
【功效】治療近視。
枸杞鯽魚湯
【組成】鯽魚1條,枸杞子10克。
【做法】將鯽魚去鱗、內臟,清洗干凈,枸杞子洗凈,兩者同放入鍋中,煮1小時。
【用法】日常食用,吃肉喝湯。
【功效】清肝明目,治療近視或者視線模糊。
菠菜豬肝湯
【組成】菠菜、豬肝各125克。
【做法】做前最好先將豬肝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解毒,然后切成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汆燙去澀味后,切成段;將菠菜、豬肝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至菠菜、豬肝熟后,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用法】日常食用,吃肉菜喝湯。
【功效】補血明目,主要用于治療血虛引起的視力減退。
枸杞榛子湯
【組成】枸杞子、榛子仁各50克。
【做法】將枸杞子、榛子仁共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中火煮2小時。
【用法】每日1劑。
【功效】養肝明目,可治療近視。
花生大棗蒸
【組成】花生仁120克,大棗80克,南瓜子60克,粳米粉250克,黃豆粉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