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八十九章:潦草的遷都
- 魂穿趙桓——睜眼汴梁被圍
- 老墨成仙
- 2038字
- 2024-07-31 06:30:00
就在宋江提出給他的騎兵裝備弓箭的一個月前,趙桓派往燕京的奸細送來了情報,燕京的東路金軍正在大規模進行突騎訓練。
他們以謀克對應宋軍騎兵的連,以猛安對應宋軍騎兵的團,已經在燕京城外的大校場上,公開的進行大規模的訓練!
所以,這段時間,趙桓一直在考慮利,用宋軍原本的傳統弓騎兵,模仿金軍訓練一支能騎射,能步射,能列陣沖鋒的多功能騎兵。
用來充當后世的藍軍部隊,用作參考。
既然要當參考,那當然是越厲害越好,所以他讓人緊急制作了幾把清弓,這種緊急趕制出來的弓使用壽命很短,但也足以體現出這種弓的優點。
之后,趙桓讓人從張俊,韓世忠、李孝忠等人處,用新招募的湊數騎兵,置換了一批弓馬嫻熟的騎兵過來,給宋江湊了一個師的游騎兵。
這支騎兵不但要進行突騎訓練,騎射訓練,甚至還要進行一種很奇怪的步戰訓練。
他們被要求,騎馬沖到敵人近處,然后下馬,攜帶者長槍,大弓,長箭,沖到距離敵人步陣三十米遠的地方,停下腳步,照著敵人的面孔進行快速射擊,如果敵人反擊,前排搶手就要拔起插在地上的長槍和敵人肉搏,如果敵人逃跑,他們就要持著弓箭追擊!
一年后大量清弓下線,趙桓給這支騎兵全部換上了這種笨重的大梢弓,而且還給每個騎兵除了上等戰馬之外,還配上了兩匹騾子!
甚至還學著金人,給每個騎兵都配上了一個輔兵。
每個輔兵也都配上了一頭騾子。
經過對這支騎兵的觀察,趙桓發現,這支騎兵確實很厲害。
在面對騎兵的時候,他們發動正面突擊不比純粹的突騎兵差。
當遇到步兵結陣的時候,他們的環繞騎射威脅也很大,三十米內,就算射不死甲士,也能射穿鎧甲,讓里面的士兵受傷,小概率射中甲縫,就要死人。
如果步兵沒來得及布置拒馬和鐵蒺藜,讓這群騎兵沖到十米左右距離騎射,那就算甲兵也很容易被射中無甲部而死!
他們的步戰戰術也很強悍,如果說,當他們發動騎射的時候,需要“五步”才能射面的話,那步射的時候,三十米就能射面!
在這種戰術下,無論是火槍,還是弩弓,都射不過他們。
在這個距離,弓箭手通過“射無甲部”這個戰術動作,將自身和火槍,弩弓的威力差距拉小,將弓箭十多倍于火槍,五倍于弩弓的射速發揮的淋漓盡致!
但看過這支騎兵的厲害之后,趙桓反而長長的松了口氣!
因為他們作為突騎的時候,和普通的宋軍突騎沒有任何區別!甚至因為訓練的分心,他們的隊列沒有普通突騎緊密,因為習慣了游擊,他們的沖鋒也不如普通突騎那么決絕!
也就是說,在騎兵對戰中,這種騎兵并不比普通突騎有任何優勢!
這就足夠了!
至于打步兵……
趙桓是絕不會讓自己的騎兵去打結陣的步兵的,他們的任務永遠是敵人的騎兵和炮兵,以及……潰敗后的敵軍步兵。
如果說,趙桓手下的其他騎兵,最好是和步兵配合使用的話,那宋江的這支騎兵就完全可以單獨使用,他們自己就是最好的步兵。
趙桓早在去年就讓人在洛陽北部的平津和孟津,以及北邙山上各建了一座大營。
抵達洛陽后,姚平仲住孟津,宋江,劉锜住平津,翟家兄弟的純步兵則住北邙山。
皇帝跑了,相公們留在汴梁也沒用,皇帝不用印,也發不出圣旨去。
相公們也只得灰溜溜的跟著去了洛陽。
相公都走了,六部,九寺,五監,御史臺也沒辦法留著了,各分了一部分要緊人,也跟著去了洛陽。
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宋朝這次遷都搞的極為潦草,各部老爺初到洛陽,都只能湊合。
好在洛陽的皇宮于徽宗政和年間廢了大力氣重新修繕過,趙桓又提前一年就派太監和將作監的人過來準備,他自己的居住環境倒沒有下降,官員們辦公的地方也是不缺。
至于官員們住的地方,那大家就只能暫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洛陽作為西京,本地也有不少世家大族,許多京官告老后也喜歡來洛陽定居,官員們到不愁沒有地方租房子……
對于官員的生活質量,趙桓除了給各級官員們發了一份租房補貼,又命將作監在洛陽征地修建一批官邸后,就不再多關注了,交給吳敏他們自己折騰去。
趙桓在洛陽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親自出城,沿著洛河河谷進行考察。
經過一個星期的挑選和討論后,將作監的工匠們帶著本地廂軍開始在洛河上游挖掘溝渠。
這一次,趙桓準備將洛河上游的水引到一片山坡上,然后沿著山坡,修建垂直于山坡上主渠的支渠,利用這篇接近三十度的山坡落差,建立一系列的水力工廠!
經過計算后,趙桓決定在這片山坡上修建十三條支渠。
因為要供應十三條支渠,主渠的水量就成了關鍵,經過計算,這條主渠被設計成十米寬,三米深,工程量相當大,好在長度不長,只有十四公里。
……
為了更進一步的增加水泥產能,趙桓又開始研究真正的水泥制造工藝!
他讓人在洛河邊修建了幾座水車,開始在河岸邊試驗真正的水泥窯。
水泥的燒造,在網絡小說上出現的頻率很高,網上的資料也很多,隨便找找就能找到水泥的燒制配方。
把石灰石和黏土磨碎后按照六比一的比例混合,放進爐子里,以1200度做優的高溫煅燒兩小時左右,煅燒后的熟料再次磨碎,再摻入少量石膏粉,就能得到我們最常用的水泥。
如果再加入6%的鐵礦粉,還能提高水泥的質量,但燒制的爐溫也要提高到1450度!
這些東西,趙桓前世要么看小說看到過,要么自己在網上搜索看到過。
其實前世他看過早就忘了,此時,這些資料卻在他腦海里纖毫畢現!